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样年华-70后的大学情感生活》
第33节

作者: 午夜尖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流言无法在一时之间消除,而袁晓晗又确实不愿再去直面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人一天天地变得憔悴了不少。那天她一个人坐在床边发呆,被黄婷看见了,便过去劝她干脆开个病假条出去散散心。袁晓晗想想也有道理,这样既可以避开那些眼光,也可以借此让流言消停。
  想是这样想,可袁晓晗没有医院的熟人,想开病假条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黄婷便又给她出主意,说九眼桥有很多做假证件的,可以买到病假条。于是在黄婷的陪同下,两人还真在九眼桥买到了一张病假条,就这么,袁晓晗向系里请了假,买了一张去乐山的车票走了。

  临走前,袁晓晗给在乐山上学的赵刚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了自己到达乐山的时间,让他到车站接自己。
  赵刚收到电报以后,早早地久去了车站,等袁晓晗的车到达的时候,赵刚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见到袁晓晗从车上走下来,赵刚一脸兴奋地久迎了上去:“晓晗,路上堵车了哇?”
  “哎呀,就是得嘛。”袁晓晗一边下车,一边说。赵刚从她手上接过包替她背着,袁晓晗问:“你等惨了哇?”
  “没事,”赵刚笑着说:“你咋想起到乐山来喃?”
  “来耍噻,”袁晓晗笑着道:“咋子嘛,你不欢迎嗦?”

  “咋会不欢迎哦!”赵刚赶紧说:“我是巴喜不得,早就想请你过来,只怕你不来得。”
  两人说笑着出了车站,在站外叫了一辆人力三轮,一同回了赵刚的学校。
  因为时间的关系,袁晓晗计划当天去乐山大佛的计划只好改在了第二天,好在提前给赵刚发了电报,赵刚把一应事情也都安排的妥妥帖帖的,第二天两人一早便坐上了去大佛的车,袁晓晗担心赵刚因为陪自己耽误学习,但赵刚执意说没事,而且说陪袁晓晗是他求之不得的事,袁晓晗便也不再多说了。
  乐山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据说是一位法号叫通海的和尚,为了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召集人力、物力进行修凿,通海死后,其弟子又接手继续该工程,直到唐德宗贞元19年才得以完工,前后历时90年,被后世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当袁晓晗见到真正的乐山大佛时,顿时被那股气势给折服了,她在赵刚的带领下,沿着山路上到了大佛寺,拜过诸佛以后,又沿着大佛侧面的凌云栈道慢慢往下走,一边欣赏山崖壁上的石刻,一边仰望仅在咫尺的大佛,那情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凌云栈道曲折九转,袁晓晗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因为那栈道既陡又窄,身边就是千尺悬崖,脚下还有湍急的江水,一尊大佛赫然坐于眼前,那魄力、那气势、那惊险程度,都让人无以言表,唯有蹑手蹑脚、心怀崇敬地缓缓下行,直到大佛脚底,袁晓晗在重重地舒了口气。
  两人爬到大佛的脚面上去坐着歇息了一阵,袁晓晗实实在在地有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她顾不得先前的提心吊胆和劳累,催着赵刚继续前行,两人便顺着大佛左侧往乌尤寺去。
  或许是袁晓晗太过于兴奋,或许是赵刚一时疏忽,两人从那江边石崖栈道上一出来,便不见了对方。袁晓晗起初以为赵刚是去买水去了,可直到身边的人都变得稀稀拉拉的了,却依旧没有看见赵刚的身影,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和赵刚走散了。

日期:2010-05-27 17:08:04

  46文化局局长
  不见了赵刚,袁晓晗一时有些无措,她不知道该继续往前去寻找,还是该留在原地等候。眼看着身后过来的人越来越少,她的心里也觉得越来越不安,想了想,还是决定赶到前面去寻找,心想,即便是找不到,也可以找个人稍微多一点的地方等。
  拿定了主意,袁晓晗心里反倒感觉轻松了,她一个人不急不缓地往前面赶,一边欣赏着沿路的风景,一边想,或许赵刚就冷不丁地从某个拐角处冒了出来呢。
  可直到她走到快下山了,赵刚也没冒出来,袁晓晗也走得有些乏力了,便在一个石窟前的石墩上坐下来休息。
  那石窟顶上挂了块匾,袁晓晗也没看,一般这种旅游胜地,像这样的匾也太多了,况且那石窟也没什么特色,只是因为不像其它石窟那样有众多人进去瞻仰,从而显得有些冷清。

  和袁晓晗一同坐在那石窟外面的,还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他见袁晓晗坐下来,便问:“姑娘,刚从山上下来呀?”
  “嗯。”袁晓晗对那老者点了点头。
  “你一个人来游山,到是好兴致啊。”那老者笑着对袁晓晗说。
  “我不是一个人,”袁晓晗说:“我和我朋友一起来的……”说到这里,袁晓晗一下打住了,她看了一眼那老者,觉得这人到还面善,那模样也不相干坏人,便接着说:“我和我朋友走散了,想在这里等一下他。”
  “哈哈……”那老者听了袁晓晗的话一下笑了起来,说:“姑娘,你在这里等,你到是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吗?”

  “什么地方?”袁晓涵有些诧异地看着那老者,不知道他因何发笑。
  那老者止住笑,对袁晓涵说:“你身后这个洞窟,可不是一般的洞窟,那可是高僧荣登极乐之后,停放肉身的地方,你在这里怎么等得到你的朋友呢?”
  袁晓涵听了起初还没什么反应,但当她仔细一想那句“高僧荣登极乐之后,停放肉身之地”以后,不由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声道:“哎呀呀,老大爷,你别吓唬我呀!”
  老者见状笑道:“我可没吓你,不过你如果真要等你的朋友,我可以带你到前面的麻浩渔村去,那里是下山的必经之路,比你在这里等可强多了。”
  袁晓晗听了这话,赶紧地点头道:“好、好、好,那就去渔村吧。”说完,也不等老者带路,自己就急急地起身走了,害得那老者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喊:“姑娘,慢点,不用着急。”
  麻浩渔村其实不大,远远看去,其外形如同一艘起锚待航的大船卧于密林之间,进得村去,里面只有一条街道,总长不足百米,两侧全是古建,不过都被村民开成了饭馆,袁晓涵在那老者的带领下,选了一间考端头的店铺坐下,老者点了茶水,对袁晓晗说:“就在这里等,你朋友要下山,你一定能看得见。”

  袁晓晗坐下来之后,心里对这老者多了一份感激,于是问:“老人家怎么称呼啊?”
  “哦,我姓罗,朋友们都叫我老罗。”老者笑着答道。
  “哦,那我叫你罗老师吧。”袁晓涵也笑着道。
  “嗨,什么老师不老师的,”老者道:“都是些虚名,你就叫我老罗就行了。”正说着,店铺的伙计来上茶,老罗赶着付茶钱,一不小心将一个小本掉落在了袁晓晗的脚下,袁晓涵赶紧帮着捡起来,顺便翻看了一下,才发现那竟然是个工作证,上面盖着“乐山市文化局”的钢印,在职称一栏里赫然写着两个字“局长”。
  “呀,你是文化局的呀!”袁晓涵赶紧一边将工作证递给老罗,一边说:“不好意思罗局长,我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嗨,你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的还这么在乎这些虚名。”老罗一边接过工作证放进兜里,一边打趣地和袁晓晗道:“你要没看见我的工作证,那我还不是就一个普通老头啊!”

  “呵呵……”袁晓晗听了跟着笑了一下,老罗的随和让她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早先对这个人的猜忌一下子全没了,剩下的全是欣赏和敬佩。
  “其实我祖上就是乐山本地的农民,”老罗对袁晓晗侃侃而谈:“不过是多读了点书,托国家的福有了今天的成就,像你们年轻人只要肯努力,今后的成就一定会远远超过我们的。”
  对于罗局长的话,袁晓晗一一点头称是,但聊了不到一会儿,或许是太过于劳累,她竟然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等她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老罗已经不在了,店铺的伙计在门外坐着收拾东西,袁晓涵问:“小伙子,和我一起的那个人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