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的起步及修炼,乱弹》
第2节

作者: 屠龙有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要掌握成功者所需要的那些信息,这个信息有些来自你的家教,有些来自你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知识,有些来自你从书本及别人身上学到的知识经验;
  第三,要成功,还需要有个实践的环境(这就是我说倒贴钱也要做总经理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取实践的环境)

  第四,最重要的,你要有个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毛主席的标准之一: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要有理论)
  邓小平的标准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有经验)

  邓小平的标准之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结果很重要)
  屠龙有术的标准之一:个人利益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条标准。
  (结果为谁服务)
  第一章结束语

  本篇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你的成长之路,为什么你拿1万,别人只拿几百?只是因为你们的遗传基因与你们掌握的知识能力不同罢了。
  遗传基因无法改变,需要改变遗传基因才能做管理人员的人,估计智商也不会高到来管理前线看帖子,所以这个放过一边,不予讨论。
  人掌握的知识是可以改变的,而能力也仅仅只需要按照知识去实践,吃几次亏,倒几次霉既可锻炼出来,本人就是这样干的,如果你倒霉、吃亏的经验教训你都不记得了,我估计也就没什么希望了,趁早别学这个了,学了也是无用。

日期:2008-11-11 22:30:23

  第一章人类社会每个人一切是非成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读书学习的意义
  学习社会经验(知识)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直接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社会经验,从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学习社会经验与知识;二条是读书,从书籍中间接获取经验知识。不论是从生活中直接学习社会经验,还是从书本中间接学习社会经验,在学习之后,都要认真严肃地进行试验、确认、归纳、总结,形成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把握其中的规律,随后灵活运用这个规律去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自己所属的家庭的生存、发展;自己所属的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去进行行之有效地实践。然后根据实践地成败,继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开始新一轮的实践,如此不断循环。

  书籍是前人经验的记载,读书就是间接地学习、吸收前人的实际社会经验。
  读书是启发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思想,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思想。读书有助于积极优秀思想意识的育成。正如众所周知的成功五步曲所描述的:思想=>态度=>行为=>习惯=>性格=>成功,其中思想是成功的引导石,是成功的基础。一本好书无疑可以启发你的思想,带动你的意识,助你走向成功。
  个人的寿命有限,知识的发展无穷。如果没有前人知识经验的积累,一切事物都要重新去摸索研究,那么我敢肯定,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牛顿说过,“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就是前人的经验,前人的智慧,那么正是这一本本伟大的书籍中记载着无数的巨人。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不会灵活地进行实际地运用,当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与效果。

  王阳明说过:心以为非,虽孔子言是,亦为非。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迷信权威,而要精心分析,借鉴,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多人读书读成书呆子,就是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结果,下场可不怎么好。
  那么,怎么去鉴别书籍中记载的知识的真实有效性呢?王阳明又说了:切物近思,即物成理。就是说,你看古人、前人这么说了,到底有没有道理,对不对呢?用身边发生的事情,运用你的生活常识,判断一下,就知道是对还是不对了。他这样说,你就这样地实际地去试验一下,就知道真假了。例如书上说:人一年不吃饭也不会死,你就去试验一下,一年不吃饭,看看会不会死?结果试验了两三天,你就走不动路了,可见,这书上说的不对,你就记住,以后千万不要不吃饭。现在,你就积累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社会实际经验。

  读书就是学习前人的社会经验与知识。设写1本书需要20年的社会经验与智慧.(很多书是需要远远超过20年的社会经验才能写出来的!)那么,读了10本这样的书,就等于拥有了200年的社会经验积累。考虑到不可能完全融会贯通、理解这20本书,粗略估计为理解了其中的10%吧,那也拥有了20年的社会经验!何况我们不会只读20本书!我们至少读过上百本书!

  如此计算,100本X20=2000年(社会经验积累)X10%=200年(完全理解的社会经验)
  因为不要看年龄相同,但是每一个人大脑里积累的的社会经验(知识)是不同的,一个不学习的30岁的人与另一个通过学习积累了200年社会经验(知识)的年龄也是30岁的人竞争,可能取得胜利吗?不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工资不一样的原因。
  一个不学习的30岁的人,最多只可能拥有30年的社会经验知识,实际上,还达不到这个数值。所谓的:人在心不在,穿过树林不见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某些人年纪一大把,办事照样幼稚糊涂,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他不懂,平时他不注意学习,不注意研究、总结社会经验知识,不懂得整理、归纳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他眼中就是两眼一抹黑。等到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看不到,看到了,也看不懂,看不懂当然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不会处理事情的人,等待他的,当然就是失败的结果,他当然处处碰壁,处处倒霉啦!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积累知识;一种是积累规律;套用计算机行业的理论就是:积累知识的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大脑”的数据库扩容;而积累规律的人,是在有针对性地编写相关的软件处理程序;学成书呆子的,都是只知道给数据库扩容,却不会编写运用这些知识的软件处理程序的人。
  所以,上面的例子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学习的30岁的人和一个拥有200年社会年龄的人斗,就好比一个3岁小孩和一个30岁的大人玩心眼,可能赢吗?当然不可能!
  表面上看2个人年龄相同,其实那只是生理年龄相同,而他们的社会年龄实际上有将竟10倍的差距!
  而在竞争中,实际起作用的是社会经验(知识),也就是人的社会年龄.
  这就是人类社会每个人一切是非成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备注:这里讨论的书籍,是指那些兵法权谋管理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有价值的书,不是指那些乱七八糟开心取乐的书.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读1万本,也没有任何用处。
  屠龙的座右铭,与各位共勉:
  见贤思齐,能者为师;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得人之术,务揽其心;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上下同欲,事无不成;
  我无常心,众心为心;上下同恶,敌无不倾;
  顺我者贼,逆我者师; 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善恶不分,功臣倦殆;主能任贤,敌国震恐;

日期:2008-11-11 22:59:08

  第二章,人性
  俗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
  这句话是那个老夫子说的,我也不记得了,记得也没什么用处,寻章摘句那是腐儒干的事情,管理人员乃是功名利禄之徒,贪财好色之辈,讲究的就是实际效果,谁说的这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的精神……还是那句老话:师其意不拘其法即可。
  什么叫术业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就是干什么,吆喝什么,卖菜的就吆喝卖菜,要掌握与菜相关的基本知识及行情,我们做管理的,干的是管人的买卖,自然也需要了解人的各种知识,从生理知识到心理知识,缺一不可。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有前提的,随后的千招万式,都是从这个前提假设化出来的,至于这些招数好不好用,就要看这个前提假设是否正确了,前提假设正确的越多,从这个假设化出来的招数越好用。正确的越少,招数越不好用。所以我们可以从招数的好用与否,来反推这个前提假设是否正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