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大时代》
第11节

作者: 波士顿写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兆年是d市建筑大学的高级教授,对于地产行业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d市地产商会的名誉董事。
  李向发是d市商业联合会的名誉会长,在d市商界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周蔷是d市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同样是很有声望的女性。
  汪世平此刻打量着在座的各位董事,大家看起来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开会之前,关于今天讨论的议题各位董事应该已经知道了。
  如今公司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恰恰是汪世平为伟岸地产集团进入下一个阶段所做出的布局。
  汪世平只是需要一个支点,用这个支点他要实现撬动伟岸地产集团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发展的目标。
  汪世平在召开这次董事会之前是有非常大的决心的,他完全自信自己的影响力将确保个人的决策将毫无阻力的推行开来。
  可是在上一次的例会上,他似乎察觉到了一点不协调的意思,从马裕城提出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试探。那么谁是幕后的推手呢?
  汪世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杜聪华,只见他摘下眼镜,正在用纸巾擦拭着,一双小眼睛深深的陷在眼窝里,看不出平时的犀利。
  罗达主持本次会议,他环顾四周,确认应到和实到人数,除了汪夫人许修莲委托罗达出席会议未到以外,人数符合要求,会议正式开始。

  正当罗达准备讲话时,方敏波进来,对着汪世平耳语了几句,汪世平点点头,然后对罗达说道:“你们先讨论吧,我出去一下。”然后起身走出了会议室。
  大家互相看了看,都将目光集中在罗达身上,罗达对大家说道:“那我们先开始讨论,今天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关于和华阳国际集团合作开发x市沙池区306号地块。”
  董事于世军率先发言道:“我明确表示反对。杨明祖是x市知名的大炒家,这个人出了名的精明,和他一起做生意,我不放心!”
  “我也表示反对,”发言的是董事成利,他清了清嗓子说道:“x市的地产业是几大家族把持,有道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我们单枪匹马杀进去,我怕会被人家联合绞杀了!”
  于世军和成利都是伟岸地产集团的股东和董事,虽然他们所占的股份并不多,但是毕竟作为股东,他们的意见也是需要尊重的。
  罗达看看他们,这两人一直以来对进军x市地产市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内地市场已经足够庞大,公司的发展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急功近利。
  这时候副董事长王海荣扯着大嗓门说道:“我支持合作开发。”

  大家一齐将目光转向他,听他下来说些什么。
  王海荣想了想,讲道:“我们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短期看我们目前在内地的市场已经开发的非常成熟,所有项目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似乎一切都在轨道上,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长远考虑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不是只满足于目前的市场份额。x市虽说市场竞争压力大,可是我们要看到x市的市场活力也很高,自由度也比较大,包括以后对企业的影响力的扩大也是有利的。”

  曾兆年也说道:“从专业角度来看,x市寸土寸金,能够共同开发,只要做足保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啊,从我的个人经验上来讲,这是个能够盈利的项目。”李向发摇摇头说道。
  “你知道怎么合作吗?一定能盈利吗?”成利反问道。
  “因此才让大家在这里讨论嘛!”李向发笑笑说道。
  一时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争执不下。

  “安静!安静!”罗达用麦克风才将众人叫停。
  “杜总,你怎么看?”罗达问道。
  “董事长这会也不在,怎么合作?如何开发?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见,我不好说。”杜聪华也摇摇头。
  罗达,王海荣,汪世平,这三个人构成了这家企业最稳定的权力架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假如汪世平是这家公司的神,那么罗达就是这尊神的人格化,王海荣就是这尊神的影子。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汪世平终于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方敏波,方敏波怀里还抱着两大盒文件。
  所有人齐刷刷地注视着汪世平,他回到座位坐下。坐定后,汪世平环顾一下会场,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抱歉,大家讨论的怎么样啊?”
  “刚才杜总讲了,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不知道怎么操作。”罗达故意隐去了于世军和成利不同的意见。
  “正好,说到这点我说说。”说完,他朝方敏波点点头,方敏波立刻起身将一盒文件夹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叠资料,分发给在座的各位董事。
  “关于沙池区的地块,我委托琪宗和杨明祖前期进行了接洽,他开价19亿元。”
  汪世平话音刚落,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请安静!”汪世平抬抬手,众人静了下来。
  “这样的价钱,我们直接拿过来,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了。所以,我提出了共同开发。他出地,我们出发展权。”汪世平说道。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大家合作开发,风险和收益平摊。”王海荣附和道。
  “具体的内容我会让人跟进,大家觉得呢?”汪世平淡定地问道。
  “董事长,即使这样,我还是想说不同意。”于世军说道。
  “老于,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汪世平说。

  “内地这么多的地,不够我们开发吗?为什么非要去x市搅那浑水呢?”于世军不理解地问。
  “刚才王董可能已经说了一些原因,但是我有一个更重要的想法,今天我也讲一讲。”汪世平点点头道。
  “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历经了不少的沧桑。我们这样的企业,资金链就是生命线。大家也知道,目前公司的负债率是比较高的,资金链也出现了一定的紧绷。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向x市进军,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汪世平的讲话。
  “第一,内地的融资环境已经不太理想,融资成本逐年攀升,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
  “第二,也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企业今后走向何处的问题。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也在日趋饱和,整个产业结构随着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首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是固步自封,还是积极转变,这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思想性原则。”

  “从我这些年的不断学习和观察来看,未来的产业格局会从早期的野蛮发展逐渐规范到有序发展,没有竞争力和不具备未来先进素质的企业会被淘汰兼并和整合。那么,是主动升级还是被动挨打,是强化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还是随波逐流不思进取?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命题。”
  汪世平一席话,让在座的董事们陷入了思考之中。
  杜聪华也不得不承认,汪世平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具有超前的高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