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往事》
第26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出兵实际上就是来打酱油的,吓唬吓唬周军,抢点东西,得点好处也就完事了,真要跟这些人玩阵型,打肉搏战,我们契丹伤不起,如果真的损兵折将,回去无法跟辽穆宗交代,脑袋还不被耶律璟给咔嚓了。
  望着人数比自己少了太多的后周军,刘崇不免骄傲起来(后周一共出动多少兵马,史书上没说,但是肯定比后汉的少,否则刘崇也不可能“拥兵自傲”,估计在两万左右),于是问杨衮道:“杨将军如何看待周军这阵型?”
  杨衮道:“我观周军军容整肃、兵强马壮,训练有素,我们一定不能轻举妄动。”
  刘崇不以为然地说道:“周军表面上看着很强,实则虚张声势,不堪一击!”刘崇说完,心里想想,不对劲,这杨衮好像没帮着自己人讲话,心头的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怒斥道:“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能出自你的口中,你未免太让我失望了,实话告诉你,你这样想,我实在看不起你!”

  杨衮一听,也很气愤,可是他没言语(刘崇再怎么着也是皇上,君臣之道这一块,杨衮还是拿捏得死死的),心中暗骂:“你老小子就等着受死吧,没人愿意和你陪葬。”
  中原百姓已经吃尽了契丹的苦头,老天这回也站在大周这边,当时东北风刮得好好的,却不知怎地突然间变成强劲的南风。
  大周兵马掀起的沙尘,弄得刘崇睁不开眼。
  先下手为强,刘崇不想那么多了,他要让契丹人看看,你们即使不上,我们汉军也能打败周军。
  北汉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此时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刘崇怒道:“吾计已决,老书生勿妄言,再说,我就杀了你!”
  刘崇命自己东面的左翼,大将张元徽率兵,避开后周的前锋锋锐部队,抢先进攻后周的侧翼右军(他的左正好对着后周军的右)。
  后周右军是由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率领的,让柴荣始料不及的是,这两位属于是纸上谈兵的将军,贪生怕死的窝囊废,穿上盔甲还有些人模狗样的,说起话来牛皮能吹破天,真正打起仗来,马上变成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巴(这种人还不少)。
  刚跟汉军接触,没打几下子,樊爱能、何徽就就带领骑兵亲随先逃了。

  没了主帅,没了骑兵掩护,后周右军阵脚大乱,剩下的几千步兵人心涣散,死的死,降的降,被杀者多达上千人,而投降的右路军士兵也多达二千余人。
  后周的右路军全线崩盘,位于后面预备队的柴荣就非常危险了。
  周世宗柴荣一看右路军失守,打马扬枪,冒着箭羽飞石,一马当先,杀向敌阵。在保家卫国这一点上,柴荣没说错,这一刻,他还真有点李世民的范儿。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禁军将领赵匡胤作为柴荣的护卫,一看柴荣都冲上去了,自己肯定得拼了,于是振臂高呼:“兄弟们,护驾要紧,跟我上!”

  刘崇得知柴荣都亲自出战了,就想着生擒活捉柴荣,给自己儿子报仇。
  于是派人给张元徽送去嘉奖,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活捉周世宗柴荣。
  赵匡胤和张永德一左一右,殊死拼杀,终于掩护柴荣退到后方安全的地方。冲上去的后周预备队也完全填补了右路军的空位。
  中军帐,柴荣、赵匡胤、张永德三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赵匡胤认为,汉军的精锐就是张元徽率领的那一千多骑兵,如果组织两队骑射兵,先把张元徽的骑兵干掉,就能掌控战役的主动权。
  柴荣觉得言之有理,就照此执行,说干就干。由赵匡胤和张永德分工合作,各自率领两千骑射兵,左右夹击张元徽的骑兵。
  “一定要拿下这厮,为右路军报仇雪恨!”柴荣一拳头砸在桌案上。
  注意,平头哥又来了。
  在赵匡胤和张永德两股骑兵的左右冲杀下,北汉骑兵一下子死伤大半,后周军的士气大涨,战场形势瞬间被改写。

  混战中,北汉骁将张元徽的战马被射倒,后周兵一哄而上,把张元徽剁成肉泥。
  主将一死,北汉兵立马军心大乱,后周军乘着南风,发起最猛烈进攻。
  刘崇再怎么挥舞战旗,也无法制止北汉军的溃败。
  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就率领契丹骑兵抢先撒丫子跑了。《资治通鉴》载:“杨兗畏周兵之强,不敢救,且恨北汉主之语,全军而退。”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镇宁节度使郭崇、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保义节度使韩通等后周各部军队,统统赶到高平。

  后周军一路追杀,北汉兵的死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逃不掉的北汉兵纷纷投降。
  刘崇在一百多骑兵的护卫下,狼狈逃回了太原,闭城固守。
  柴荣命令大军择地安营扎寨。
  高平之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这是柴荣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一战,也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一战。这一战也为柴荣的皇帝生涯画上最为光鲜亮丽的一笔,让他在成为“五代第一明君”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后周在他的带领下,国力从此一天一天强大起来。
  仗虽然打赢了,可是一些将领的临阵溃逃,让柴荣多次深陷绝境,也给后周军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柴荣决心彻底整顿军纪,杀一儆百。
  首当其恶的当然就是右军统帅樊爱能、何徽等人,柴荣让人做了深入调查,一共查出七十多名临阵脱逃的将校,柴荣下令,将这些人全部推出辕门外,斩首示众。
  第二天一早,柴荣宣布:攻城。

  城上的箭镞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
  赵匡胤身先士卒,领兵在城门下布好柴火,想用火焚烧城门。
  城上的北汉兵吓坏了,城门一破,必败无疑。于是,所有的箭镞和石块,全都照着赵匡胤这些人袭来。
  顿时,赵匡胤的左臂,就中了一箭,鲜血染红了战袍。
  这时,白袍小将潘美,打马冲到城门下,用枪隔开飞来的箭雨,掩护赵匡胤等人撤下阵来。
  赵匡胤简单包扎后再次冲入战阵,这点伤丝毫阻挡不了他进攻的锋芒。
  柴荣听闻赵匡胤受伤了,马上派人带着利盾把他掩护下来,他可不想失去这么好的兄弟。
  又攻了几日,太原城依然坚固如初,柴荣见兵士们都很疲惫,若要彻底荡平北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做长久打算。于是传令,大军拔营,依次返回京城。
  北汉军经历此战,刘崇再也无力南下侵周。
  高平一战,让赵匡胤和张永德、石守信、潘美、高怀德、郑恩等人,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加深了革命情谊,结成了生死兄弟。

  兄弟多了,路就好走。
  一回到开封,柴荣就开始论功行赏。
  赵匡胤由于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得朕心,被提拔为殿前司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禁军是全国战斗力最强的“中央军”,柴荣的后周禁军有两大编制,一个是殿前司,一个是侍卫司。
  殿前司都虞候是禁军主管军法的副司令,赵匡胤一跃成为后周的高级军事统帅,柴荣立即给他下达一个重要的军事任务:整顿禁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