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第8节

作者: 59285105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记忆中,我们村翻坑我参与了三次,都是在我还没能力成为主角的时候。几乎每次,家里都能捉到三四十斤,或者更多,一扎左右长的小鱼。这些抓到的小鱼,给亲戚送一些,给没有参与到翻坑当中的本家人送一些,最后自己家似乎也剩不了多少。但是每经过一次翻坑,坑里的鱼只能剩下特别小的还能存活,其余的都被一扫而光。等到第二年坑里再有水,新生的鱼儿长不了多大会再次遇到翻坑,每年坑里的鱼,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小。

  等到我可以端起一张网,成为翻坑当中的主角的时候,村里的坑开始年年见底,连能够长到一扎长的鱼也看不见。随后,坑里的水一年比一年少,渐渐的,连雨季都存不下水,成了干坑。再后来,开始有人在坑底也种上了树,翻坑,永远的变成了儿时的记忆,直到今天,再也没有遇到过。
  日期:2021-03-05 10:40:30
  水土之 八 水  车
  打深井以前,生产队的菜地就在村子边上。菜地用水量大,就在大坑边挖一个土井,井底跟大坑里的水连通,用水车把井里的水车上来浇菜。
  水车,算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农用机械,在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革命性的作用,算是“人定胜天”的例证之一。据说,水车最早在中国使用,是在三国时期发明的龙骨水车。不过,我们村里用的水车,跟三国马畇发明的水车,从外形看就不一样。
  这种水车的动力是牲畜,一个铁质的大圆盘套在井口上,圆盘是个大齿轮系统。牲口套在齿轮系统上伸出的一根木棍上,通过木棍带动整个齿轮系统转动,绕着井口转圈儿。通过一系列的齿轮运动,把圆周运动转换成伸向井口下方的一根铁管内的铁链的上下运动。铁链套在一个直通井下的粗铁管里,铁链上,每间隔五十厘米左右距离,就有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形的胶皮圈。胶皮圈略大于铁管的口径,通过铁管的时候,会把铁管里的空气排出来,铁管内部成为真空。也就是说,铁链应该是个传送带,胶皮密封圈相当于活塞,整个水车就是一个原始的真空泵。牲口拉着转盘齿轮一直转圈儿,铁链便不断的带动活塞从井底往上通过铁管,气压将井里的水压进铁管,持续的运动,使铁管里的水位一直升高,直到流出管口。从管口车出来的水,通过一个水槽流出井口,流向地头。这样的水车抽水,比柴油机水泵慢很多,但是比人工用水桶往上提要快,而且节省体力。

  日期:2021-03-05 11:41:29
  夏天,大坑里的水位高的时候,会超过井底很多,坑里的水可以自然流向井里边,所以水车抽水很顺畅。一旦遇到春秋天旱长时间不下雨,随着人们不断用水,和自然蒸发,大坑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用来浇菜地的水井井底很深,跟大坑的底儿基本持平,只要坑里有水,就可以保证井里的水不干。不过,坑的边缘是斜坡,越往里走坑越深。坑里水浅了,坑中间的水,不会流向在坑岸上挖的井,靠地下水自己从井底渗处来,速度慢,供应不上浇地使用。这时,就需要从大坑水深的地方挖一条沟,一直挖到井底的部位,继续保持井底跟坑里的水畅通。

  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在大坑边上挖井浇菜地。除了水车,菜园里会有不少人劳作,大多也都是不能干重体力活的老弱病残。不到上学年龄又不能干活的幼儿,不方便跟着父母下地去,就很喜欢跟着爷爷奶奶们来到菜园。在这里,可以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摘个茄子,拔颗大葱就是一顿美食。闲下来的时候,看看驴马拉着水车吱吱扭扭的响,瞅瞅坑里的水缓缓的从井口流出,也充满了趣味。
  实在找不到一样的水车图片,只好找到个类似的充数了。

  日期:2021-03-07 09:02:50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我记事之前的某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大,村里的坑跟远处的河水连通了很长时间,于是,坑里边就有了不少的大鱼。秋天水位下降,没有那么深的时候,有一天白天天气比较热,下坑洗澡的大人很多。大家在大坑里游泳嬉闹,声音越来越大,坑里的大鱼受到惊动,纷纷跳起来。被这么多鱼吸引,洗澡的人开始把目标转向鱼,一边大声喊叫,一边追逐跳起来的鱼们,大有“翻坑”的架势。正在大家欢呼雀跃,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叫秋根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被一条受惊的大鱼撞到了胸口,秋根惊叫一声,倒了下去。 受了伤的秋根很快被人们抬上岸,叫来一个老中医查看。老中医用尽了办法,最后摇摇头,说了一句:送医院吧。那时候人们生了病,送医院的还不太多。但是秋根一个正当年的棒小伙,又是意外受伤,家里不想就这样让他去了。于是安排人推着手推车往市里的医院送。结果,没能赶到医院,秋根就不行了。  第二年春天,看菜园的文臣大叔在坑边的井里车水浇菜园。牲口拉水车的过程当中,文臣大叔不断的发现水车的出水量越来越少。他拿着铁锹来回巡视大坑通往水井的沟,一直都没有发现哪里被堵住。文臣大叔大惑不解:哪里都没堵住,水怎么就会越来越小,这不科学啊!郁闷不已的文臣大叔,耐下性子仔细巡查,就发现水沟的一个地方水流很慢。认真瞅下去,才看见一个土黄色的活物被卡在了水沟的窄处,用铁锨轻轻一捅,原来是条鱼。文臣大叔举起铁锹,照着鱼猛然用力铲下去,只见一个半米多长的大鱼,挣扎着跳起一人多高,落下去的时候,血和泥水溅了文臣大叔满身都是。最后大鱼挣扎不动了,被俘获,是个鲶鱼。这条鲶鱼太大了,嘴上的须都有筷子那么粗,那么长。全村所有人都来看稀罕,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放到生产队的泵称上一称,好家伙,28斤!原来,这家伙,就是撞死秋根的罪灰祸首!

  等到深井真空井开始大范围使用,井里坑里的水越来越少,水车的身影才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日期:2021-03-07 16:12:51
  第二章  建 筑
  村庄最明显的标志,当然是建筑。 中国有多少村庄,没做过统计。村庄里的建筑有多少种,也不知道。不过在我们村,建筑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
  老祖宗开始建房屋的时候就确定了,建筑基本上需要两种材料,一种是土,另一种是木材。直到现在,大学里跟建筑相关的专业,仍旧叫土木工程。可见,土木,对建筑来说,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材料。中国一般说秦砖汉瓦,不管是砖还是瓦,基本上和现在的所有建筑材料一样,是土的变相应用。在山区有石头的地方,用石头多过用土,在石头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了石灰。  建筑总的原则是,居住要求干爽,保暖,干净。  我记事的时候,我们村还有十几座青砖瓦房,都是以前地主家的。之前,据说我们村是远近有名的富村,早年出过文举武举,有钱的人家多,总共百十户人家的村子,光地主就有二三十户。村里以前据说还有过二层的楼房,不过那是很早以前了,我没见过。土改之前,离村几十里之外,都有很多我们村的地。村里的富户多,所以会有那么多瓦房。不过相对来说,有钱人在村里毕竟是少数。所以村里的房子,还是以土坯房为主。生产队期间,大家穷富都差不多,很少有人家能盖新房。即使有盖的,也仍然是典型的土坯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