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54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林大师谦虚地说,不要谢我,要感谢盛世大宋,感谢伟大的君主,让我们共同祝愿圣上万寿无疆。
  在景龙门复道上目睹了这一幕的道君皇帝欣慰地笑了,他说:元始天尊教导我们,要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本,欣乐太平。朕从天上请来林神仙,为百姓治病,体现了仁慈的胸怀,遵守了天帝的指示。
  侍从和宫女们自然赞颂不止。其中也有人捂嘴偷笑。林道士让自己的弟子暗中召募市井无赖共几十人,让他们扮演各种病人,事先还进行过认真排练,演出精彩逼真,演员们事后也得到赏钱。
  这场面怎么这样面熟捏?现代那些带功大师们不是经常导演这样的滑稽闹剧吗?为什么总有受骗上当的?


日期:2009-04-18 09:43:55

  道君皇帝认为盗贼烽起,人心混乱的原因就是没信仰。所以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比如搞了安放九鼎的九成宫,迎天神降临的迎真馆,安置道教神像的玉清神霄宫,复古运动,等等。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只在上层人士中引起注意,而在下层百姓中则效果并不明显,很快烟消云散。皇上考虑效果不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教义上没有提出能震撼人心的新内容;二是自己所礼敬的几个当世活神仙都墨守陈规,缺乏吸引士民的人格魅力。

  如今林灵素填补了这个空白,他有的是办法忽悠,把人心紧紧抓住,让民众癫狂。
  佛教影响力巨大,道教未能广泛深入人心,林道士想我必须为皇上分忧,惊天动地地去干一番事业,把振兴道教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他以上清宝箓宫为基地,经常举行斋醮,每次都大量施舍,用钱几万贯甚至几十万贯,花钱买人心。
  他向京城中的官吏和百姓传度《玉清神霄符箓》。符箓是入道的凭证,林道士承诺官员得到它,可以飞黄腾达;儒生得到它,可以快速升官;百姓得到它,可以财源广进。
  在林大师的强力推广下,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京城官民普遍奉道,宫观中灯火长明。每逢讲经、斋醮或传度符箓的日子,宝箓宫前车马塞路,万人空巷。皇上梦寐以求的狂热的求道信道风气,终于在京城蔚然成风。

日期:2009-04-18 10:18:30

  道君看到京城已经掀起学道信道的高丨潮丨,他决心推广到老百姓那里去,让道教的光芒照耀宋国大地,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崇奉道教的热潮。
  道箓院册封赵佶教主的典礼庄严而又隆重,朝野载歌载舞。官府反复教诲百姓们,说现在有了一位天神、人君、教主三位一体的皇帝,由他来主宰天上、人间和地狱,天下一定能归于正道
  可见道君想法是全面控制人民的思想,将之统一到忠诚官府,简单地说忠于皇帝一人身上。
  各级官府教导说:你们黎民百姓生逢盛世,生在福中要知福,只要忠诚于道君皇帝和大宋王朝,今后一定能过上像神仙那样美好的生活。愚弄百姓,宣传洗脑。
  对待这样的昏君,梁山好汉李逵说的好:杀到东京,夺了鸟位。

  接着皇上又亲自下诏,责令各州府都要建造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可以在原有的天宁观的基础上加以改建,用来供奉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的圣像和神位。这些人力物力财力,假如用来富裕国强兵安民,该有多好啊?那个糊涂的向太后啊,您挣开眼,看看你中意的接班人的所作所为吧。
  为了确保任务落实,皇上又任命蔡京、郑居中、童贯等人为万寿宫使,邓洵武、王黼、蔡攸等人为副使。各路的漕臣任万寿宫提举,各路的提刑、廉访使者则负责检查督促,详细奏告。各地的万寿宫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格,宫内的宝盖、珠幢、玉斧等威仪,都由朝廷统一颁发,保持其严肃性。各万寿宫都拨给田产,少则千亩,多则数万亩。这浪费了多少良田啊,多少农民丧失了土地。

  全国各州府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绝大部分都能按时、按质地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只有少数州府官员因态度不虔诚,工作责任心不强,修造不合规格而受到惩处。
  这和王安石推行新法有高度的相似。宋朝文明富裕,那只是个片面,更多的是装神弄鬼,皇帝崇拜,腐败朽乱,折腾人民。
  刚正的官员也是有的。
  登州知州宗泽上奏道:“道教教义在于清静无为,使万民得益。老子曾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现在朝廷不思富国强兵,巩固根本,却大兴土木,困竭民力,崇尚虚无,使得百姓缺衣少食,惶恐不安。这岂不是无中生有?岂不是变治为乱?登州地瘠民贫,全州四个县只有十七万人口,除种种赋税外,还得进贡金银和牛黄,进贡御用海狗、海马和花石。高丽使者每年都整批地路经登州,主要为经商发财,却享受外宾待遇,而百姓则苦于接待。”

  这些都是至理名言,百分百的实话。但这样的人多数得不到重用,甚至还遭受磨难。
  皇上看完他的奏章,气得脸色发青,双手发抖,以“违抗圣旨”论罪,将他除名编管。这类似于现代管制刑罚,用来对待真心爱国的功臣,这样的皇帝不受到惩罚,还真是有违天命。
  正直的官员将军,总是得不到重用,徽宗确实昏庸。后来在金国囚禁期间有位故人和他父子说起宗泽等名将贤臣,说如果重用他们,断然不会有今天。徽宗父子放声大哭,可惜晚也,当时干吗去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一向以清廉自守,敢于犯颜谏诤,忠诚于国家,爱护人民。他救过岳飞,提携了很多名将。直到金兵南下时,他才被重新起用,成为抗金名将, 可惜他已经七十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老将军总是不合时宜,他上了几十道奏章,请求宋高宗率领大军光复中原,杀到北国,救出二帝。但一直没回音,最后,老将军病发身亡,临终前还疾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


日期:2009-04-19 10:51:46

  枪杆子,笔杆子,打天下要靠这两杆子。
  道君重用大太监童贯,让他统帅大军,对外战争,对内镇压。
  皇帝和一班文臣属于笔杆子,宣传洗脑,愚弄人民。
  道君说,思想文化阵地,官府不占领,反贼就会占领。他挥动瘦金体书法,写了《神霄玉清万寿宫记》,基本要点是:长生大帝君和青华帝君在神霄最高处,监管天下,明察秋毫。现在朕下诏,让各地普遍建立玉清万寿宫,是为了严格敬奉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的礼仪,训化百姓。天神屡次降临,乘云车,坐彩虹,神光照天,臣子耳闻目睹,黎民人人惊叹。朕之所以要振兴道教,就是要复兴三皇五帝以后被人们割裂的大道。这大道就是儒道合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汉武独尊儒学,使大道支离破碎。

  道君在乱点鸳鸯谱。
  儒学是为统治阶级量身定做的,讲究尊卑有序,三纲无常,等等。而道学则主张清净无为,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二者矛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捏合在一起。
  道君既不想放弃儒家的专制学说,又要推广虚无的神教道学,在这两领域里,他都是处于领袖地位。试图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啥也没捞到,反丢了社稷。
  皇上还下令全国各州府的万寿宫都必须摹刻这篇御制御书的《万寿宫记》,以便教育亿万臣民,万世流芳。

  臣民们敬读这篇看似神圣其实荒诞的妙文之后,对儒道合一还是整不明白。
  老实八交的民众感觉到在天上神霄的最高处,在各个州府,两位大帝君用敏锐的目光监视着百姓,明察秋毫,举头三尺有神明。伟大的道君就是两位大帝君在人间的代言人,效忠皇帝就是效忠神仙。
  而梁山好汉江南方腊等农民起义者,则鄙视皇帝为“鸟贼”,只管刀枪说话。
  道士就成了皇帝思想的宣传者。道君高度重视对道士的培训,亲下手诏,让学道之士进入州县学府深造学习,学习内容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以《庄子》、《列子》为小经,同时要兼通儒书,合而成为大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