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国IT公司销售员到副总裁的历程:问鼎》
第50节

作者: 幽梦春晓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春颖,培训开始了!”蔡民朝这边喊。

  于春颖应了一声,又扭头叮嘱霍力:“想开点,我祝你快乐。”
  “谢谢!没事儿!”霍力若无其事地回了一句。

日期:2009-02-19 11:37:06

  霍力和蔡民参加的是管理培训,和于春颖他们的销售技巧内容不同。培训班里都是上海、广州和成都的几个大区经理,题目是“一线经理的销售管理”。培训老师姓吴,留着平头,长得慈眉善目,像个菩萨,年纪在四十岁上下。
  吴老师先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听内容,经历还挺丰富。但霍力见年龄不大,心里觉得不服:这老师是吹牛吧?做得那么成功,怎么没当上CEO呢?
  没等老师开始培训,霍力已经没了兴趣。满脑子都在想下一步的打算。课间休息的时候,霍力见吴老师坐在大厅沙发上吸烟,就想挑战一把,探探他的深浅。于是走过去,坐在吴老师旁边,问:“能问您一个私人的问题吗?”
  “请讲。”吴老师说。
  “您以前做得那么成功,怎么现在当了讲师呢?”

  吴老师笑了笑说:“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不如在公司做CEO成功?”
  霍力没想到吴老师把话说得那么直接,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只是对您的职业发展很感兴趣。”
  “起初,我做经理的时候也梦想成为CEO。”吴老师表情平静,不紧不慢地对霍力说。
  霍力感到他很耐心,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于是点点头,看着吴老师,很想继续听。
  “可是后来,随着我的职位越来越高,我发现公司里只能有一个人当CEO。”老师扬了一下眉毛,笑了一下,“而且即便是做了CEO,也会遇到很多我不喜欢的事情。”
  “什么事情您不喜欢?”

  “噢,那很多啦!比如,CEO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公司政治而无奈,甚至没有足够的决策空间。”
  “这么说,你更喜欢做讲师了。”
  “是的,我只能说对于我,这个职业很适合。所以我离开了职场,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老师说着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霍力。只见到上面印着:销售管理顾问,吴维。
  “您的名字很有意思啊,吴维,是无所作为的意思吧!”霍力对吴维的说法不怎么认同,觉得当不上CEO的经理人,某种程度上就是失败者。吴维的坦诚虽然让他有了一些敬意,但是他仍觉得吴维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远大理想的人。
  “呵呵,算是吧。我比较喜欢看老子的书,老子经常讲无为,我理解应该是‘无心而为’的意思。”吴维笑着说。
  “深奥,不懂。”霍力笑着摇摇头。
  “呵呵,就是要有颗平常心,技巧的竞争比不过心态的竞争。只有不过分注重结果,反而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像有的运动员,心里太渴望金牌了,结果以这种心态去比赛,往往会失败。”霍力还是一脸茫然。
  “还不懂?没关系,以后慢慢交流。不过,我觉得你和蔡民两个经理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老子说‘声色犬马,财货名利’是一般人追求的。你叫霍力,他叫蔡民,那谐音是‘货利’‘财名’。”
  “呵呵,再加上卡拉OK、找小姐、养狗玩车,‘声色犬马’就齐了。您是在反击我。”霍力笑着说。
  “不是,不是。我开玩笑的。不过,有机会你也可以看看老子的书。”

  “我听说那种书只有老人和失意的人爱看,不是吗?”霍力说。
  “呵呵,可能吧。你也在反击我。”吴维又笑了笑,心想:霍力说话真够直的。
  “您知道吗?最近,我有件事很郁闷,不想和任何人讲,但想向您讨教一下。”
  “谢谢这么信任我,你说说看。”
  “我的地盘被老板分走了一半,交给了我以前的一个下属,直说吧,就是蔡民,还把他提升到和我一样的位置。而蔡民以前总是不服我管,而且,我听说他还有职业道德问题。”

  “嗯,我服务过的客户中,有很多这种情况。”吴维说。
  “是吗?我不知道老板是不是记恨我,既分了我的地盘,又提升了我的下属。您说,我还能再干下去吗?”
  “我虽然不很了解你们的详细情况,但是从你刚才的用词,说明你的意识还需要改进。”吴维说。
  “是吗?什么地方?”
  “我觉得作为经理,对于可能有职业道德问题下属,要自己去核查事实,不能只靠‘听说’。另外,你不该总用‘我的’,比如:‘我的地盘’,‘我的下属’。其实你只是为公司做事,公司变化,你也要跟着变。没有永远属于你自己的‘地盘’和‘下属’。他们只是交给你负责,但也可以交给别人负责。不管交给谁,老板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业绩。所以,你要看开些。”

  霍力眼睛一斜,开始思考吴维的话。
  “再有,做经理的,不要只想着赢单,要想办法激励他人积极做事,所以要更多地关注人,关注下属的发展。你的下属不服你管,他对公司不一定就没有价值,他完全可能在你的老板需要的时候被提升。你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件事。如果你站在老板和公司的角度看,就无法和他们沟通好,这和你对待客户的道理一样,需要换位思维。”

  霍力以为“换位思维”只是销售成功的核心,没想到也可以调整管理者的心态。他点点头,开始对吴维产生了兴趣。
  “以希罗公司的美国式文化,你可以再开放一些,直接问你的老板,请他对你的工作改进提出意见,这比你自己猜疑要好。”吴维接着说,“你看,你们北方区有二十多个销售。一个经理的管理范围最多在十人左右。所以,多提拔一个经理,是个人和公司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变革。你无法阻挡变革,就应该学会顺应变革。而且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一时想不开,轻易放弃自己的志向。”

  “您说得有理。不过遇到不服管的下属,老板又不支持你,怎么办?”
  “其实你担心的那些不服管的下属往往是有些业绩的,否则,你就不用考虑怎么处理他们了,直接开除就好了,不是吗?”
  霍力想了想,眉头拧成个疙瘩,看着吴维,点点头。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会儿课上谈吧。”吴维看了看表,又接着说,“不过简单地说,首先,虽然老板不一定总是对的,但是我建议你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对于老板的做法,你的影响有限,多想了也没用,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再有,经理要根据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就像教育孩子,孩子只有八九岁,能力差的时候,要指导他,甚至命令他。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十八九岁,交流方式就得变了,要尊重他,引导他,甚至放权。否则,一律用命令、压服而不是说服,必定适得其反。有时,你越想逼谁,老板可能会越保护谁。因为老板看的是整体绩效。”

  霍力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住地点头:“吴老师说得对,谢谢您的指点!不知道以后还能否经常得到您的指教?”
  “不客气,咱们保持联系,经常交流。老子说,老师是学生的资源,学生也是老师的资源。”
  “谢谢!能留一下您的手机和MSN吗?”
  “好,你记一下。”
  霍力记完吴维的联系方式,知道上课的时间已到,就和吴老师一起朝教室走去。忽然,口袋里的手机一阵震动,取出来一看,于春颖的短信。霍力看了,心里一热,眼睛竟有点潮湿。

  “前路有知己,天下人识君。”

日期:2009-02-20 14:53:10

  霍力从上海回来不久,麦克忽然打电话要见他。霍力到麦克办公室的时候门却关着,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麦克在打电话。麦克从门里看到霍力来了,就挥手让他进去。麦克放下电话,看了霍力一眼,脸上带着一些笑意,说:“你这身西装不错,是定做的还是店里买的?”
  “店里买的。”霍力知道麦克肯定有事,但一定是先没话找话,和自己寒暄,再谈事,就随便附和了一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