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的春天》
第2节

作者: 郝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哥…下次我一定要帮你丢石头砸回去。”
  这时候自己三弟才小声第对他说道。
  他刚才也是不住的哭泣,看见自己母亲哭,还有大哥脚受伤,他眼泪汪汪的,止都止不住。
  “我也是!”
  老二这时也是使劲点点头说道。
  彭百里这时候才好好打量自己这两个弟弟,老二叫彭千里,老三叫彭万里。
  这是爷爷亲自起的名字,没有什么高深的寓意,就是想要三个孙子能一个比一个走得远。
  两人都还是那么稚嫩,孩子气十足,二弟眼神中有明显的不自信,至于老三则是眼神坚定。
  这两个状态就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
  老二是个老实性子,他什么都懂,但是就是不善于表达,还有性格中有明显的懦弱,平时就是表现的很是胆小。
  做事情都是老老实实的,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至于老三其实有一大部分性格像他自己,都是死不服输的性格,敢打敢拼,胆子也是贼大,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一看就是一个超级机灵的孩子。
  他们两人的性格也是造就了他们以后人生路的不同,老二老老实实的念完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的上班,过着安稳的生活,很少让人操心。
  至于老三就一直不让人省心,他后来虽然走上正途,但是吃了不少苦。

  “以后不会了,以后都好好学习吧!打架不好!”
  “哥,你这话说的,你不是约好小三儿他们开学之后在半坡头打群架吗?”
  老三眼睛滴溜溜地转动,一脸不解地说道。
  彭百里听了就是一阵无语,这事情他还真有点无话可说。
  小时候能玩的娱乐真心不多,农村的孩子,娱乐项目贫乏的可以。
  作为男孩子都是比较争勇斗狠的,一群小屁孩组织起来,分成两帮人打群架。
  彭百里在初中的时候尤其喜欢这项活动,他们在学校到自家的路上,社里的小伙伴就开始分组打架。
  现在想起来都是心有余悸,他家去学校是直接蜿蜒小路而下,在半坡上一群小孩子肆无忌惮的打架,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
  “打架…打什么架?”母亲这时候正在捞锅里的鸡蛋,听见打架就有点急切的问道。

  彭百里连忙说道:“妈,没呢!小弟在胡说!”
  母亲很是难受地说道。
  “老大呀,以后可不要打架了,不管是打到别人还是被别人打到自己都不好……”
  小弟看见锅里晃动的鸡蛋,眼睛都移不开了。

  彭万里看着三弟眼馋的目光,心里就是有点好笑,真是个贪吃鬼。
  在如今的家里,煮鸡蛋可是一个奢侈品,一般家里的鸡蛋都是用来换点零用钱,给三兄弟平时买笔墨纸砚的。
  “你大哥脚受伤了,这是给他补补的。”
  母亲看到三弟的小眼神儿,用手轻轻拍打他一下,说完就将热滚滚的鸡蛋放在有凉水的碗中。
  三弟听了之后念念不舍的眼睛瞟向别处。

  彭百里看见小弟这样子,这小贪吃鬼能做到这样也是不容易,要知道以往家里只要有好吃的,他可是不会落后于人的。
  再看看二弟有点木讷的样子,眼神也是瞟了一眼碗里的鸡蛋。
  彭百里心里很不好受,家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艰苦了啊!
  几十年后的人很难相信一个鸡蛋的诱惑有这么大,因为每天都能吃鸡蛋。
  但是对现在他们家而言,还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奢侈。
  虽然家里在两年前就分到了地,但是分到的地很少,全家人就指望着还不到两亩的地过日子,每年要交公粮。
  天老爷也是时常作怪,家里种下的包谷刚长到半熟的时候,每年都要来几次狂风,很多包谷(玉米)杆子都被直接吹断了,产量也是直线下降。
  可以说他们家每年至少有三四个月在借粮度日。
  彭百里还记得母亲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时常带着他们去村子里有余粮的人家借粮食,白眼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母亲还要使劲的讨好。
  这些事情想想都让人心酸。
  彭百里就这样坐在床上,听母亲他们唠叨,慢慢的对现在的情况都熟悉起来。
  也是很确定的知道,自己是重生了。
  现在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母亲亲切的唠叨,二弟那不时说一句的沉默样子,还有三弟不一会儿又笑声不断的开心样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在吃午饭的时候,一家人人手碗里端着包谷饭,这是用包谷粉通过两道蒸的程序做出来的饭,这东西一直是家里的主食。
  包谷饭特别能抗饿,比大米强多了,但是口感就差上了很多。

  特别还是现在他碗里的包谷饭,连皮都没有分离,要是来一个汤泡饭,上面可以看见一层包谷皮。
  彭百里看见小弟还是时不时的瞟他剥在碗里的白花花鸡蛋,直接把鸡蛋白分成两半给了两个兄弟。
  “哥,你吃吧,我喜欢吃洋芋…”
  “大哥,你吃吧,让脚早点好起来。”

  二弟说话的时候一脸的认真,而小弟虽然嘴馋,还是比较违心的拒绝。
  还是母亲让他们拿着,他们才接在手里。
  看见他们小口小口的吃着,老三眼睛都眯了起来,一脸享受的样子。
  彭百里也是将蛋黄一口放在嘴里,一股浓郁的芬香在口腔中荡漾。
  真香!
  感觉这是他吃的最好吃的鸡蛋。
  随后,用酸菜与洋芋一锅煮的汤泡了一碗饭,汤上面飘着零星的一丢丢油花,呼哧呼哧的没几下就消灭了。
  彭百里这时候看见母亲脸上闪现出忧愁,吃饭的动作很慢,欲言又止的样子。
  他就忍不住询问道。
  “妈,有事吗?”
  母亲听了他的话说道:“早上的时候我去了你三奶奶家借粮,没借着,这青黄不接的,不好借啊!”

  彭百里一听就知道了,现在是农历的六月份,庄家还在地里长着,至于去年的陈粮自己家早就见底了。
  他们家已经有两个多月在外面借粮度日了。
  彭百里出言安慰道。
  “妈,不着急,反正家里的粮食还能吃十天半个月的,慢慢想办法。”
  母亲脸很是不好看地说道:“你这孩子,不趁现在找好口粮,等真的没有下顿的时候,那就不好了。”
  后面母亲还是犹犹豫豫的,彭百里就知道她要干啥了。
  借高利贷!

  对,就是借高利贷。
  这些事情他记忆犹新,因为他们家就是时不时的借高利贷过日子。
  这年头粮食可是宝贵着呢!
  不是特别亲近的人,人家都不搭理你。
  免开尊口。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现钱卖粮。
  他们家每年都要借上百元的高利贷,别看这点钱少,其实真的不少了。
  要知道包谷的价钱也是才一角钱左右一斤而已。
  一百元都能买一千斤包谷了。

  借来的这些钱主要是用来做生产垫本,以及粮荒的时候买粮维持生计。
  最后,当然还有他们三兄弟的学杂费,这可不是以后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免费的,还要给一定的生活补助。
  现在这年代可是没有这些,虽然学杂费也就是几块钱,但是钱是真的难挣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