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本人为了开拓市场,仍然期望维持中日经济关系的热络。作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1990年代后期至今,韩国人变成了中国大力宣传的合作伙伴。
除了经济往来以外,CCTV的海外剧场栏目上,《蓝色生死恋》们逐渐多了起来;而1990年代初还热映的《东京爱情故事》们,再也不见踪影。
韩国人也变成了友好国家来的“友好外宾”,成了宣传口径中的“国际友人”——直到他们彻底暴露本性,才在民间从“倔强自强的民族”直接变成了“×子”。
第二、日元经济圈全面溃败后,相关国家,被纳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这个,很快我们就要讲到。
日期:2010-06-05 10:46:07
七、美国人的大麻烦
前文说到,1990——2000年,美国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景气。
这个成绩,是克林顿在任的时间内发生的,其背景,是克林顿政府执行了“美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虽然这个计划,是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92年2月老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然而,此时距他下台时日无多)。——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行动计划”。
于是,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美国风险投资在内的大笔投资资金,加上在世界四处游荡的游资(记得此时日本流出的巨额日元资本么?记得科索沃战争后,欧洲资金外逃,引发欧元暴跌么?)涌入所谓“知识经济”的投资领域。
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风暴;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期间,小的金融动荡、地区冲突不计其数。这些战争、动荡和危机,使得巨量的资金纷纷逃离亚洲、拉美、欧洲,还剩什么地方?
没错,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避难“圣地”——美国。
一个外国投资者,毫无利他的动机,把美国人民的网络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的精神,这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每一个投资者不用毛主席号召,生来就具有这种精神——low risk and high value。
大量本国和外国的资金流回或流向美国,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股市的火爆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基础。
×××××××××××××××××××××××××××××
据统计,1998年《幸福》杂志公布的1000家大企业中设立风险投资的企业由两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20%以上;1999年全美70%以上的风险投资涌入互联网,总额达到300多亿美元,2000年外资总共持有908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债券,每年对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20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各类电话公司、媒体公司、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卫星制造公司、互联网服务商都在积极投资建设互联网,使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份额提升到了45%以上,这使美国资本类支出在1990年代后半期年均增长11%。(数据来源:http://www.rz.gov.cn/qysw/swzx/20040601150404.htm)
×××××××××××××××××××××××××××××
于是,在国内外资金的有力支持下。作为美国网络企业云集的NASDAQ市场,短期内迎来了大发展、大扩张的时机。而在股市高涨时期,发生了巨额资本抢购少数股票的情况——上万亿美元,对应的只有近500种网络股——这样,就极大地哄抬了股价。
而纳斯达克股市规定:允许网络公司在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就上市。于是,不管好坏,无数公司挂上个“.com”的名字就乱哄哄地上市。而且上市之后,立刻遭遇资金哄抢。
泡沫由此而生。
到2001年3月,在泡沫破裂后,仍然有5500家企业在NASDAQ上市。这些企业,有微软、英特尔、戴尔、思科、朗讯、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等大批实力雄厚的世界级高科技企业。
然而,在这热热闹闹的、一团和谐的景象之中,也不乏大量混迹其中的烂公司,其虚弱的财务状况和虚构的盈利前景,成为泡沫破灭最先的导火索。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时间表:
×××××××××××××××××××××××××××××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股市建立,最初的指数为100点,十年后突破200点。
1987年10月19日:在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以后,纳斯达克下跌11.5%,创造了一天内的最大降幅。当年年终时,该指数为330点。 (记得格老头子上台两个月后的股灾么?)
1991年4月12日:500点。
1995年7月17日:1000点。
1997年7月11日:1500点。
1998年7月16日:2000点。
1999年1月29日:2500点。
1999年11月3日:3000点。
1999年12月29日:4000点。
2000年3月9日:5000点。
2000年3月10日:创造5048.62点的最高记录。随后即逆转而下,同年连续跌穿4000点、3000点。
2001年3月12日:跌破2000点大关
2001年3月20日:1857.44点。与去年最高点相比跌幅已达63.2%,创下斯达克历史上最大跌幅。
×××××××××××××××××××××××××××××
这场股灾破坏力多大呢?余永定老先生在2002年的文章中,给出的数字,是4-5万亿美元的资金蒸发了。
美国经济一起被带入了低谷之中。
恰好这时,愣头青小布什上台了,所以俺说,布什家的命,还真是不一般的苦。^_^
日期:2010-06-05 12:20:51
又,2009年,韩元剧烈贬值,在美国和CHINESE连番勒索下,获得了中美两国的巨额信贷保证。其中美国的我提到了:300亿美元信用担保。
韩元汇率从1000比1美元,直线下泻,破1500比1美元,直逼1800这条红线。
后来,神奇般地止跌反弹,韩国经济重新回到健康增长的路子上来。
如果有哪位认为这个过程中,没有外力干预,就凭大韩民国子民的倔强性格,上面的奇迹就发生了,肯定是韩国肥皂剧看多了。
相信这点,就如相信一个从悬崖上掉下来的人,可以忽然在空气中反弹,然后可以平安回到山顶一样荒谬。
唯物主义者的特点,就是不相信任何奇迹,只相信背后的推动力量。
而其思索的主轴,也是围绕着这个所谓“事物发展背后的推动力量”展开的。
日期:2010-06-05 12:33:07
顺便说一句,CHINESE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白兔。它下手狠着呢。韩国人这次亏大发了。
举几个例子,韩国人在缅甸,辛辛苦苦搞了多年的勘探,中国人一来,靠了安理会五大流氓之一的身份,在纽约的会议上护了缅甸军政府一把,于是,韩国人的天然气开采项目,连数据带合同立刻被军政府转给中国。——血本无归啊!
在非洲更是如此,韩国公司孤军奋战,而中国的大公司在政府的政治、经济实力支持下,肆意“欺压”韩国企业。说实在的,在新闻上看到韩国人叫屈,我心里还是有点舒服的。——不厚道啊,不厚道。
伊拉克的主权问题上,CHINESE更加是说一套,做一套。北部的库尔德人,事实上已经独立,而伊拉克中央政府不承认。
然而在这个“叛乱”的库尔德区,根本没有巴格达的枪炮和屠杀。中国的石油公司在这里采油,爽得一塌糊涂,赚得也一塌糊涂。
伊拉克政府以此为由,最近否决了中石油在伊拉克政府控制区的一项投资油田的申请。
不过不用担心,中石油在伊拉克别处有的是合同。伊拉克政府也就表示一下态度罢了。
所有我说到的这些,新闻里面都有,说俺“阴谋论”的人,先看看是不是事实,再来打字。
我仅仅注意有价值的发言,我会乐意探讨不同的观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