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
第30节

作者: 52赫兹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大路只好说:“谢谢大嫂,大哥,我们一起吃,顺便拉家常。”
  “二弟,你吃吧,刚才我们和爹娘在伙房吃过了,想让你多睡一会儿,不曾想两个小淘气把你吵醒了。”
  “大哥看你说的,麦苗、麦香懂事哩。

  其实我已经睡醒了,在单位怪想侄儿侄女的。”
  大哥嘿嘿一笑,催促道:“你趁热吃,我去牲口棚里看看大黄牛,过罢年得靠它耕田。”
  麦苗、麦香三下五除二吃完荷包蛋,急不可耐地凑到二叔跟前,像一对粘人的小猫咪,兴奋的手舞足蹈。
  麦香问:“二叔,开火车人里女娃儿吗。”
  麦苗先插话:“嘿嘿,麦香笨哩,火车那么长,方向盘一定大,女娃转不动。

  开火车的人就像二叔一样,高高大大才行哩。”
  麦香不服气地说:“哥哥胡说哩,电影里开火车的人也不高大,是不是二叔?”
  韩大路耳闻侄儿侄女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火车,高兴的合不拢嘴。
  于是,语重心地给兄妹二人讲开火车的故事……
  侄儿侄女听罢火车司机烟熏火燎的作业过程,异口同声地说:“二叔,开火车虽然苦,可是很威风哩。”
  “是的,开火车和耕田一样,得天天流汗哩。
  告诉二叔,你们两长大怕不怕吃苦?”
  兄妹异口同声地回答:“二叔,我们不怕苦!”
  “为什么不怕苦?”
  麦苗毕竟是二年级孩子了,他像个小大人似地说:“二叔,我们老师常说,学习就像耕田得下苦功哩。”
  韩大路高兴地抚摸着麦苗的头说:“哎,麦苗真聪明,春天农民把种子埋进土里,清明过后种子发芽,这以后就得浇水、施肥、除草。

  夏天,还得头顶烈日,防止病虫害,小心翼翼地伺候庄家,眼巴巴地盼望麦儿黄……等到颗粒归仓,得吃不少苦嘞!”
  二叔,这个我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麦香也自告奋勇念出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麦苗自鸣得意地抢先回答:“嘻嘻,你会也是我教的哩!”
  “哼,二叔,哥哥他耍赖哩,是我听会的!”
  韩大路眼见两个淘气宝开始争高低,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
  两个小家伙瞧见糖,眼里大放异彩,急不可耐地伸手抢。
  韩大路抬高手说:“不要急,我把糖放在两只手里攥紧,你两猜,左手是单数,还是右手是单数。”
  麦香着急了,问:“二叔,谁先猜哩?”
  “嘿嘿,这个好办,你和哥哥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先猜,但只能猜一只手里的糖,可以吗?”
  “二叔,可以!”
  石头剪子布麦香赢了,她高兴的蹦蹦跳跳,说:“二叔,我先猜喽、我先猜喽!”
  “二叔,你的左手里是单数?”

  韩大路伸开左手,把糖摊在炕上一数,恰好是单数。
  麦香激动的小脸通红,双手把糖扒拉到自己的口胸前,快速攥进手里。
  麦苗猜的也是单数,他期待二叔伸开右手,不凑巧是双数,倒比妹妹多了一颗。
  把糖揣进兜里,两人先后冲出堂屋,叽叽喳喳地叫喊:“我二叔回来了,二叔会开火车喽,为我们带水果糖喽!”
  这时大哥喂完牛往家里走,看见一对儿女忘乎所以的样子,瞅着两个宝贝和不要远处的小伙儿分享糖果,心里甜丝丝的。
  走进堂屋,他劝解道:“二弟,不能贯坏麦苗和麦香,我们韩家是棒打出孝子哩。”
  “大哥,你不要担心嘛,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给孩子几块水果糖不会贯坏他们。”
  兄弟二人坐下来有唠不完的家常话,大哥也清楚了二弟的工作情况。
  在唠嗑的过程中,韩大路一五一十地向大哥透露了昨天战友对他的承诺。

  韩老大老实厚道,对弟弟开火车,还是去县里或者公社工作,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个老实老巴叫的庄稼汉,确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对于弟弟的叙述,只能默默地听,也不插话。
  提起务习庄稼,韩老大口若悬河……
  没有包产到户前,韩家三个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年,得不到多收益。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精打细算。
  每年年关临近,一家老小想换一身体体面面的新衣裳,根本就不敢奢望。

  的确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如今,终于可以单干了,自家的地里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多自由,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在有限的自留地里苦做文章。
  想到这些,韩老大对弟弟说:“二弟,无论干什么,得自己拿主意。
  开火车也好,当干部也罢,哥给你拿不出什么好的建议。”

  韩大路说:“哥,我知道,虽然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又觉得顺其自然最好,人的命天注定,走一步算一步……我是什么命我也清楚?”
  人的命是天注定吗?  
  年三十这一天,蓝盈盈的天空万里无云,仿佛苍天和大地都在为包产到户的百姓高兴。
  面朝黄土背面朝天的农民吃饱肚子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和追求,刚过上自由自在日子的上杰村群众,欢天喜地的迎接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春节。
  韩大路和大哥认认真真贴窗花、对联,娘和大嫂再一次清扫房屋和庭院。
  其实,腊月二十三那天,两位家庭主妇把四合院的里里外外打扫的一尘不染了,只是一家人团聚了,再次打扫一遍,显得更加庄重。
  韩大爷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在院子里慢悠悠地踱步,显得悠然自得。
  麦苗和麦香进进出出,和门口孩子叽叽喳喳,玩的不亦乐乎。
  冀东省的风俗习惯差别不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吃长面,又叫庄仓,一定得把肚儿吃的滚圆。

  韩大妈的长面是一家人的最爱,做好一大锅猪肉臊子汤,汤里放上豆腐块儿、萝卜和土豆丁儿,上面撒上一把葱花儿、蒜苗儿或者香菜,色香味俱全,看一眼就让人流口水。
  面是年前用自家种的小麦磨的,用温水和好,反反复复地揉,
  用擀面杖擀的薄如蝉翼,切成韭叶状,下到沸腾的开水里。
  待面条在锅里打几个滚儿,捞上半碗,浇上臊子汤,简直就是天下美味。
  如果碗里捞的面过多,臊子汤就盛的少,面容易坨住,自然吃娘的臊子面捞半碗面最合适。
  韩大路一口气吃了四大碗,令一旁的娘喜笑颜开。
  零点后得守夜,据老一辈说,除夕夜阎王爷要点名,盘点世人一年到头的善与恶,计算人的阳寿。
  假如过早睡了觉,错过点名,一年到头就不太顺利。
  假如判官打个盹儿,算错了人的阳寿,说不准会一命呜呼。
  是与不是,不得而知?不然,怎么会有阎王教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天明的传说。
  韩大路不信这些老辈儿传下来的说辞,能与家人守夜倒是万分知足,也觉得很幸福。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也叫拉宝。
  把硬币用沸水消毒,包在饺子里,谁吃到,这一年准发财。
  大年初一的饺子不能让外人吃,即使女儿和女婿也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