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大时代》
第13节

作者: 波士顿写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下来说说具体的数据。”他继续说道,“第一,总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负债规模达到76.3亿,现金储备38.9亿,明年9月集中还债51.2亿。”
  董事们静静的听着,有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有的轻轻摇了摇头。

  汪世平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仍然从容不迫地说着:
  “第二,目前集团的土地储备是436万平方米,储备项目70个,今年完工项目16个,巨额的土地出让金和项目启动资金缺口很大。”
  “第三,内地相关企业已经有不少赴x上市的先例,我们如果再裹足不前,势必会在市场的竞争下陷入被动。”
  他看众人都默然不语,话锋一转道:
  “刚才杜总说到资金问题,那我也就说说吧。现在短期融资非常困难,融资环境也很不理想。我说实话吧,明年市商业银行的一笔二十亿元的贷款,赵行长已经明确表态了,市商行不会再续贷了。资金链就是生命线,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汪世平话音刚落,会议室如同被炸了锅一样,顿时议论纷纷。
  汪世平将高负债、缺资金、竞争激烈的现状挑明,让董事们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杜聪华没有想到汪世平主动引爆了财务现状的重磅丨炸丨弹。
  这时于世军插话道:“企业的压力我们也很清楚,可是正因为如此才不能冒进。先不说上市能否成功,就是完成准备上市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
  成利附和道:“是啊,董事长。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罗达白了他一眼道:“成董事认为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

  王海荣看着局势如此,急忙表态道:“现在我们这里的融资环境真是一般,如果可以通过赴x上市这种方式打开全新的融资局面,进而为我们公司开展多元化发展是很有利的。”
  汪世平脸色严肃起来,他掷地有声地说:“迎难而上是我们伟岸地产集团一贯的作风,敢拼硬仗的精神才是这么多年来集团能够不断壮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现在就是需要突破如今的这个困局,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只要这样才能让企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汪世平先用一席动员讲话抢占制高点,然后继续讲道:“公司预计用最多三年时间完成上市,这次ipo目标约135亿。”
  “第二,公司如果正式启动上市计划,就能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这样可以先一步展开融资行动。”
  “第三,在座的各位,我保证你们都会在这次上市后获得巨大的收益。”
  “可是如果我们不走这步棋,那好,只要谁有办法融资,我汪世平无条件支持!怎么样?”
  汪世平分析了上市后的规划,对董事们又唬又哄,会场鸦雀无声。
  虽然有的董事仍然对此表示质疑,但是已经无法得到更多的支持,只能默不作声。
  罗达笑了,心想看来还是董事长水平高,一番高屋建瓴又充满细节的讲话,让在座的人都无法反驳。
  方敏波对汪世平暗暗佩服:一方面是对他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是对他的魄力,上市其实是把双刃剑,这也是一个对企业领导人意志力和格局的双重考验。
  杜聪华心里明白,这时无论怎么反对也没有用,汪世平作为大股东,最终拍板的权力在他那里。
  他心里越发的不满了,然而脸上还是绽放着笑容。

  汪世平点点头,说道:“那就投票吧。”
  经过投票,董事会通过了集团赴x市上市的战略,一个新的征程开始了。 
  周六晚上8点,紫罗兰私人会所。
  周丽莎,今年三十六岁,d市紫罗兰私人会所的老板。

  周丽莎自幼家贫,父亲本身是一名瓦工,在一次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伤手臂导致残疾,从此不能再做瓦工活了。母亲就是一介农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养活她和弟弟。
  十六岁她就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最开始她去了w城,在一家私人饭店做服务员。每个月微薄的薪水和强力的劳动让她常常躲在被窝独自啜泣,她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悲叹命运的坎坷。
  在饭店工作了两年后,她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认识了命里第一个“贵人”--娟姐。
  娟姐是周丽莎的老乡,来饭店吃过几次饭。她看周丽莎长得容貌清丽,身段窈窕,有一次吃饭,向周丽莎了解了身世背景后,问她想不想挣大钱?周丽莎说想。于是娟姐就让周丽莎辞了饭店的工作,跟她一起上班。
  娟姐带她来到了x市,这座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活力之城。
  原来娟姐是x市一家会所的老板,她时常用各种方式“招聘”员工,周丽莎的情况正符合她的标准。
  经过娟姐的悉心开导,周丽莎动心了。她似乎天生是干这行的材料,短短两年下来,她就赚了不少钱,本来她完全可以洗白,回老家找个老实人结婚过日子,可是对金钱的渴望谁有满足的时候?
  这时候娟姐准备金盆洗手,周丽莎又辗转去了几家会所,这一干又是整整三年。在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她带着全部身家只身来到了d市。
  周丽莎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她想做一番大事业。于是,她租下位于d市黄金地段的一处物业,开始经营高端会所“紫罗兰”,将在x市学会的管理模式全盘用在了这里。
  周丽莎头脑灵活,她把经理人制度用在会所的员工管理上,又从国外物色了一批高素质的女郎,经过一番培训,把她们一个个包装成了淑女名媛,引得不少老板趋之若鹜。
  很快她的会所便在d市成了首屈一指的行业龙头。
  今晚杜聪华就在紫罗兰的“枫林晚”包间招待他的客人们。
  这间屋子足足有50个平米,屋内装修为完全的中式古典风格,所有的家具陈设以及摆件都散发着古朴雅致的韵味,和紫罗兰会所整体呈现出来的现代外观一点也不相符,真可谓是“闹中取静”的典范。
  今晚,杜聪华请了于世军,成利还有李同在此坐而论道。
  此刻他们正坐在太师椅上,一边品茗,一边谈话。

  杜聪华喝了一口茶问道:“各位老总,这茶喝着怎么样啊?”
  成利性情急躁,喝了一口嚷道:“我还是爱喝酒,茶没什么好喝的,平时我在办公室都是喝酒!”
  于世军端起茶杯,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嗅。听到成利这么一说,又把茶杯放下,他对着成利说道:“有道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你听听这话说得多好。”
  成利没好气地回嘴道:“这都是没用的拽文,能把真金白银挣到手才是本事。”

  于世军瞥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杜聪华,什么话也没说。
  李同看着他们笑了笑说道:“二位董事稍安勿躁,听听杜总怎么说。”
  所有人不吭声了,都转头看着杜聪华。
  杜聪华微微一笑,说:“喝酒也好,品茶也罢,都不失为一种人生雅趣。酒有酒的热烈,茶有茶的清幽,本来就不是冲突的吗?为什么要搞得好像非此即彼呢?”
  “听杜总的话,真是妙到毫巅啊!”于世军笑着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