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幻象》
第5节

作者: poseidonnep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像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恐怕并不是口号上高喊的要当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光荣的劳动者,而是幻想着自己是“富二代”,家有成片豪宅,终日不学无术,喝点小酒泡个小妞,没事领着一群狗奴才把跑车开到75码啥的;长大了,就幻想自己官场上一呼百应,情场上美女如云,商场上日进斗金。
  很有意思,经济繁荣的时候,女人的裙子会越穿越短,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男人的目光。因为经济好的时候,男人们往往荷包与欲望一起膨胀,但忙于四处挣钱,无暇顾及细细欣赏女性的内在美,所以女性需要把裙子剪得短一些,让感官刺激更强一些。经济萧条的时候,男人收入减少,生存压力加大,成天疲于奔命,便不会关注街道上女人的美丽,所以女人只好用长裙把自己遮掩起来。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名叫Prince & Assoc.的调查公司调查了191位拥有2,000万美元净资产并且和情人至少交往一年的富翁,82%的男性受访者表示计划降低情妇的生活费,超过75%的人说计划减少送礼、降低礼物标准以及减少私人游艇等挥霍行为。
  当美国的富裕男人们精打细算减少情人礼物之时,东方的日本情侣们却在爱情宾馆(专门为情侣亲热准备的房间)里留恋忘返。2008年日本爱情宾馆生意非常火爆,每个房间每天平均使用2.5次,行业年产值达到400亿美元。
  在满足动物性的需求之余,或许会有更高的道德和文化追求;但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一直在追求动物性需求,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道德学究们或许会对此吹胡子瞪眼睛,但是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各类经济主体,无论个人、企业、银行、政府等等,都是由人组成的,人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或者决定作用。人的生理、心理、信仰、习惯、爱好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的经济行为,唯有洞察人心洞悉人性,才有可能读懂经济。
  经济中的人至少具有以下十个最典型的特点:第一,经济行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会通过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手段获取资源争取利益;第二,大数人都是贪得无厌的,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有了一千万想要一亿;第三,人基本上都是懒惰的,都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不喜欢工作和学习,喜欢享受和闲暇;第四,大多数人是容易受别人或者群体行为影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出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情况是例外;第五,倾向于追求高收益的,会受到环境影响承担高于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第六,有意无意使用适应性预期,认为历史会重演,今日的美好必将带来辉煌明日,今年的萧条一定意味着明年更衰退;第七,绝大数人是健忘的,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断重犯过去的错误;第八,大部分人是不客观的,容易受到自身实际、自身利益的影响而丧失理性判断力,喜欢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思考问题,不乐意接受自己犯错或者失败的观点,金融行为学中提到,人容易往好的方面想,盼望V型反弹;第九,容易以偏概全,甚至喜欢自欺欺人,傲慢自大;第十,容易意气用事,甚至走极端,容易用压制记忆的方法忘记过去。

  经济生活中的人,一个个血肉丰满,表情丰富,有欲望,会犯错。经济中的人是如此的真实完整,因此我们不能用统计数据把他们简化为一个个的数字,用模型预测他们在经济交易中的行为和反映。

日期:2010-03-12 22:03:19

  第四节经济运行与财富分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发展,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能够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现代经济流行使用GDP统计经济增长,用货币总量来衡量经济中的最终产品价值。GDP数量的增长反映了经济体创造最终产品的能力在增长。但是GDP统计是以货币总量来衡量经济体的真实规模。事实上,如果不是用货币计量来统计经济,用实物根本无法统计经济总量。我们无法把一吨钢和一顿水加起来,无法把一件衣服和一台计算机加起来,所以直接使用实物根本无法统计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体中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有三个去处,一个是满足消费需求,另外一个是转为投资品成为未来的生产能力,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出口。所以,GDP最终会体现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假定货币价值恒定,被消费掉的产品消失了,被用作投资的产品未来会产生更多的产品。如果没有货币因素,出口应该会换来等价的进口,相当于产品换了一个形式,但是本身并没有消失,最终的去向依然是投资或者消费。

  如果货币和汇率因素考虑在内,经济增长可能只是货币现象,即经济体产生的产品总量并没有增多,只是货币总量增加,最终结果是物价上涨,但是统计到GDP中表现为GDP总量增加,经济只是在统计层面上在增长。如果一个经济体出口多,进口少,最终应该换回来别国的财富。在纸币体系确立之前,黄金和白银等实物长期作为国际贸易间的财富转移标的物。但在目前经济下,国际贸易盈余换来的只是纸币外汇。

  如果一个经济体长期保持一个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就必须增发国内货币置换出口企业的外汇盈余,所以净出口对经济体来说实质上是经济体消耗的产品减少了,但是货币却增多了;出口拉动型经济更接近于一种货币现象。如果汇率被刻意低估,那就意味着出口经济体拿更多的东西换更少的财富,赔得更厉害了。如果汇率可以自由浮动,净出口经济体的货币应该是缓慢上升,直到经济体出现进出口平衡。

  经济体中的财富是存量。财富的表现形式很多,简单来说,一切有价值的物品都是财富,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两大类。生活中以使用消耗为目的的各类物品都可以称为消费品,而生活中以获取未来现金流为目的的物品可以称为投资品。真实的经济增长体现为财富的增加,例如增加了一家工厂,增建了一座房子,富余了更多的黄金等等。

  如果不考虑货币因素,经济体中财富增加表现为经济体中物品总量的增加和总价格水平的上涨。GDP增加了,意味着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不过,加入货币因素之后,情况就复杂多了。在经济不断发展时期,如果货币的增加速度没有超过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上升速度,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但是,如果货币的增加速度超过了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上升速度,通货膨胀一定会发生,表现为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上升。通货膨胀一般先发生在投资品领域,因为资产价格对货币的反应更为灵敏,等到零售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根据消费品价格指数的涨幅来调整利率,所以反应永远是滞后的。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的常见现象。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分析货币与通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