《大宋的往事》
第47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路军:派遣在河北巡视的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率所部禁军,携同相州留后王全斌所率兵马,自东向西攻击李筠大军,与石守信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第三路军:派遣在河北的洺州防御使郭进及安国军(邢州)节度使李继勋阻击北汉军。

  第四路军:派遣永安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府谷)折德扆出兵北汉,进行牵制。
  第五路军:派遣自己的好哥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屯兵于河阳,如果自己出兵失败,还可以保护东京安全,给自己留足后路。
  赵匡胤这还觉得不够,心想要打就打狠一点,他要“杀鸡给猴看”,敲山震虎,断了所有有异志的节度使的念想。
  于是,在朝会上,赵匡胤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监国,坐镇后方,随时调度。
  临出京前,赵匡胤嘱咐弟弟赵光义道:“是行也,朕胜则不言,万一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
  赵匡胤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打赢了最好,万一败了,让赵普带兵守住河阳,就能保住京城,守住大宋基业,等待援军。
  宋太祖赵匡胤安顿好京中一切事宜,建隆元年(960)五月二十一日,赵匡胤率大军从开封出发,亲征李筠。
  不久,前方传来捷报,慕容延钊率领大军北出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和李筠前锋在长平交锋,首战告捷,斩获敌兵三千人。
  赵匡胤夜以继日,直趋太行山下。

  七年前,周世宗征刘崇,赵匡胤就是沿着这条太行通道策马而上,参加了震撼天下的高平之战。
  如今,再来这里,自己已经从藉藉无名的小兵变成了万人之上九五之尊的皇帝。此情此情,赵匡胤禁不住吟诗一首:
  未离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万国明
  这两句诗也不是什么新作,还是当年在武关道上,落魄江湖载酒行,崩出来的那两句,赵匡胤觉得,再多写一句都是多余的。谁说诗必须写四句,朕是皇帝,朕要改改规矩,朕就喜欢写两句的诗。

  前面来报,“山道被乱石堵塞,大军无法通过。”赵匡胤被堵在了太行小道上。原来这是太行山下的地方官,担心李筠叛军南下,发动兵民遍采乱石,主动把道路堵塞起来的。
  急于行军的大宋皇帝赵匡胤,不得已当起了农民工,带领大家一起搬石头。史载:“先于马上负数石,将士因争负之,即日平为大道。”
  宋军翻越太行,赵匡胤同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天井关。
  得知赵匡胤御驾亲征,李筠赶紧收缩兵力,带军向北退守泽州。
  五月二十九日,赵匡胤亲自督战,三军用命,在泽州南与李筠展开一场大决战。

  此战,一举击溃了李筠的三万主力部队。
  李筠兵败,逃回泽州。
  同日,郭进、曹彬与李继勋的北路大军,突进北汉境内,歼北汉援兵数千人,斩监军使卢赞,擒河阳节度使范守图。
  六月一日,宋军进至泽州城下。
  泽州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宋太祖赵匡胤很是郁闷。

  这天,赵匡胤把指挥使马全义叫到行营,命人摆上酒食,二人边喝边聊。
  马全义,幽州蓟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早年是李守贞的部下,后来归顺郭威,参加过高平之战,跟着柴荣,征过南唐,官至殿前指挥使、播州刺史,大宋立国,封为果州团练使,跟赵匡胤是多年的战友。
  赵匡胤问马全义,“可有破敌良策?”
  马全义道:“唯有拼力急攻,缓之恐生变故。”接着又道:“明日,臣请率一支敢死队,为陛下拿下泽州城。”

  六月十三日,马全义冒着箭雨,率敢死队爬梯登城,飞箭射穿了他的胳膊,血染征袍,马全义拔箭再战,一鼓作气,强行突破城墙一角,登上城头。
  赵匡胤指挥大军迅速跟进,拿下泽州城。
  李筠见大势已去,用一把大火宣示了自己的气节,投火自焚。
  北汉宰相卫融被宋军抓获。
  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还在潞州大本营,六月十七日,宋军转攻潞州,李守节本无造反之意,父亲一死,李守节也不守节了,直接献城投降。
  赵匡胤不但“释其罪”,还“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并任命他为单州团练使。
  一直到死,赵匡胤都没杀他,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在这一点上,赵匡胤还是值得点赞的。
  李筠叛乱,至此,全部结束。
  北汉皇帝刘均狼狈逃回太原,对左仆射赵华道:“你说得太对了,幸好我全身而退,只是可惜了宰相卫融和监军卢赞。”

  从李筠反叛至平叛结束,前后不过六十多天。宋太祖赵匡胤,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
  ◆威震八方
  以破竹之势平定李筠叛乱,赵匡胤得以震慑诸藩,那些想造反的地方节度使,都束手而听命,乖乖地进京朝拜新君。
  那个时常为周室痛哭流涕的成德节度使郭崇,听说赵匡胤平了李筠,没等赵匡胤征召,第一时间主动请求入朝。
  保义节度使袁彦,当初听说赵匡胤当了皇帝,心里不服,日夜缮甲治兵,磨刀霍霍。李筠兵败,袁彦乖乖地进京朝拜。
  建雄节度使杨庭璋,是后周的皇亲国戚,其姐是周太祖郭威的妃子。赵匡胤对他最不放心,平定李筠后,赵匡胤令其入朝,杨庭璋也乖乖地俯首称臣。
  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服赵匡胤的,李筠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总有一些不怕死的主儿,心念故主、效忠故国,敢于以身试险,做拼死一搏。
  这其中就包括“大周第一帅哥”李重进。
  赵匡胤夺了后周的天下,成为一国之君,肯定有很多人不满,特别是忠于后周的那些将领。有的就直接反了,比如韩通、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想反,因为他的身份促使他必须和赵匡胤对着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重进,河北沧州人,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世宗柴荣的姑表兄,亲娘是郭威的四姐福庆长公主。在周朝,李重进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作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殿前都指挥使,掌管皇帝的殿前亲军。青年才俊,身份显赫,大权在握,走到哪里都是男一号,国民老公,备受追捧。
  作为后周王朝的开国功臣,郭威当年选接班人的时候,李重进还是最重要的人选之一。论血缘关系,李重进比柴荣更有资格继承后周皇位,或许是因为李重进比较贪玩,喜欢出去浪,人称“大周第一帅哥”,郭威没有选自己的亲外甥,选的却是自己老婆的侄子柴荣。
  郭威在临终前特命李重进向柴荣行君臣之礼,以示贵贱,以免其觊觎皇位,起兵造反。

  李重进是瞧不起赵匡胤的。当他为后周王朝指挥千军万马浴血疆场的时候,老赵还是一名任人随意拨弄的小卒子。在周世宗柴荣时期,李重进担任的是后周禁军中的侍卫司最高长官都指挥使,掌管禁军。中央禁军以他和张永德为首,赵匡胤是后来才干上都点检的。
  李重进脸黑,能打仗,战高平,征淮南,屡立战功。高平之战,因功得到“使相”地位,拜归德节度使、同平章事、充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其母福庆长公主追封燕国大长公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