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中医是天灾之源?北京中医灵异经历》
第43节

作者: 浮沙沉戟问丹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6-9 18:19:00

  情与性相对。情者,性之动也。在心里面未发动底是性,事物触着便发动出来是情。寂然不动是性,感而遂通是情。这动底只是就性中发出来,不是别物,其大目则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中庸只言喜怒哀乐四箇,孟子又指恻隠、羞恶、辞逊、是非四端而言,大抵都是情。性中有仁,动出为恻隠;性中有义,动出为羞恶;性中有礼智,动出为辞让、是非。端是端绪,里面有这物,其端绪便发出从外来。若内无仁义礼智,则其发也,安得有此四端?大概心是箇物,贮此性,发出底便是情。孟子曰:恻隠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云云。恻隠、羞恶等以情言,仁义等以性言。必又言心在其中者,所以统情性而为之主也。孟子此处说得却备。又如大学所谓忧患、好乐及亲爱、畏敬等,皆是情。

  ——————————
  废除中医是天灾之源?第三十六章[阴阳消长]
  程玄灵身上的硬块已经成型日久。用服药的方式很难化去。所以只能让成玄英用点穴的手法散开淤血,否则仍是个祸患。
  成玄英听我说到要用他的手,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他走到程玄灵身前,用手指轻描淡写地在程玄灵身上点了点,程玄灵马上痛得叫了出来。
  见程玄灵的反应,我只道是已经化开了淤血,不想成玄英却皱了皱眉,道:“这硬块与寻常硬块大有不同,纠结筋肉,似乎已经有了实体。”
  我道:“以你的功力也不能化开么?我记得你这手指可是能碎石的啊。”
  成玄英叹了口气,道:“若是我用强力化开这硬块,恐怕师弟要疼死了。且即使我用强力,也只有五六成的把握而已。”
  我心里一沉,正要说话。这时店门突然开了。从外面进来了个清瘦的少年。这道观旁的店铺平时冷清的很,客人不多。我们决定在这治病,不想突然进来个人,倒也很是尴尬。
  这少年手里拿着个青布包,一进门便看到了坐在那的程玄灵。他略微愣了愣,随后道:“诸位在为人治伤么?我能不能旁观一下?”

  他这话说的本来极为无礼,哪有别人治伤,自己在一边旁观的道理。但这人身上带的气质不俗,言语间带着股文气。
  我们一时间谁都没拒绝他。
  这少年见我们没有拒绝,便走上来了几步,又看了一遍程玄灵的伤痕,道:“我也懂得一点岐黄之道,如果没有看错,这人应该是被迅雷掌所伤的,淤血积压日久,成了硬块。需用活血通气的药物内服,再用外治法化开硬块才成。”
  成玄英看了看我,道:“子音兄,他说的和你说的一样啊。”
  少年听了成玄英的话,随后看了我一眼,笑道:“这位兄弟也是学医的么?我师父是尽凡居士的后代,幸会了。”
  这少年报出师承,倒是让我一惊。
  这尽凡居士是明代万历年间神医李士材的名号。士材先生精于医道,且为人大气。当时医家被分为多派,因为治疗思路不同,所以用方也就大有不同。
  各派医家互相争斗,互相讽刺的事情比比皆是。士材先生博览群书,学习各家医论,提出了包容、互相学习等说法。
  他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主张不能只看重一点,另外还提出了补气先于补血,养阳在滋阴之上,提出阳气为阴气之统帅的说法。

  据说士材先生脉法通神,旁人只需叫他诊脉一番,他便能将这人的病因症状、性格年龄喜好都说个清楚。
  这少年坦然说出自己的师承,毫无炫耀之意,足见其磊落。
  我对他道:“我叫喻子音,师兄居然是名家传人,幸会幸会,我们现在就是想用外力化开硬块,可是技巧不够,不知道师兄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少年微笑了下,道:“你客气了,我的名字不祥,就不对你说了。你这思路对了,离治愈也就不远了。我来看看吧。”
  少年走到程玄灵身前,用手按了按程玄灵的伤痕,又摸了程玄灵的脉象,惊道:“这手迅雷掌虽然是随手为之,但力度却纯粹得可怕,丝毫没有多余的花样。”
  他又查看了程灵素的舌苔,叹道:“若是这病早些请人治疗,又怎么会增加如此多的困难。看来这位仁兄性格倔强得很。”
  少年说到倔强时,程玄灵眼神古怪地和我互望了一眼,我对他笑了笑,对少年道:“师兄说的很对,这人倔强得要命。”

  少年道:“不妨事的,我来用手指替他化开吧。”
  他说完,把右手的袖子挽上去了一些。
  我这时才注意到,他右手一直是藏在衣袖里的,诊脉时也没有露出来。原来他这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居然是一样长短的。
  ————————————
  【阴阳消长】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 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 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 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 “阴盛阳衰”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