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990个怎么办》
第47节

作者: ljj19678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大学时,白炳卫发现校园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电脑。他与同学创办浩鑫电脑公司,经营电脑软件及电器设备,又赚到了钱。
  建军评:如果我们勤于观察,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努力为别人提供服务,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35、领袖们是怎样抓住机会的?
  任何一个卓越的领袖人物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以救国救民为神圣使命。领袖的卓越才能、无畏勇气、顽强意志都是以使命感为前提和基础的。

  马克思以解放全人类为神圣使命,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
  孙中山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青年时期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1962年2月17日凌晨,汉堡约有1/5的地区淹没在洪水中。刚上任不久的民政局长施密特正好驱车回汉堡。发现灾情,立即挑起抗洪重任。在他的指挥下,联邦国防军、驻汉堡盟军、汉堡市丨警丨察、红十字会组成4万多人的救灾大军,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1130万人免于死亡,17800名无家可归者转移到安全地区。 这次抗洪使施密特成为联邦德国知名人士,8年后,他成为国防部长,1974年当选总理,连任三届。这就是责任感的价值。

  建军评: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总是不缺机会的;一个逃避责任的人,是难以得到机会的。
  36、李宪章在哪找到了发大财的机会?
  李宪章发现五金厂的利润有限,为了找到能够成就大业的投资领域,1990年,他到广东佛山参加了一次陶瓷展销会。在这次展销会上,李宪章看到了商机。他在佛山待了3天,走访了90多家陶瓷厂,收集了很多资料。回到济南,他以厂房做抵押,贷款150万元,成立了物流公司,从佛山采购瓷砖运到济南。到2003年,他的三儿一女都成了千万富翁。

  建军评:机会就在展销会上!
  展销会、博览会,是机会最多的两个地方,到这些地方找机会,我们能够满载而归。如果我们比别人走得路多,眼界就比别人宽广,机会就比别人多。当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走出去,在大世界中寻找大发展的机会。
  37、王自立为什么总能抓住机会?
  王自立爱上了高尔夫运动,他从书店买来了相关的书籍,自制了必须的工具,开始练起了高尔夫球。2001年底,王自立成为北京某高尔夫俱乐部的一名球童,在工作之余,他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球技。2003年的一天,一位顾客在打高尔夫球要接一个重要的电话。为了不影响同伙打球,他让王自立替自己打几杆。王自立抓住机会,凝神定气地打球。他只用了两杆就把球打进了洞。王自立灵机一动,自己何不想办法到练习场当一名球童,利用陪练的机会提升自己。后来,王自立如愿以偿。他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苦练球技,并设法参加了多场高尔夫球业余比赛,他的成绩越来越好。到2006年王自立的年薪已达到18万。

  建军评:机会就在人的实力之中!
  一个有实力的人是不缺机会的。王自立能够两杆把球打进洞,是因为他有实力。致力于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抓住到手的机会。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为自己的才能抓到最好的舞台。雄厚的实力加上勤于思考的品质,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日期:2010-02-21 08:26:24

  38、路透是怎样创造机会的?
  保罗·朱利·路透,路透社的创始人。
  路透小时候家贫,13岁就开始到银行打工。一次,路透收款后,发现客户多付了300法郎。于是,他立刻找到客户那里。可是人家不在,路透就在那儿等了一整天,才将钱退还给客户。这个客户是数学家高斯。高斯说:“你人穷志不穷,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欢迎你有空常来玩,我愿意和你做朋友。”
  此后,路透经常向高斯请教数学和电报方面的问题。路透长大后,高斯让他辞去工作,出资帮他在柏林开了一家书店。这是路透人生的转折点,是路透事业的起点。
  建军评:机会就在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行动中!如果我们总是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我们就能为自己创造机会。
  假如知道那是高斯先生的钱,很多人乐意把钱送还; 不管是谁的钱,路透都要送还,这就是路透的高尚之处。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无私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帮助别人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当年,作为一名财经记者,高燃参加了一次科技博览会。记者们围着向那些海归们问这问那;一位民营企业家,名气不大,在台上坐冷板凳,感觉很尴尬。高燃觉得应该帮人家。于是高燃向那个企业家提了几个问题,帮他解了围。那位企业家很感激高燃。高燃与那个企业家聊天,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创业设想。后来,那位企业家为高燃投资100万元。

  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要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你就得比别人更勤于思考,实力更强,品德更新高尚,眼界更宽。
  39、怎样把困境变成发展的机会?
  1989年,文川刚到广州工作,一次,他逛街时迷了路。他就找到附近一个大宾馆。面对宾馆里的广州市地图,他却找不到该宾馆。他没有埋怨,只有欣喜。他想:诺大一个广州市,宾馆、酒店多得很。如果把全市所有的商业机构都标在地图上不是有钱可赚吗?第二天,文川就开始与几个大学同学一起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这笔生意让他们大赚了一把。

  建军评:机会就在自己遇到的困境中!
  在困境中,我们最清楚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做出来,并把它提供给别人,我们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0、施耀冲是怎样把震惊变成机会的?
  施耀冲在政府机关工作时,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同事的婚礼。在同事家,他看到一套台湾产的六件套床上用品,用料考究,样式新颖,显出贵族气派。他问同事这东西的价钱。当同事说出价钱时,他感到很震惊。它的价钱比一台彩电都贵!
  震惊之后,施耀冲心中感到惊喜!这不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机会吗?于是,他决定在床上用品这个领域创业。他创立的银舸加盟专卖店,经过几年的发展,资产就超过亿元。
  建军评:机会就在引起我们震惊的东西上!
  能够引起我们震惊的东西,多是稀缺的东西,“物以稀为贵”,能够把稀缺的东西制造出来,推向市场,我们就把握住发财的机会。

  41、孙广信是怎样把震惊变成机会的?
  1989年秋,孙广信听说有一个饭店老板因欠债跑了,孙广信到那个饭店一看,发现位置不错,就借了六十多万元把饭店买下来。然后,请来最好的厨师,进了海鲜和活蛇。他从来没有搞过餐饮业,头几个月就亏了十几万。孙广信加大广告力度,给顾客优惠,力图扭亏为盈。
  一次,一个客人定了一桌5000元的酒席。在当时,5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孙广信被震惊了,他想,什么人这么有钱。经过打听才知道,那个人是做石油生意的。孙广信转行做石油生意,财富骤增。
  建军评:在让我们感到震惊的东西上,蕴藏着解决创业难题的答案。认真分析让我们感到震惊的事物,我们会找到了正确的创业的方向。
  42、李嘉诚是怎样把困难变成机会的?

  李嘉诚刚开始生产塑料花时,曾有一位外商找到他表示希望大量订货,但外商提出一个条件:找财力雄厚的厂家做担保。李嘉诚没有背景,又是刚创业,他跑了几天,没有大企业愿意为他提供担保。李嘉诚只得对外商说抱歉。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外商,外商说:“诚信就是最好的担保,你不必找其他厂家做担保了,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约。”

  李嘉诚对外商的信任表示了谢意,诚恳地说:“因为我资金有限,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订货,所以我还是遗憾地不能与您签约。”
  外商让李嘉诚分批供货,李嘉诚得到了一笔大订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