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鲜女人的柔情(中朝边境那点事儿)》
第36节

作者: 好色的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他矛盾:因为他是一个既干净又邋遢的人,他有7条丨内丨裤,一周7天,每天一条,几个月一洗,但每天他都会从7条中挑出最干净的一条穿。
  当吹破天面试鲁二的时候,眼睛一亮,认出这是汉朝械斗的主角啊,颇有好感,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胆色,而且后来用吹破天的话来说,鲁二一看就是属于忠心耿耿的人,而且颇有战斗力,所以面试顺利通过,加上后来在体能测试中,鲁二又拿了第一,所以鲁二顺利加入赵氏集团。
  当吹破天面试小白的时候,彼此一交谈,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个人从古至今,从巴以冲突,到钓鱼岛,从解放前到解放后聊了个混天暗地,据说当天吹破天没有再面试别人。面谈直到天黑,仍不尽兴,请小白吃饭喝酒,继续狂谈。
  结果小白连体能测试都免了,直接录取。
  领了一套得体的西装,预支了半个月薪水,小白鲁二回学校请同学吃饭,让大家羡慕不已。
  只有一个人不是很开心,李遥。

  赵家和李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千丝万缕,或许李遥想吴树森了,那个可以带自己打出一片天下的“哥们儿”。
  小白鲁二被录取以后,一段时间内没有担任工作,而是继续学习。
  赵老四亲自找两人谈过话,说两人年纪轻轻还是需要多学一点知识,公司出资,小白插班东平日语中专学习韩国语,鲁二师从少林武术学校,学习散打,大家都很高兴。
  小金与赵老四的第一次见面是“买春”事件,但只不过是远远看了一眼。
  小金与赵老四的第二次见面是“志愿军来信”事件之后,赵老四亲赴鲁家堡子感谢,只是这次可不只是远远看那么一眼。


日期:2009-02-10 13:16:17

  (77)
  当“志愿军来信”事件发生以后,赵老四先是让小白,鲁二两个本地人士给村里送来了两头大肥猪,村里照实乐和了几天。
  为什么乐和?因为这封信对于赵老四有着特殊的意义,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弄明白了,自己不是叛徒的狗崽子,不是杂种,而是响当当的忠良之后。
  都进入21世纪了,还有人这么在乎出身?称号?当然有人在乎,而且是越成功的人士越在乎。
  像赵老四这样有钱,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最忌讳别人说到他的出身,说他是叛徒的后代,是枪毙犯的狗崽子。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小孩没爹,青黄不接,我们就来说说赵老四的身世以及主要成长历程。
  在赵老四出生后不久,赵长河“叛变”,当然事情真相以后,知道那应该叫阵亡,可想赵母张若静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活得有多么简单,日子过的艰难不说,还要经常受到街坊邻里的指指点点。
  “看,那个女人的丈夫叛变了,投降美帝了”。
  “呸,妖精,长那么漂亮没嫁个好人”
  “看,后面那个小崽子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
  墙倒众人推,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街坊邻里的非议大多数属于无中生有,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哪个事实?
  张若精是美女,虽然我没见过,但是据说东平县50年代的时候夸女人漂亮都这么说:
  “哎呀,老张大姐啊,你这是去哪啊?”
  “去哪?还不是去给老王家那二小子提亲?”
  “提的是哪家啊?”
  “老马家的二丫头?”
  “老马家二丫头,那可是透俊,透俊的,这门亲友难度啊”
  “可不是匝地,不过再俊能俊过张若静?”

  赵家的日子过得举步维艰,赵老大,赵老二又属于比较老实内向憨厚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不敢争辩,只得回来找母亲诉苦,赵老三,赵老四又还小,一个女人家,又是叛徒家属,还拖着几个孩子,没有比这更悲惨了。
  即使当时全东平县最贫穷的人,看了赵家都觉得自己还算幸福。
  悲惨的日子,悲伤的心情,悲愤的氛围,李长山来了,来做什么了?
  名义上:拯救叛徒分子家属,对叛徒子女进行再教育。。。
  实际上:贪图张若静美色,另外李长山无子嗣,赵家男丁兵多将广,找一个继承香火非难事。
  李长山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酷爱女性。

  只要是他看上的女人,千方百计地要弄到手。如果不是八三严打期间,搞了一个不该搞得女人被枪毙,不知道还要为祸多久。别看张若静已经结婚,还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但是那份保养,那份气质,当初单身打算对赵家进行“再教育”的当权干部可真不在少数,李长山是这不少数人中官儿最大的一个。
  要说张若静是真爱赵长河,可是看这日子,又想了几个孩子的前途,最终一咬牙,拖着四个孩子改嫁到李家。
  赵家四个孩子,老大,老二已经大了,在感情上,在心理上不能继承李家的香火。李长山比较喜欢赵老三,赵老四,在赵老三与赵老四中更喜欢赵老四,因为孩子小,感情容易培养。而且在很多年里,赵老四不叫赵老四,而叫李老四,跟李长山姓。赵老四与李长山的哥哥的儿子,也就是李遥的父亲李发同龄,一起长大。被李遥父亲骂了十几年“杂种”。双方大战不断,但每次都是赵老四把李发打得鼻青脸肿,但是赵老四打得越狠,李发骂的越欢,李发骂的越欢,赵老四打的越狠。

  赵老四强悍的性格,就在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氛围逐渐养成,当赵老四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在东平县小有名气。
  经常赵老大,赵老二一脸倒霉像回到家中“四弟,有人欺负我。。。”
  赵老四与李发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直到延续到了下一代,纵观两个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赵老四:小有名气的混子---参军---升连长-----转业---混子----大混子-----大大小小混子的老板。
  李发:没有名气的非混子---工人---工人---工人---下岗---工人---退休---李遥继承。

  赵老四命运的改变适于参军。如果说短暂的混子生涯锻炼了“勇”,那么军旅生涯绝对带来了“谋”。

日期:2009-02-12 13:19:07

  (78)
  为了四个孩子,张若静吃够了苦,遭够了罪。外表文静内心坚强的她有着过多的委屈,如果不是这份坚强,东平县历史上可能会出现四个“赵氏孤儿”,赵家兄弟四人很有可能一直默默无闻,过着一般人的生活。让李长山出面为除赵老四之外的三个孩子谋个出路,跑个前程难上加难,为了孩子,为了对得起早去的赵长河,张若静不得一次又一次的放下自己的尊严。。。

  怎么叫放下尊严?肯定有人不明白。
  那个年代,一个女人,没权没势,本身又是再教育对象,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还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筹码的?。。。
  很多年以后,赵老大成了东平县第X高中的优秀老师,赵老二成了东平县人民医院的最优秀的外科医生。
  赵老三成了东平县的公丨安丨局长。
  如果赵老四在20岁以前叫赵老四,那么今天他绝对不会叫赵老四,即使被叫做赵老四,也只是因为他姓赵排行老四。

  因为如果20岁以前他叫赵老四,他是没有资格参军的,但是因为他当时姓李,属于干部子弟,可以参军。
  前面我说过,赵老四是本套书单兵作战能力第一人,尽管后面新人辈出,诸如李遥,鲁二。
  但赵老四单兵作战能力第一的位置无可动摇,因为这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实战是检验水平的唯一标准。
  实战,不是点到为止的实战,而是生于死的战斗,不是赢就是输,没有平局,赢了就活,输了就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