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给你留个作业,你以地砖为题,写一篇文章给我。”成功学家把一张名片递给多蒂……
第二天,多蒂仔细观察眼前的地砖,找到一块碎片。下班后,她带着那片地砖来到砖厂询问砖是怎样制成的。后来,她到图书馆找来一些有关地砖的书,研究起地砖来。几个月后,她写出了一篇36面的文章,寄给了那位成功学家。
很快,多蒂收到了回信,和一张汇款单。成功学家把她的那篇文章发表在一本杂志上。这是她第一次得到稿酬,兴奋极了。在信中成功学家又给多蒂留下一个作业:“你在地砖下面发现了什么?”
为了完成作业,她扒开地砖,发现了蚂蚁。多蒂开始观察研究蚂蚁。几个月后,她写成了一本关于蚂蚁的书,长达350页。她把书稿寄给了那位成功学家,不久书出版了。
多蒂辞去工作,从事写作。
建军评:机会就在眼前,就在眼前平淡无奇的东西上。我们整天与机会面对面,却不认识机会。要抓住眼前的机会,需要请成功学家指点;需要深深地挖掘眼前的事物的价值。
日期:2010-03-03 19:18:56
66、怎样把工作任务变成机会?
两家制鞋公司各派出一名业务员到太平洋的一个岛国推销鞋。一个业务员一踏上岛屿在声叫苦,“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把鞋卖给谁呢?第二天,他就返回公司。另一个业务员,踏上岛屿大喜过望,“这里的人都还没穿上鞋!”市场潜力无穷。他把妻儿也接到这里,决心让这里的人都穿上鞋。
两年后,这座岛屿上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建军评:两个业务员来到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情况,一个大声叫苦,一个大喜过望;一个没有遇到机会,一个创造了机会。
机会就在工作任务之中。
把工作任务当成一道“死命令”,当成神圣使命,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就能把艰巨的任务变成绝妙的机会;如果把工作任务当成一种额外负担,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那工作任务就永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就一般情况而言,机会不是遇到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能把机会创造出来。
67、皮尔·卡丹是怎样把不可能变成机会的?
上世纪70年代末,皮尔·卡丹来到泰国开辟时装市场。让泰国人穿插上时装,这怎么可能?泰国人思想保守,长期以来,他们只穿民族服装。曾有好几位欧洲服装商到泰国推销服装,都无功而返。
皮尔·卡丹在泰国开服装展销会,几乎没有人光临。皮尔·卡丹坚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泰国人也爱美!他对服装款式进行了改革,设计出符合泰国人特点的服装。他带着自己设计的服装来到泰国服装联合会,这里的工作人员竟没有一个穿时装的。看到这种情况,助手失望地说:“连他们都不穿时装,还有那个泰国人会穿?咱们还是回去吧!”
皮尔·卡丹满怀信心地说:“泰国人会穿时装的!”
皮尔·卡丹说服了服装联合会的一位漂亮的小姐试穿时装,当这位小姐再次出现在同事面前时,同事们被她的美丽惊呆了。皮尔·卡丹让随行的摄影师拍下了那位小姐的时装照。然后,皮尔·卡丹与泰国的纺织商、服装经销商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用那张照片说服他们。慢慢地,时装渗透到泰国市场上。泰国人的爱美之心来了一次大爆发,皮尔·卡丹的时装在泰国畅销起来。
皮尔·卡丹常说:“如果只是把产品卖给需要的人,那只能算是在做生意;如果把产品卖给根本不需要的人,那就是开拓市场。”
建军评:机会就在“不可能”之中。
在常人眼中的不可能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勇敢地向“不可能”发起攻击,这是步入卓越的必然要求。
怎样才能把“不可能”变成机会?
一、要有勇气。一个懦弱的人,是没有机会的。
二、要有坚定的信念。虽然连泰国服装联合会的人都不穿时装,虽然没有人参观他的服装展销会,但他的信念却不动摇。面对困境,助手失望了,皮尔·卡丹满怀信心;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或许就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差别。
三、坚定地走出第一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成功就是可能的。先说服服装联合会的一位小姐试穿时装,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勇气、信念、坚定的行动可以把“不可能”变成机会。
日期:2010-03-04 06:01:44
68、怎样让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变成机会?
父母把一台计算机和打印机作为礼物送给卡麦隆。当天晚上,卡麦隆就用计算机打印出很多贺卡。次日,他赶制出来的贺卡销售一空。后来,他在自己的房间成立了“欢笑和泪水印刷公司”,靠着父母给他的50美元现金和计算机,在9岁那年,贺卡生意让他赚了近600元。第三年,他就赚到了50万美元。
建军评:机会就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上!
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为他人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服务,就可以让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变成机会。
69、江春是怎样把自己的需要变成机会的?
江春到成衣市场去买衣服,看中后,问老板:“试衣间在哪?”老板告诉她,这个市场没有试衣间,可以拿回家去试,一周内可调换。这让江春萌生了建立流动试衣间的想法。江春找到市场管理处,交了第一个月的租金,她的流动试衣间就在市场亮相了。第一天,平均每小时有15位顾客试衣。到2008年,江春的流动试衣间已经在4个市场建立起来,月收入2万元。江春的事业还在扩大。
建军评:机会就在自己的需要中!
你和别人是一样的,你需要的东西,别人常常也需要,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样,你就有生意可做了。
70、张洪黔是怎样在自己的习惯中发现商机的?
张洪黔,创办了“阿伦故事”酒吧,在中国有200家连锁店。
当年,寂寞的张洪黔习惯于泡酒吧。成都的酒吧很多,泡吧的男男女女也很多,可酒吧却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和倾诉的平台。张洪黔想,在大都市,渴望沟通和倾诉的人很多,如果开一个酒吧,用来方便人们的交友和交流,生意一定会很好。于是,张洪黔就开了第一个酒吧——阿伦故事。
建军评:机会就在自己的习惯中。
你经常做某一件事,你最清楚自己渴望得到什么,你渴望得到的东西,你渴望享受的服务,往往也是别人所渴望的,想办法满足这种渴望,你就抓住了发财的机会。
日期:2010-03-05 20:26:22
71、张皖是怎样把自己的苦头变成机会的?
张皖是路况通公司的创始人。在打工时,自己的车经常被堵在上班路上,让他吃够了苦头。他萌生了一种想法:“如果有一种方法让排在长龙里的人都能及时知道哪条路比较顺畅,让他们有更快的选择,把各条路合理搭配利用起来,交通拥堵的状况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缓解,我们大家也就都节省了解时间。”这是他创业的初衷。
建军评:机会就在自己所吃的苦头中。
张皖被堵在路上很苦,排在长龙里的人也有这种感觉。自己吃得的苦,往往也是别人吃的苦,想办法解除痛苦,为自己,也是为别人,你就把苦头变成了机会。
72、董浩云是怎样创造机会的?
1947年9月,董浩云派自己的天龙号从上海驶往法国,成为第一艘抵达法国港口的中国民营公司的货船。这一年,董浩云的通平号首航圣佛兰西斯科,开创了中国商务船只运洋航运的新时代。这两次“新航路的开辟”让董浩云和他的中国航运公司声名远播,公司进入了凯歌行进的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董浩云借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提供的机会拓展航运业务,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董浩云适应航运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订制超级油轮,成了世界船王。
建军评:机会就在勇争第一的行动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