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48节

作者: LG漫步时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那会手机短信所孕育的巨大机会,在我脑子里深深刻下了痕迹。
  而在我想离开BBB的时候,一个这方面的机会来了。
  一个过去在AAA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公司在找财务管理人员。公司的董事长、CEO和CTO分别是他的朋友、中学同学、小学同学。人家找到他,但他那段时间刚换了工作,不想动了。他想我在BBB也好几年了,而且一直想去所谓的技术公司,所以问我有没有兴趣。
  我问公司的背景,其实是几个人投资做的私人公司,但是已经吸引到了所谓的风险投资,是家美国VC在亚洲的合资机构,当时初步谈的是愿意投500万美元进来。我那朋友说公司是做声讯电话方面的软件开发的。
  500万美元,对于在BBB工作了若干年的我,觉得是特别少的一笔钱,我对于他们的资金情况不乐观,所以心中觉得这个公司不是很稳健,先有了抵触的感觉。加上说的那个声讯电话软件开发,我觉得没什么前途啊,所以,我那个朋友让我考虑一下,我就答应了,却没真正好好去想,觉得兴趣没那么大。

  过了一周,我那个朋友又打电话来说,他向人家谈了我的情况,人家兴趣很大,觉得我六大的背景和大外企的工作经验,正是他们财务方面所缺的。另外,是我这个哥们做担保,人家也比较放心,知道肯定能力是没问题,不会忽悠。人家非要见我一面,说待遇方面都好谈,约我去见一面。我想了想,见见也无妨,也为了今后面试热热身,就答应了。


日期:2009-8-4 18:03:00

  Previous on 混在外企 ====有个做IT的私人公司要找个财务负责人,他们据说已经吸引到了500万美元的投资。这家公司的领导层和我在AAA的一个同事认识。我本来没什么兴趣,因为觉得他们的资金情况不是很好,业务我也觉得没什么亮点。但对方感兴趣我六大的背景,希望我去谈一谈。
  北京人或者经常到北京出差的人,应该是知道北京的CBD在哪里的。北京的CBD的中心就是现在东三环的国贸立交桥,过去这个地方叫“大北窑”,所以有人戏称北京CBD是China Beijing Dabeiyao的拼音缩写。东三环和东长安街交叉,形成所谓的CBD金十字区域。
  这个区域的东北角是中国纺织大厦,现在好像改名叫中服大厦,若干年前伊莱克斯公司在里面据说租了好几层。东南角,是连着一排建筑,最著名的是招商局大厦和摩托罗拉大厦。招商局大厦一度里面全是三星在中国的子公司占据着。而摩托罗拉大厦是摩托罗拉公司搬迁到北京东北望京科技园之前在中国的大本营,好像是北亚中心。在这个金十字的西南角,过去是北京的第二机床厂,现在则是潘石屹的建外SOHO,很繁华的一个商业区域。挨着SOHU是新建的银泰中心,高249.99米,是长安街的新地标。银泰西边,是LG的双子大厦。

  而金十字的西北角,则是北京最早的高档写字楼之一-国贸大厦。现在国贸已经建到第3期,3期高300米,这在城市限高比较严格的北京,是相当高的高度了,可能将是北京最高的楼了。即使是在今天,国贸大厦依旧是北京最高档写字楼的代表,如果 一个企业在国贸里面办公,某种程度说明这个公司的经济实力不一般,也说明这个公司是个很国际化的公司。因为相对北京其他区域来说,在国贸办公的公司以欧美大企业居多,过去我所知道的Oracle、美国西北航空、壳牌、安达信(没倒闭前)、麦肯锡、道达尔、埃克森美孚、HSBC、GE、杜邦、摩根斯丹利等等很多财富500里面或者是世界知名顶尖的大公司都曾经或者还在国贸。

  也正因为此,国贸的房租一直是很贵的。BBB是很有钱的公司了,但考虑成本因素,我们都没在国贸里面租房。但这家没多少钱的IT公司,居然在当时刚刚建好的国贸2期里面租了一整层。国贸2期外观看起来比1期秀气和好看了一些,房租是相当地贵,去年我听说一平米已经到了55美元/月。
  我听说他们的办公地址在国贸二期,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公司真是烧钱脑子都烧坏了,一个start up的小公司,为什么要租国贸那里呢?也正因为好奇,我同意去他们公司看看,看看那些烧坏了脑子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日期:2009-8-5 10:50:00

  BBB办公地离国贸不是很远,我找了一天下午,比平时下班时间略早些出门,去见那个公司的董事长FXD。FXD是个律师,是北京一家很著名的律师所的创始人之一,这回公司要找财务负责人,就是他提出来的,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目前的财务太薄弱,提供的报表数据既不能为管理层决策所用,也没法给VC看,因为报表格式和里面的信息看起来都很“土”。

  到了国贸2座,比约定的时间还早了10多分钟,我就先没坐电梯上去,而是在大堂的接待处前面的大牌子看了看,那个大牌子上列着所有在国贸2座入驻的公司。那会国贸2座刚对外营业不久,像Oracle、诺华制药等还没搬进来。而当时已经进驻的10多家公司,居然我没听说过任何一家,而且从名字上判断都是国内的网络公司!看来脑子烧坏了的公司多了去了。

  看看快到了时间,我就坐了电梯上去。到了那家公司所在的楼层,出了电梯就看到一个很大的玻璃门,玻璃门里面的大白墙上赫然写着公司的名字,一个设计得猛看很时尚但细看有点土气的logo。
  我进了门,前台一个看着岁数不是很大的小姑娘,我跟她说我和FXD约了见面。她给里面拨了电话,那边好像是FXD的秘书,好像是说他在一个会议里面。于是前台这小姑娘起身把我引进旁边的一个会议室。
  那个会议室是个大会议室,长长的会议桌,看着是很好的材质,两边放的都是看着相当不错的皮椅,估计桌边坐满了能做20多人。但皮椅后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再放一排椅子也不会觉得很拥挤,所以真正坐满了人,估计能做40-50人了。那个小姑娘跟我笑着说,不好意思,小会议室都在用着,您就先在这个休息一下吧。
  我不得不说,这个会议室的排场让我有点吃惊。整个会议室的一面墙都是玻璃,但是贴了膜,所以从外面看不到里面。而另一面则是一扇硕大的落地大窗户,窗外就是长安街。因为所在的楼层高,看着比较远,站在窗前,远处国际饭店顶上的旋转餐厅也能看到。整个的景观是相当地漂亮。BBB那么赚钱的一个公司,我们那个最好的会议室和这个会议室比起来,显得很是寒酸。

  会议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投影仪,而和电脑的接口设备,则隐藏在长长的办公桌下面。和大落地窗相对的墙上,是整个一面墙的一块玻璃大白板,白板一边的柜子上面放着很多颜色的那种水笔和板擦。另一边的柜子上,放了些纸杯和饮料之类的东西。白板的上端,是个卷轴,看起来是当需要打投影的时候,那个卷轴可以把屏幕放下来。在10年前,这个还是挺有科技含量的设计了。

  但我非但没有羡慕的感觉,反而在想,他们真的需要这么大这么好的会议室吗?

日期:2009-8-6 9:08:00

  我坐者等了大约10分钟左右,会议室门被推开,进来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大概45-50岁之间。他进来就和我握手,然后自我介绍他就是FXD。我事前知道他是个律师,但见了面感觉这个人看起来很和善,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咄咄逼人,或许是因为他主要还是做商务方面的律师,而不是刑事方面的律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