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令你很痛苦,就到这里来坐坐》
第25节

作者: 三和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知道在市场中,小资金运作与大资金运作的方式以及遵循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优秀的交易者”往往是从小资金规模开始的,随着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获利的快速增长,他的资金会迅速膨胀,从一个小户变为中户,再变为大户,从几万变成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过亿,他们会因此而极度自信,可是他们往往也会忘记与此相伴随的是他们交易环境也彻底发生变化了。就如同河塘里一条小鱼成长为一条大鱼,在那里他们是老大,可随后他们势必会游向更大的江河湖海,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将是鲨鱼和座头鲸,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的资金需要更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更为苛刻的市场环境,我们知道当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便会引发市场的关注,那些鲨鱼以及座头鲸会虎视眈眈的盯住他这块肥肉,准备随时将你一口吃掉,这其实是最危险的时刻,可恰恰在这个最为危险时刻,交易人却是处在最为大意的时候,这里面除了他过分自信的原因以外,更为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他已经成为定式的盈利习惯,二者的结合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资金量的庞大同时又想保持很高的盈利速度,此时想单纯作为趋势的跟随者已经不可能了,作为趋势的引导者,主力资金可以允许中小资金的跟随者,但却无法承受大型资金的跟随,因为跟随的大型资金会对趋势产生强烈的干扰以及影响,所以我们知道市场中的庄家是不会允许其他的大型资金介入他所存在的股票中的,很多时候洗盘并非完全针对散户,而是针对性很强的对付那些已经介入的大型资金。此时,交易者就会发现他已经无法再轻松而简单的做一个趋势追随者了,而又想保持高盈利的增长,怎么办呢?他只好选择去做趋势的领导者甚至是趋势的制造者,而这往往就是毁灭的开始。因为做趋势的跟随者和趋势的引导者乃至趋势制造者,二者的游戏规则以及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当一条小鱼跟在大鱼后头时,小鱼要做的就是向前看盯住大鱼,不要让大鱼吃掉;可当一条大鱼带着一群小鱼向前游时,大鱼不但要向后盯着小鱼(想办法把他们吃掉),更重要的是要防备从其他地方游过来一条更大的鱼将自己一口吃掉!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市场中每天都在发生,那些被更大资金所吞噬掉,打回原形的大资金无一不是曾经优秀的交易者,市场上经常会上演“辛辛苦苦大半生,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故事。当然优秀交易者所面临的成长障碍并非只有这一种,这只是最终并最为致命的一种陷阱,很多交易界中的明星就是这样破产完蛋的。而实际上,在此之前,优秀的交易者还会面临另外一种障碍,只不过这种障碍并非毁灭性的,而只是会阻碍交易者的成长而已,对于前面所论述的毁灭性障碍的规避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永远都不要试图去做趋势引导者乃至制造者,对于以交易作为自身定位的交易者而言,这种事情完全超出了你的职业范围!可我也知道,我这些话可能完全是白说,因为过度的自信以及野心会令这些交易者对这些劝谏完全置若罔闻,直到他们彻底倒下那一天!


日期:2008-11-22 16:44:27

  抛开上面的问题,一个已经迈入持续盈利行列中的交易者所面临的一个最为困惑和艰难的问题就是“适度交易”。我们知道短线以及超短线交易者的最大优势就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放大,操作的频率越高,那么复利的倍增次数也就越高,而随着技术能力的深入与发展,交易者把握微观趋势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他确实往往可以做到把握细微的波动,大多数交易者都会对此引以为傲,确实,这是技术能力的表现。可我也要说,对盈利而言,这往往并非好事!

  我就有过很长一段的这类经验,那段时间,我能明显看到自己对市场的把握判断力大幅提高,我经常自信满满的预见下一个小时,下一两天的市场走势,很多时候我都做对了,可是我却发现我账户上的资金并没有因为预见力的提高而加速提高,相反我盈利的速度甚至远不如以前,这令我非常的困惑和苦恼!

日期:2008-11-22 17:08:04

  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难得糊涂”,讲的就是做人的大智慧与大局观。以前我做交易,完全看大趋势,大的趋势正常,中间无论怎么变化(那是也不懂得怎样把握中间变化的细节),我都会按兵不动,一旦出局总能够吃到一块比较大的利润;但是后来,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交易就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即便在上涨的通道里,我也是非常喜欢做t+0的操作,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应该说大多数的时候,这对我不会有问题,可过上一些时候问题便出现啦,我们知道交易者每一次进出市场的依据都是技术和趋势判断,交易的次数越多,判断的次数就越多,那么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而对一只处于加速通道的股票而言,一旦错失合适的卖点机会,你就再也无法转身将他追上,而对于一个交易者而言这是非常致命的。很多次,我所买入的股票在早盘就非常强势,当他涨到8个点时,我看出他要进行大的回调整理,从而在高位卖出,我原先的计划时等他整理到当天低位时我再买回,可也许他只是高位震荡,也许当天大盘跳水,也许我昨晚没睡好有些昏头,总之当天我没有将他买回,结果收盘时他涨停,第二天一去不回头,我只好再去寻找新的奶牛啦!


日期:2008-11-22 17:59:07

  刚刚进入优秀行列的交易者总是容易在技术中迷失,由技术的发现和使用者变成技术的囚徒。过量的交易频率首先会因过多的操作次数而导致操作质量的下降,而对一只表现良好的员工犯上一个错误性批评的代价是相当高昂的,不精通技术的交易者会安分守己的系好安全带,坐好这两快车;可恰恰是所谓的高手(他不满足于当天10个点的收益)会喜欢在这辆飞车上跳上跳下,可是只要他错过一次,不用多,一次,那么这辆飞车他就永远错过了。此外,过多在细节上把握交易,也非常容易另交易者在大方向上产生迷失,可对一个短线交易者而言,几个小时的迷失就足以铸成大错,促成大的损失。

  对于技术判断力这项问题的看法可以用老子的一句话做反方面的注解: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武备,可是武备过于强盛,就往往蕴含着潜在的灾难,就如同武功高的人就很容易自恃武力很恃强凌弱,那么这就是他毁灭的开始,武功带给他的不是保护,反而是灾难,在国家方面,以前的德国。日本无一不是军事强国,可是最终这种武备得强大带给他们竟是自身的毁灭,所以老子才会说----“兵者,不祥也".

  所以,对于一个在技术上业已成熟的交易者而言,他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滥用技术操作,换句话说就是他必须学会如何克制对技术的运用。这并非易事,就想让施瓦辛格学会在夏天穿长袖而非显露自己壮硕的肌肉那样困难。所以我说,对于一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到位的交易者而言,他最为关紧的功课就是学习并找到“技术运用的度”,这对他极为重要!


日期:2008-11-22 18:23:00

  实际上,单纯从技术内容而言,优秀的交易者,成熟卓越的交易者,交易大师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就像是武学到了后期,招式上可以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小,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内功的修为。放在交易市场里,技术判断水平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中间已经没有什么剩下的秘密可以挖掘,而且技术能力在市场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并非无限。就好比马拉多纳的足球技术并非独有,在静态条件下,有很多优秀球员都会拥有跟他完全相同足球技术,可是一到了比赛场上的时候,你就会感叹,没办法,马拉多纳只有一个,尽管你的掌握的技术跟他完全相同,可是在技术的运用方面,二者却相差千里!所以对于一个靠技术能力吃饭的交易者而言,他要明白的最重要一项真理就是技术并非万能,即便你发现了这个市场的全部秘密,可那同你是一个交易大师是完全两码事,所以从交易的角度而言,道氏,艾略特,乃至江恩尽管他们发现了最为伟大的市场规律与秘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顶尖级的交易大师。在后面,我会接着对技术判断进行一场批判!


日期:2008-11-22 18:51:02

  技术判断是万能的吗?市场规律是万能的吗?市场可以完全把握吗?遇到这类问题,对技术迷恋的交易者往往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我想说,即便你对技术的学习到达极限,你仍旧会发现市场不可把握这样的事实。就如同那句古老的哲学命题——人类不可能发现绝对真理,人类智能无限的趋近于真理。是的,从绝对意义上讲,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而确定性则是相对的,交易者实际上只是在绝对不确定的前提下做出相对的确定,这句话似乎非常拗口不好理解。让我尽可能用比较浅显的方式予以说明,我们应该了解所有的市场规律都是在诸多假设前提下才存在的,就如同牛顿定律必须建立在相对静止的体系上才存在,一旦进入告诉系统,这种理论规律就会完全失效。那是就是相对论存在的领域了,可是进入了微观领域,相对论就又会失效,那是起作用的就是量子物理。同样,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一些突发的力量会强烈的干扰趋势,是的原本有序而规律的市场瞬间变得混乱,就像是上周五的市场,实际上我在周三便判断周四的震荡以及周五的暴跌,可是周五的中午发生了什么呢,一个原本的经典M头被一股突发的力量彻底改变,不过两分钟的时间,指数拉高了4%,请问这里技术还有什么用呢?你能责怪市场吗,要知道这就是他的本质,也是他非常迷人的地方,他总会有你捉摸不透的地方,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是找女朋友的话,我一定会照这样的女孩子!

  当一个技术派明白了市场在本质上是不可把握这个最为深刻的道理时,他就会真正的低下头,变得谦虚而沉稳起来,而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也才会明白自己只是刚刚入门,后面的道路还十分漫长,至此他迈向成熟卓越的交易者的大门开始打开,新的征程开始了!

日期:2008-11-22 21:43:1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