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6-08 21:49:18
续上五、
上文说到,美国人从全球获得的资金,在1990年代,随着局势的发展,越来越汹涌,越来越多。每次全球的重大动荡,都会刺激国际上流动的资金流入美国这个“安全”的避风港。
而这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克林顿政府引导进入了“知识经济”领域,在确实地推动了美国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到网络经济时代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泡沫——互联网泡沫。
挟来自全球的资金,在1999年代已经将这个泡沫推到了危险的境地——1999年,所谓的“股神”巴菲特预感到了危险,他预言网络泡沫马上要崩盘。
然而,他错了,那时候,NASDAQ才刚刚到达3000点左右,距离一年后的5048.62点,还有2000多点的涨幅。
这个时间差,我们只能归结于美国人通过科索沃战争,成功将欧洲的资金赶过来接手最后一棒。
一年后,泡沫破裂,股市蒸发5万亿美元。
但是美国人自己没有损失。
他们借了全世界的钱,完成了国家的经济战略,建立了一批新时代的经济航母:IBM、微软、Intel、戴尔、思科、朗讯、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等等等等。
这些经济巨舰,将在未来的经济全球竞争中,为美国科技、经济继续称霸全球保驾护航。
到此,俺觉得非常奇怪的是:为何每次,美国泡沫破裂,接手最后一棒的倒霉蛋,总是外国人?——为什么要说“总”呢?很快就要说到了。
中国呢?接手最后一棒的倒霉蛋,是谁?
好好想一想,好好筹划一下,别轮到你头上!
日期:2010-06-08 22:19:50
续上六、
这么疯狂的泡沫,人人可以看得出来,可是就是有一帮“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经济学家,却坚决否认。
余永定老先生在他的《美国经济:十年扩张的终结》中说:
“在2001年初,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之时,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乐观派认为,IT 革命确实对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美国IT 革命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只还发挥了一半,这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还有5-6年的时间才会用尽。其次,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十分健康,不存在任何潜在的金融危机。最后,美国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余地还很大(2000年初美国的联邦基金利息率是6%,至少可以再减少两、三个百分点。美国的财政预算是黑字,实行减税并无困难)。因此,只要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国当前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的趋势就可以迅速扭转。”
很明显,这帮砖家(是砖家,我没写错)根本就不承认世界上存在“互联网泡沫”这回事,即使NASDAQ已经跌幅超过40%(从最高的5000点跌到2001年初的2000多点)。
这点,让瓜子确认了一个事实:原来,世界上真的普遍存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不但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能够“一、二、三”象孔乙己排出一串大钱一样,排出一串根本就不存在的“理由”来。
这,原来根本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瓜子叹服了。
日期:2010-06-08 23:07:59
续上七、不谋而合
我们停下来,现在看看,在21世纪最初一年,欧洲和美国两处的局势。
我们看到了相同的景象:经济萧条——不同的是,美国是泡沫破裂后的经济萧条;而欧洲则是资金大规模出逃后的经济萧条。
美国需要新的苦力(旧的,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已经被美国人杀了吃肉了)生产出巨量商品和财富,并且上贡美国,以支持其霸业;而欧洲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巨量的廉价工业品,来支撑欧元信用。
于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美国佬盯了欧洲人一眼,摊开了右手,诡秘地笑了;而欧洲人也瞄了美国佬一眼,摊开了右手。
站在一旁的鲁肃(鲁肃想:公谨和孔明咋找俩毛子来演呢?),不知道双方在打什么哑谜,凑上来一看:昏黄的煤油灯下,两只右手上都用毛笔写了同样一个字:“CHINA”。
俩毛子和鲁肃一起仰天大笑:啊哈哈哈哈!
有分教:
“欲破曹公,需用CHINA,万事具备,只欠入世(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不谋而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