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的经历》
第54节

作者: 默之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大沙漠中亡命奔逃了多半日,现在被沙暴困在这无名古城的废墟中,除了胖子和安力满老汉之外,其余的人都没心情吃东西,我关心陈教授,就属大岁数大,在沙漠里缺医少药,可别出点什么意外才好,我拿着装白酒的皮囊,走到陈教授身边,劝他喝两口酒解解乏。

  Shirley杨和郝爱国扶着陈教授坐起来,学生们除了轮到楚健去屋顶破洞旁放哨以外,也都关切的围在教授身边。
  陈教授好象已恢复了过来,喝了口酒,苦笑道:“想想以前在野外工作,后来被关在牛棚里三年多,又到劳改农场开山挖石头,什么罪没遭过啊,也都挺过来了,如今老喽,不中用了,唉,今天多亏了胡老弟了,没有你,我这把老骨头非得让沙暴活埋了不可。”
  我安慰了他几句,说我不能白拿杨大小姐那份美金,这些都是我份内的事,您老要是觉得身体不适,咱们尽早回去,还来得及,过了西夜古城,那就是黑沙漠的中心地带了,环境比这要残酷得多,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陈教授摇头,表示坚决要走下去,大伙不用担心,这种罕见的大沙暴百年不遇,不会经常有的,咱们既然躲过了,那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正要再劝他几句,Shirley杨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道:“胡先生,以前我觉得你做考古队的领队,实在是有点太年轻,还很担心你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今天我终于知道了,这个队长的人选非你莫属。有件事还需要你帮忙,咱们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队员们的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挫折,我希望你能给大伙打打气,让大家振作起来。”
  这倒是个难题,不过掌柜的发了话,我只能照办了,大伙围在一起吃饭,我对大家说:“那个……同志们,咱们现在的气氛有点沉闷啊,一路行军一路歌,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咱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莫名其妙,心想我们什么时候成军人了?我军的优良传统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这重时候,这种场合唱歌?一时谁也没反应过来。
  我心想坏了,又犯糊涂了,怎么把在连队那套拿出来了,于是赶紧改口道:“不是不是,那什么,咱们聊聊天得了,我给你们大伙汇报汇报我在前线打仗的一件小事。”
  大伙一听我要讲故事,都有了兴趣,围得更紧了一些,边吃东西边听我说:“有一次,我们连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强行攻占306高地,高地上有几个越南人的火力点,他们配置的位置非常好,相互依托又是死角,我军的炮火不能直接消灭掉他们,只能让步兵硬攻,我带的那个连是六连,我们连攻了三次,都没成功,牺牲了七个,还有十多人受了伤,我们连是全师有名的英雄连,从来没打过这么窝囊仗,战士们非常沮丧,打不起精神来,我正着急呢,忽然团长打来个电话,在电话里把我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说你们连行不行?不行把位置让开,把英雄连的称号让出来,团里再派别的连队上。我一听这哪行啊,把电话挂了,就想出一个办法来,我对战士们说。刚才****给我打电话了,说***知道了咱们六连在前线的事迹了,老爷子说六连真是好样的,一定能把阵地拿下来。士兵们一听,什么?***都知道咱们连了?那咱可不能给他丢这脸,当时就来了劲头,上去一个冲锋就把阵地给拿了下来。”

  考古队的众人听到这里,都觉得有点激动,纷纷开口询问在前线打仗详细的情况。

  我对大伙说:“同志们,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困难是能阻拦我们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只要咱们克服掉自己的弱点,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我的一番带动之下,先前那番压抑沉闷的气氛,终于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外边的大沙暴虽然猛烈,这些人却不再象刚才那么紧张了。
  吃完东西之后,轮到萨帝鹏去接替楚健放哨,我和胖子去收拾墙角那具遇难者的人骨,就那样把它摆在那,屋里的人也不太舒服,睡觉前,先把这具人骨埋了比较好。
  现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不可能埋到外边去,就能就地挖开沙子,挖了没几下,工兵铲就碰到了石头,我觉得有些古怪,这屋子很高,几百上千年吹进来的黄沙,堆积的越来越高,这些沙子少说也有两三米厚,怎么才挖了几下就是石头。
  拨开沙土观看,那石头黑乎乎的,往两侧再挖几下,却没有石头,郝爱国等人见了,也凑过来帮忙,一齐动手,挖了半米多深,细细的黄沙中,竟露出一个黑色石像的人头。

  沙海魔巢 7
  我们只挖出了它的头部,这石像完全是用黑色的石头雕成,上面没有任何其它的颜色。
  大小足有常人的两个脑袋加起来那么大,眼睛是橄榄形,长长的,在脸部的五官中显得不大协调,比例占的太大了,头顶没有冠帽,只挽了个平簪,表情非常安详,没有明显的喜怒之色,既象是庙里贡奉的神像,也象是一些大型陵寝山道上的石人,不过从石像在这间大屋中的位置判断,是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点亮了一盏气灯,给他们照明,陈教授看了看,对郝爱国说:“你看看这个石像,咱们是不是以前在哪见过?”
  郝爱国戴上近视镜,仔细端详:“啊,还真是的,新疆出土过一处千棺坟,那墓中也有和这一模一样的石人,眼睛非常突出,异于常人,这应该是叫巨瞳石像。”
  在新疆天山,阿勒泰,和田河流域,以及蒙古草原的各地,都发现过这种巨瞳石像,关于石像的由来,已不可考证,曾经有学者指出这应该是蒙古人崇拜的某个神灵,根据史册记载,忽必烈在西域沙漠中有一处秘密的行宫,称为“香宫”,最早这个石人的雕像就供奉在香宫里面。
  但是后来又过了些年,随着几座年代更为久远的古墓和遗迹的发现,也从中发现了巨瞳石人像,这就推翻了那种假设,又有人说这是古突厥人遗留下来的,到最后也没个确切的说法,成了考古史上众多不解之迷中的一个。

  考古队中的几个学生从没见过巨瞳石像,掏出笔来在本子上又记又画,商量着要把下面的沙子挖光,看看石人的全身,郝爱国给他们讲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说今天大伙都累了,先休息吧,明天等沙暴停了,咱们清理一下这大屋中的沙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我换了个地方,挖开黄沙,把那具遇难者的尸骨埋了,他身上没有衣服和任何能证明他身份来历的东西,连个简易的墓碑都没法给他做,唉,好好的在家呆着多少,上沙漠里折腾什么呢,就在此安息吧。
  我看了看表,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外边的黑沙暴依然未停,反而有越来越猛的势头,说不定还会刮上整整一夜。
  除了放哨的萨鹏之外,其余的人都用细沙子搓了搓脚躺进睡袋休息了,这是跟安力满学的,在沙漠里,水是金子,洗脚只能用细沙子,我找到在房顶破洞下放哨的萨帝鹏,让他先去睡一会儿,我来替他放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