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场、名利场》
第59节

作者: 许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叶知涯说:“路的质量您放心。现在有钱就好办事,修路打地基铺水泥都是机械化,快得很。知秋哥,乡亲们都感谢您,是您争取来资金,才修好了这条马路。”
  叶知秋笑着说:“我有什么能耐,还不是求人帮忙。”
  叶知涯陪着他往家里走,说:“知秋哥,您不知道现在下面办事的难处,您争取到的专项资金,我们求爹爹告奶奶,乡财政才拨了些到村里。现在还有50万元在乡财政所户头上,乡里找借口拖着不拨。”

  叶知秋没想到争取的专项资金会被截留,仔细一问才知道现在乡镇财政对资金都是统筹安排,没有关系或关系不硬,有时就会拖着不拨,或者截留另作他用。叶知秋有些生气,说:“这种‘戴帽’资金,专款专用,乡里怎么能这么瞎搞!”
  叶知涯无奈地说:“知秋哥,待会儿见到乡长、书记你给说说,我想把那剩下的钱弄回来,将村小学教室整修一下,另外添置些课桌椅。”
  叶知秋明白,知涯、知福是有意通知乡里的领导,让他们瞧瞧咱村上头有人。他俩身处最基层,却懂得这些场面上的应酬。
  亮亮是城里伢子,乡间的小鸡、小狗,甚至牛栏里的牛、猪圈里的猪,都让他感到新鲜。坐了一会儿,喝了会儿茶,老父亲准备好扫墓用的香烛、供品和鞭炮,领着一家人去祖坟祭祀。
  叶知福把东西放进箩筐里,用扁担挑着走在前面,叶知秋搀扶着父亲,李晓蕾拉着亮亮,叶知涯跟在后面,一行人往祖山里去。
  祖山就在屋后,走十来分钟就到了。今年清明节没有下雨,倒是出了太阳,春天的山野、田间开满野花,空气清新,走在田埂上全身暖洋洋的。路过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李晓蕾拿着手机拍照。
  叶知秋想起小时候经常光着脚在田埂上跑来跑去,那会儿多么快活。他告诉亮亮:“有位作家说过,没有踩过泥土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你到乡里陪爷爷奶奶住一个月,童年会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亮亮一本正经地说:“我读小学了,已经没有童年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祖山里炮火喧天,族里的亲戚正在挂青。嘉林县清明节挂青扫墓有一种风俗,就是先祭祀祖宗,再祭悼自家长眠于此的亲人,最后到故去的宗亲族人坟头祭拜。大人们祭拜时,没有太多的悲伤,倒是喜笑颜开,相互开着玩笑,孩子们则在坟山上跑来跑去,嬉戏玩耍。
  叶知秋笑着和认识不认识的乡亲们打招呼、拉家常。乡亲们对他格外热情,夸他没有忘本,给村里办了好事,不像有的人当了官眼睛就长到额头上。
  老父亲到自己父亲的坟头,点上香烛,摆上供品,嘴里念念有词,说些要祖宗保佑子孙后代福寿延绵的话。好不容易说完,他颤颤巍巍地作起揖来,叶知秋怕他闪了腰,搀扶着他。李晓蕾带着亮亮给老爷爷磕了三个响头。这边磕头,那边叶知福、叶知涯“哔哔啪啪”地放起鞭炮来。
  烟雾缭绕里,远远近近的山头依次响起祭祀先贤故人的鞭炮声。阳光下,孩子们喧哗嬉闹,大人们在给坟头清理杂草,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自由、轻松、快乐的氛围。清明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哀思,反而更像节日的聚会。很多平常不在一起、有着或近或远血缘关系的人们借着这个机会聚在一起。叶知秋是从这个村庄走出去的,觉得自己的根和灵魂永远都在这里。一个人无论当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拥有怎样的财富与权势,如果精神没有寄托、灵魂没有归宿,始终会飘浮在这个世界上,始终不会有安全感。

  看着远山和天空的云朵,叶知秋冒出来许多感悟。
  扫了墓,挂完青,村里人都陆续到村头的祠堂里吃“会酒”。清明吃“会酒”是乡里千百年沿袭下来的风俗,每年清明节祭祖扫墓后,同宗氏的家族会统一安排酒席,众亲友聚在一起吃饭喝酒,钱由每家每户按人头交齐,几十元、一两百元不等。
  老父亲在家族里德高望重,乡亲们非常敬重他,每年的清明节挂青、吃“会酒”,都由他来主持。开席前,老人颤巍巍地举着一小杯米酒,高声说:“今年清明节大家都回来扫墓祭祖,有从广东、深圳、上海回来的,有从省里市里回来的,说明大家心里有祖宗、有父母,没有忘本。大家回乡祭拜祖宗,祖宗也会保佑大家兴旺发达。今年村里的路修好了,是个大喜事,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要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的关心!我们高高兴兴呷餐饭!”

  说话间,叶知涯领着两个人过来,高个子是乡丨党丨委的蒋书记,矮个子是刘乡长。蒋书记紧握着叶知秋的手,说:“叶处长,您好!我们本想请你到乡里去视察一下,知涯说你时间紧,我们不敢打扰,特意赶过来看看您。”
  叶知秋客气一番,免不了表扬几句,说道路整洁、集市热闹之类。蒋书记、刘乡长很受鼓舞。叶知秋邀请他俩入席。今年的“清明会酒”因为有叶知秋和乡里的领导参加,菜格外丰盛,每桌还上了一瓶白酒。
  席间,叶知秋当着蒋、刘俩人的面给县委书记马跃进打电话。马跃进听说叶知秋回来了,立即说要赶过来,见上一面。叶知秋说和蒋书记、刘乡长在一起,自己已经准备返回,以后到省里再聚。
  叶知秋电话一挂断,蒋书记的手机响了起来,马跃进打电话来,要蒋、刘俩人陪好叶处长,问问叶处长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和指示。
  县委书记对叶知秋都如此恭敬,蒋、刘俩人自然明白眼前这位叶处长的分量。

  过了几天,叶知福打电话给叶知秋,说乡财政截留的50万元已经拨到村里了。
  宏东省部署“转作风、调结构、稳增长”活动,省级领导带队分头对全省10个市开展专项督查。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处从省直20多个厅局抽调人员,组成高规格的督查组。
  这是叶知秋任督查处处长后承接的第一项重大活动。他深感责任重大,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反复考虑每个细节,完善专项督查活动方案。
  看起来简单的督查方案,却需要处处考虑周到。省政府办公厅惯常做法是,领导定好视察时间、地点,由办公厅通知当地市政府办,由市政府办做好初步方案传真给办公厅修改,呈报领导审阅,最终敲定行程。当然,有时领导到了市、县,根据视察、调研的实际情况,可以再作调整。因此,行程安排既要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疏漏,又不能定得太死,要留有余地。
  凡是省级领导带队的督查,督查方案必须报分管副省长审定。在送秦明审阅之前,叶知秋再次把督查方案的每个环节推敲一遍,确认没有什么纰漏后,才将方案呈报给秦明。
  秦明仔细审看方案,在出行时间、接待安排、视察场所等环节,与叶知秋细细商量。秦明用红铅笔将叶知秋名字写在孔坤之那个组,说:“知秋,你陪孔坤之同志吧,担任联络员,对你是个锻炼。”
  叶知秋连声道谢,明白秦明是一番好意,给他一个接近孔书记的机会。秦明不知道叶知秋与孔坤之因书结缘,早已成为“忘年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