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33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向太后娘娘母仪三朝,忧心社稷。前几年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册立赵佶为君,平反了一些冤案。这些措施深得人心,皇上也曾诚心诚意地尊敬她。自从蔡京当了丞相之后,皇上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全盘否定了娘娘的功绩,屡次在诏书中不指名地批评她废弃新法,重用群奸。那是王皇后心中的偶像啊。老公,虽然你做了皇帝,但也不能这样刻薄,那是你的恩人,那是你的楷模。忘记你当初是怎么毕恭毕敬地每天向娘娘请安的吗?忘记你流着眼泪恳请娘娘垂帘听政的吗?忘记娘娘归天时候,你悲痛欲绝,对天发誓的吗?

  万岁丈夫的思绪如天马行空、白云苍狗。
  2字概括:轻佻。

日期:2009-02-26 19:19:53

  皇帝和皇后的争执到了高潮。
  有一天,皇上提起他与蔡丞相议论熙宁初神宗与王安石的一段对话。当时神宗称赞汉文帝为天下守财,为了节省百金,就取消了建筑承露台的计划。
  王安石回答说,如果皇帝能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即使用尽天下的财赋也不算过份(可见王安石绝对不是爱护人民的贤良,而是贪婪乱皇帝的帮凶)。
  蔡丞相证明确实有这次对话,他认为王安石言之有理,并从《尚书·洪范》中找到根据。蔡丞相进言:“现在天下太平,钱库、仓库都满了,皇上应提倡‘丰亨豫大’,充分地享用天下财富。”
  皇帝道,寡人也是如此认为的。

  皇后道:“蔡丞相是害你的。神宗是盖世英主,励精图治,从不奢侈。尧舜之道,必须造福万民,君主一定要带头节俭。”
  皇上摇头说,国家繁荣,国库充足,再像以前那样俭省,那就太寒碜了,给堂堂天朝上国抹黑啊。
  两人争论相持不下,皇后就规谏说,自古以来,铺张浪费,纵情享乐常常是灾难的开端。上有好者,下必甚然。奢侈风气一开,一发不可收拾。蔡丞相的‘丰亨豫大’那一套,完全是引诱君主奢侈浪费。这在神宗皇帝和向太后时代,他敢这样说吗?讲议司一次蟹黄馒头宴会所用的钱,相当于丞相一年的薪水,这公款吃喝做法实在是太腐败了。

  赵佶本是乘兴而来,想与皇后共商如何尽情享乐的计划,想不到仍是话不投机半 句多,反而引出一番陈旧过时的大道理,还影射他不如神宗和向太后。
  太伤自尊了。
  《洪范》是天地之大法,王荆公、蔡丞相都是名相,难道还能有错?难道还不如这个文化不高的二十刚出头的小女子?皇帝永远是对的,皇帝就要享受天下。
  既然给她脸她不要,那朕就去找别的美女尽兴。

日期:2009-02-26 19:39:39

  这一切,奸臣蔡京看的清楚,甚至能描摹出皇上与皇后争吵时的声调和手势,就像现在的监控录象一样。虽然他不在宫殿居住,但杨戬夫妇、蔡攸夫妇等,都是他的耳目,王皇后已渐渐失势,郑贵妃正深受宠爱。
  太好了。
  蔡京很讨厌王皇后。这个娘们不知道好歹,竟然在圣上面前批评本相公,不采取措施,你就不知道土地姥的小弟弟是石头的。
  崇恩太后不甘寂寞,还想操纵中宫的大权。
  他们合伙废了孟后,贬窜言官邹浩,如今又要搞新动作。

  蔡丞相深知,王皇后虽然渐渐失势,要扳倒她却并不容易。她受过向太后的好学生,言行谨慎,生活简朴,遵循典章,从不在中宫接待亲属,也不与女尼、道士来往。简直就是个装在套子里的机器人,软硬不吃啊。
  童太尉的二夫人徐惜惜和本相公的大儿媳宋翔凤几次想去晋谒,都被拒之门外,还训了她们一顿。
  好啊,连这两个重量级别的高干的面子都不给?
  皇后与皇上争吵的内容,完全可以列为罪状,定她个大不敬罪。但如果上奏,皇帝必然会问,俺俩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如此详细?
  那就等于告诉皇上,宰相在他身边安插了耳目,弄巧成拙的事情,精明的老蔡是不会干的。

  但宰相仍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机会是等出来的。

日期:2009-02-27 20:21:32

  风波起源于崇恩太后。这个女人漂亮的出奇,曾经得到先帝心身具秀气的夸赞。她今年三十五六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但现实却无法满足她,营养那么好,精力那么旺盛,欲望怎么满足?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欲望满足不了,会让人抓狂。太后也是人,她的欲望满足不了会难受。太后不是平常人,她这样地位的人,怎么会让自己高贵玉体受到这样的折磨?她有的是办法,办法就是抓帅哥做老公。派手下人去周围村庄抓帅气的小伙子,给他们穿上宫女服装,送给太后发泄性欲。太后给他们吃上春药,不分昼夜地寻欢做乐。事后杀人灭口。崇恩太后不是第一个做这样事情的人,武则天就好似如此。她也不是最后做这样事情。大清的西太后也是如此。李莲英给她张罗了很多英俊小伙子,她玩后就处理掉了。据说光绪就是她和一个姓史的帅哥私生子,她委托给妹夫醇亲王抚养。所以立他为君,而不是考虑应当立的同治之子做皇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艳史提到这件事情。崇恩太后找到这个解决性欲望的捷径,正舒服着。却不想到,一个小偷的出现,把这风流事件给暴露出来了。


日期:2009-02-28 11:49:00

  有一天皇宫被盗,经过查问失物和察看手印足迹(看来古今破案大同小异),判定有人从皇上寝宫福宁殿绕过后殿,经过妃嫔居住的殿阁,向西由崇恩太后的寝宫出逃。
  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皇朝建立后140多年从未有过的特大案件。
  赵佶把大宋帝国总理蔡京,东京市长宋乔年,国防部长高俅,警卫部队司令杨戬,集合起来,狠很地训斥了一顿,责令限期破案,否则决不客气。
  轻佻皇帝面容威严,眼光凌厉,平时耀武扬威的这几个高干宠臣,也吓得瑟瑟发抖,面无人色。
  他们下令侦探警员全部出动,加强巡逻,密探四出,岗哨林立,戒严宵禁,首都弥漫着紧张恐怖的气氛。
  汴梁的干吏甚多,很快在皇宫南门施工现场的新坑,先后发现了两具青年男尸,经保长甲长验认,确是治下失踪的帅哥村民。男尸改穿宫女服饰,经过鉴定一个死于一个月前,一个死于最近,生殖器破烂,无疑是纵欲丧命。

  听了开封府尹宋乔年的禀报,蔡京冷笑一声,时机到了。他唤蔡攸夫妇前来,四个人商定了谋废王皇后的恶毒计划。
  谣言像乌云一样蔓延,传说两具男尸既身穿宫女服装,肯定与中宫有关。而皇后是中宫之长,难逃干系。
  后来就流传皇后有暧昧之事,偷情失仪。
  杨戬把皇城司的密告呈上,皇上雷霆震怒。
  你对崇宁新政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热情,倒也罢了。想不到竟然红杏出墙!让万岁戴绿帽子?岂能容你!
  他采纳了杨公公的意见,由皇城司秘密审讯皇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先突破外围,然后解决核心。
  入内省副都知黄经臣,他为人正直公道,颇受向太后赏识。刘瑗死后,本应当入内省都知,但因刘太后和童贯进谗,只当了个有职无权的副都知。他闻讯后很焦虑万分,深为皇后的命运担忧。

  正直的王皇后命悬一线。

日期:2009-02-28 17:47:21

  黄副都知不忍心眼看善良的王皇后遭殃,就将杨戬与蔡丞相策划的密谋悄悄地告诉郑贵妃,请她设法营救。
  郑红梅牢记向太后临终之前的嘱咐:要鼎力侍奉皇上,尽量辅助王皇后,这些年来她也努力这样做。
  而且如果皇后被陷害,下一个就会轮到她,蔡老贼也同样不喜欢她,肯定会换上自己的人。
  假如尽力保护了王皇后,那么自己前方就有道安全屏障。在这个问题上,郑贵妃是聪明的。面对豺狼,两只绵羊必须团结起来,把角一起顶向敌人,而不是帮助豺狼对付伙伴。北宋的联金灭辽,南宋的联合蒙古消灭金国,都是不长脑子的表现。
  皇帝已经把她当做准皇后了,有什么大事情,都喜欢和她商量。
  贵妃诚恳地建议皇上从刑部选择耿直无私的大臣秘密审讯。绝对不能让奸邪控制的皇城司的内侍办理。她用元祐皇后被废哲宗皇帝事后很懊悔,说章惇坏朕名节,董敦逸反复无常一事启发宋徽宗,还说皇城司是原告,本应回避,怎能让原告当法官?

  徽宗同意。
  三天后,在后宫一座便殿中设立了公堂,刑部侍郎周鼎是主审官,大理寺的二位官员是陪审官,入内省三个副都知也列席公堂上。
  先逐个审问了皇后宫中的总管和几个押班,问清几次发案的当天皇后的起居以及宫中人员的情况,把外围证据固定下来。
  然后垂帘审问皇后(不可以面对面),看口供是否吻合。
  结果口双方所说全部相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