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6年,从罪犯到年销售额6亿的企业营销总监!》
第4节

作者: huyaowen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里听得第二多的就是现实,这里流传一句话——投亲靠友或者借钱一定不要来深圳,这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年轻人,他们除了梦想和坚持,可以说一无所有来到这里,没有人相信眼泪和同情,只相信能力和创造,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叫“深圳速度”,先借百度解释一下: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你到了深圳,更能体会这个词的含义了,人多车多上下班车速像蜗牛,街头街尾走路的人们像火灾逃命,因为人们都在赶,在抢,在超,就容易让人产生浮燥感,没有哪个城市像深圳这样,大部分人都一样两手空空来这里,很快就分了上下或胜负,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春风得意,有人狼狈不堪灰头土脸。混得好的还要赶上更好的,混得不好的想混好点,大家都急。因为深圳地理位址毗临香港,原来人们总是形容香港节奏快,人们走路像搏命,现在倒过来了,人家说深圳比香港更快,因为香港人失业,好歹还有综援金——相当于大陆的低保,可是深圳大部分是外地来的,失业了如果不赶紧快工作,就只能等着饿死。

  深圳还有一个绝对避不开的地方就是华强北,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全世界最大的手机集散地,高峰时,这里电子生意,年成交达到一两千亿,现在你到华强北去,虽然山寨机没落,做电子产品的大多憋成了内伤,可外表看还是繁华依久,这里最大的关键词是创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电子产品,你想多便宜就有多便宜,你想要多少量就有多少量,你想有多新鲜就有多新鲜,更新换代快到你目不暇接,现在你要是去网上查看,有关电池,山寨机,高仿苹果手机,高仿笔记本,有百分之八十的生产厂商来自深圳华强北。如果这只是游客掠影,那么,官方的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十一五”期间,深圳市财政研发投入预计100亿,带动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将达1000亿。

  安全感,是深圳的另一个关键词,不过要反着来理解,这里的人不排外,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太多底气,没有归属感,这里的生活节奏快,这里的产品淘汰快,催生了许多人捞一把就走的思想,所以这里的流动人口比较多,在深圳政府要求产业升级的时候,也意味着有许许多多中低端工作的人要失业。
  自由平等,应该是体现深圳最好的关键词了,这也意味着舒服自在,在这里,无论你是西装革履还是破衣烂衫,没人会多看你一眼,就算你八辈祖宗是高官,九辈亲戚是贵族,大家关上门各过各的,不会有几个人把你当回事,你有本事,一年半载弄个千万亿万富翁不足为奇,你没本事,天天窝家里喝自来水啃馒头也没人搭理你,不象在老家,出门全是熟人,你家祖宗多少代人家都清楚是做什么的。你半天不出门,就有人找上来,问你到底干吗去了,说得难听点,在深圳,你要是一个人住,死了十天半月有没人知道都不一定。这里离购物天堂香港如此之近,罗湖商业城的超A货以假乱真,所以,不管你是背着一个真LV挤地铁还是拿着假Burberry 开兰博基尼,不管你是拿着真爱玛仕去逛东门小摊还是戴着假的百达翡丽去逛万象城,没人关心,没人吃惊,也没人艳羡,真假只有你自己知道,家底厚不厚贵不贵族也只有你自己清楚,反正没人真对你感兴趣——小偷和抢劫的除外。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蛇口的商务船只,拉定单,这个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深圳大大小小的货运公司有5000多家。我的直接领导是个好心人,知道我是外地的,对深圳也不太了解,就先从维护渠道做起。
  过几天给大家分享我在深圳是如何做到主管的,
  请等待
  第二章 生死一司机存亡一妓女
  日期:2012-02-23 10:09:29

  这份工作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终于在深圳有个住的地方,有个吃饭的地方,让我去试试看自己是否适合做物流销售......
  在这样一个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岗位上锻炼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因为当时我还不能很明确自己的人生路会沿怎样一条确认的轨迹走下去.但是多尝试就有机会让我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销售岗位充满激情.但究竟是否适合我.需要实践来证明.
  我的运气还比较好.与我同时进这家公司的还有一个销售经验比较丰富的同事---小张.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销售行业也可能是每一个工作最重要的素质---热爱.对自身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他做过七年的保险销售.工作经验很丰富.更难得的是他会和我一起出去.拜访客户的过程中.指出我的不足.需要注重锻炼.学习的细节.跟着他学习我认为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受益非浅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国际贸易企业及有进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以及深圳大大小小的许多船运公司。首先.我要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企业的服务情况.企业目标市场.学习有意义的推销手法.明确实际的工作程序.当然.这些知识的精通也不是看一天两天书.参加一下培训就可以解决的.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与客户过程中多听.多思考.多总结中提高.

  刚开始出去拜访客户的几天。我们根据公司提供的潜在客户或曾经合作过的客户名单。公司地址等信息前去拜访。万事开头难。这样一个岗位决定了在面对客户时我们态度必须谦恭。把客户奉为上帝。我们面对客户是多种类型的。有人比较和蔼,有人比较暴躁,有人比较冷漠,也有人比较热情。虽然我可以理解有些人的态度恶劣,但刚开始我还是不能接受被不耐烦拒绝的现实。特别是第一天,我和小张一起去一个客户那里,拜访几位对我们公司了解的客户时,遇到了类似的麻烦。那天情况是这样:我考虑到自己缺乏实际经验,就让小张开口先说,我学习了一下,他尝试了几次,都被对方非常客气的拒绝了。这附近还有几个公司,我觉得自己需要锻炼一下,就决定先开口。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我要找的是这个公司的某部门经理,因为我不认识这个人,所以到了公司就先向别人打听一下。终于到了她的办公桌前。她好象当时在修改文件,我一过去就直接向她介绍我们公司,她一头雾水的看着我,不耐烦的说:我们有定好的,不需要!我递给她名片她不要,向她索要名片,也遭拒绝。

  第一次遇到这么尴尬的事情。心里极其难受。回到公司,经理问起今天的事情,我向经理讲了这件事情,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不过,平静下来以后。我仔细总结了一下在这次失败的经历,发觉暴露不少的问题:首先,与别人初次接触的方式方法不对,表情生态,语调等等都关系到下一步的进行;还有在别人比较忙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惹人心烦,对你产生厌恶感,再次,就是拜访的时候要有目的的进行,目标计划一定要合理。比如,初次拜访只是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就不要希望一去别人就愿意把货交给你。最后,要见机行事,灵活应变非常重要,根据对方反映情绪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认识到这些以后,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我的心态平和了许多。虽然仍然会遭遇各种粗暴或者婉转的拒绝,但我不再觉得难以接受。每次从一家客户的大门走出去,我都在对自己说:我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我为自己打气,再试一次,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
  随着出去拜访客户的次数增多,我逐渐积累了与客户交流沟通的经验,逐渐对这个岗位有所适应,也学会了一些交流,沟通,应变的技巧。
  在公司提供的名单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我利用电脑搜索,经常浏览各种物流网站。在网上搜索从事国际贸易或者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信息。我根据找到的信息。划区域的整理好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去拜访客户。
  我合理安排时间,上午拜访3个客户,下午时间充足,拜访4个客户。虽然仍然会遇到不如意的情况,但是,随着我外出拜访客户的次数增多,我的抗压能力也逐渐增强。
  我觉得物流新人最需要的就是频繁的去接触客户,与之多交流一增强自己的交际,交往的能力。只要有货运需求的客户,都是我们拜访的对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