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往事》
第26节

作者: 风干龙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秀英:“唉,怪不得韩立每天都很轻松的样子,他的力气是真大。”
  “我要是有这么大的力气就好了,直接拿出成绩怼到那些大婶的脸上。”

  郝红敏听完以后看着杨秀英的样子直接笑了,然后龌龊的说了一句。
  “那你要加油了,我也想看看伱粗胳膊粗腿的样子。”
  “郝红敏,你才粗胳膊粗腿呢,那我还是不要那么大的力气了,要不然太难看了。”
  “我们下乡才几天呀,手已经起茧了,就连皮肤也比原先黑了很多。”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明天去县城的时候我再给家里人去封信催催。”
  杨秀英的话让郝红梅也不说话了,磨盘前面只剩下咯吱吱、咯吱吱的声音。
  一个多小时以后,三个人终于齐心协力的把玉米碴子变成了玉米面。
  在这中间还有好多村民端着碗过来看热闹,时不时的还指点上两句。
  等他们拉着板车回到知青院的时候,院子里面已经比较安静了。
  女生坐在院子里面热的不想说话,男生这个时间应该去河边洗澡去了。
  韩立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拿着手电筒照亮开始给家人写信。

  随后一夜无言,第二天一大早韩立他们就坐上牛车往县城去了。
  到县城以后三个人一起去了邮局寄信,然后定好集合时间就开始分头行动。
  买肉、买油、买白面这三项艰难的任务韩立给包圆了。
  郝红敏她们去买点八角、大料、酱油醋、酒、糖球.这些请客必需品。
  这次出来韩立带了一个玻璃瓶子,分解空间里面有很多豆油、猪油,等下放一瓶子就行。
  但是新鲜的猪肉他没有,拿点腊肉跟风干兔出来总感觉有点对不住帮忙建房的人。
  于是他只能在此牺牲色相,去国营食品供应站找上次那位热心的大姐。
  还好上次那位热情的大姐没在,幸好肉案上面还有肉。

  韩立悄悄的递出去两毛钱后,掌刀师傅一刀下去就让他买到了一块比较肥的肉。
  一上秤足足有三斤半,一根细麻绳捆好后,韩立提溜着就出门了。
  路上竟然还有人问韩立肉卖不卖,他可以出到每斤一块三的价钱。
  卖?开什么玩笑,他是缺那两毛钱的人吗?
  再说自己买到这块肉太难了,冒着被大姐刨根问底的风险才拿到手,怎么可能卖。

  这年头什么奇葩的人都有,再拎着下去说不定还会有人说自己投机倒把呢。
  虽然自己手上有买肉的小票,但是多说话解释他也烦呀。
  于是韩立直接就把肉给放到了身后背篓里面,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两个半只的风干兔加菜,这才去供销社找郝红敏她们。
  她们两个也买了很多东西,原先分工的那些东西基本都买齐了。
  但是她们拎着其中一个大包,韩立看到的样子,一路上竟然还遮遮掩掩生的。
  这一下引起了韩立的好奇心,难道她们两个买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吗?

  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以后一定要跟她们拉开距离了。
  自己的梦想是当一条舒服的咸鱼,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莫挨老子。
  村里还有人等着他们的东西回去做饭呢,在国营饭店买了几个肉包子就往回走。
  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吃到鲜肉,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师傅的手艺过高。
  这几个肉包子让韩立吃的是满嘴流油,甚至产生一种回去再买几个的冲动。
  这时候郝红敏在那个隐藏的大包里面抠唆了半天,脸红的拿出两张卫生纸递了过来。
  “你手上全都是油,拿这个擦擦手。”

  韩立当时就楞了一下,卫生纸也需要躲躲藏藏?
  但是随即一想就明白过来,这卫生纸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真的是稀罕物。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什么卫生巾,这对许多女性来说就很不友好了。
  家里条件好的用月经带搭配卫生纸,条件差的用布袋搭配草木灰。
  但是经带和卫生纸要凭票购买的,而这些票基本都发给了工人家庭。

  在四九城的时候,家里的卫生室韩立基本没有用过,全都是家里的女性在用。
  韩立上大号用的都是草纸解决,千万不要说报纸。
  这时候你要是敢用报纸上厕所,被人发现那等待你的将是不言而喻。
  当然,凡是下乡的女知青每月可以得到一张卫生纸票,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这时候的卫生纸同样有好有坏,而且它是一刀一刀的卖,根本不论卷卖。
  但是这一刀有多少张卫生纸,还要根据当地供销社的情况决定。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吃喝拉撒睡都无比艰难的年代。
  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年代,乡下有很多男生在结婚前甚至不知道有卫生纸的存在。

  郝红梅竟然当面递给他卫生纸,这个举动不但韩立吃惊,就连一旁的杨秀英都张大了嘴巴。
  不过韩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顺手接了过来,临了还跟郝红敏说了声谢谢。
  但是韩立此刻有点莫名其妙的惆怅,他带的草纸不多了。
  家人对自己再好,也不会把草纸邮寄过来吧。
  难道自己以后要跟其他人一样,用树叶、草叶、土疙瘩解决?

  想想以后会有很多日用品的缺口,韩立的心里就非常惆怅。
  自己的梦想是当一条咸鱼没错,可是没有生活质量的保证算什么咸鱼呀?
  怎么办?难道为了提高自己生活质量要混迹黑市吗?
  这跟自己不想担任何风险的想法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韩立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不过等他们回到上河村自己房子建筑现场的时候。
  不,不能叫建筑现场,现在房梁、檩条都已经弄好。

  村民们正在和泥铺设最后的稻草作为房顶,这个房子的大体就算完成了。
  按照老话来说,房梁要在上午十二点之前上去,并且还要放鞭炮。
  虽然现在没人敢明着说出来,但是选择十二点之前上梁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鞭炮还是赵村长从自己家拿过来的,但是这些规矩韩立他真的不知道。
  别说上梁的时间了,就要连上梁的时候需要放鞭炮他也不记得了。
  穿过来之前鞭炮的声音,只能存留在他儿时的记忆中。
  屋里的火墙、火炕也修好了,现在这两个院子就差街门和门窗了。
  街门、门窗的尺寸木匠早就已经拿走,最多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按上。
  窗户上韩立当时选择的是玻璃,为此还多出了两块钱呢。
  因为玻璃也是稀缺物资,没有点门路根本弄不到,而木匠在这方面有熟悉的门道。
  赵村长老婆、儿媳,梁大队长老婆、闺女,张会计老婆、闺女这些帮忙的来了有一会了,她们这时候正在帮忙平整院子,这村民眼中看到的全都是活。
  来的时候把大铁锅,大案板、两层蒸笼、菜刀全部给准备齐全。
  今天用的临时的灶眼都弄好了,这一下省去了韩立他们很多事。
  韩立赶紧上前说客套话散烟,郝红梅、杨秀英给大家散糖。

  一番客套以后,韩立跟着张会计老婆去她们家拉茄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