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的故事》
第18节

作者: 司空盼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机车内的烟雾根本无法及时排除,加之火车运行中扬起的粉尘,争先恐后往机车里钻,污浊的空气令人窒息。
  韩大路由于聚精会神地烧火,忘记了烟雾、粉尘、蒸汽混合的呛人味道,但气喘嘘嘘在所难免。
  刘师傅最清楚司炉在隧道内挥汗如雨的滋味儿。

  他刚刚当司炉的时候,火车在空旷平原运行,机车上几乎没有烟雾,烧火虽然也累,但呼吸舒畅。
  可是,火车一旦进入隧道,司机副司机司炉如同跳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非得承受烟熏火燎的滋味。
  想到这里刘师傅不由分说,抢过韩大路手里的铁锹,说:“大路,不要逞强,你歇口气儿,我来烧一会儿。”
  韩大路不好意思松手,但手里的铁锹还是被刘师傅夺了去。

  他直起腰,明显感觉到浑身已经湿透,脖子里黏糊糊的,用手一撮,手心里多了数块垢痂。
  再看田师傅,虽然隧道里机车上的灯光显得微弱,但他一直把头伸出窗外,目不转睛地瞭望。
  一旦前方出现火炬等信号,就得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确保行车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可见,能在烟雾缭绕中练就目不转睛的定力,非一日之功。
  韩大路触景生情,想起了在部队参加训练和实弹打靶的点点滴滴。
  夏天,西北戈壁滩上酷热难耐,气温高达30多度,导弹车容易吸附高热,其表面温度攀升到50多度,烤得战土们中暑时有发生。

  冬天,在林海雪原奇寒无比,温度低至零下40度,导弹车外表能把战士哈出的气瞬间凝固成冰,脚上手上布满冻疮。
  战士们毫不畏惧,训练和打靶样样顶呱呱,练就钢筋铁骨,决胜千里之外。
  尤其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夜间小便,得手持一节木棍儿,生怕撒出的尿瞬间结冰……
  没想到机车乘务员比导弹兵还苦。

  于是,韩大路不由自主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两位师傅。
  在韩大路天马行空的回忆中,0567次列车进入雪鸡沟站三道。
  他发现田师傅刚才还往前瞭望,这时候却却扭过头向后看。
  韩大路见样学样,也把目光投向车尾。
  0567次逐步减速,车轮在轨面上发出刺耳的尖叫,速度越来越慢。

  这时,守车上却发出继续前行的信号。
  韩大路莫名其妙,随口问:“田师傅,刚才进站我发现是3道停车信号,怎么周师傅还在给0567列车继续前行信号呢?”
  “嘿嘿,那是0567次列车尾部还没有跨过警冲标哩。”
  “田师傅,什么是警冲标,警冲标起什么作用?”
  “警冲标是工务段线路设备上的标志之一,设在车站两条线路中心线的2米处。
  火车在站内停车时,必须确保列车尾部跨过道岔部位的警冲标。
  不然,其他列车进站或出站,车头就会和待避或者相会的列车尾部发生碰撞,造成不该发生的行车事故。”
  “哦,原来运转车长的作用非同小可,相当于列车尾部的火眼金睛和安全卫士。”
  “哎,大路你的形容恰如其分,非常形象,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哩。”

  “嘿嘿,谢谢师傅夸奖,我可得好好学习业务知识,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刘师傅插话:“大路,学习得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等你半年后考司炉,这些你都能掌握。”
  田师傅接住话茬儿:“大路,其实每个学员都是在工作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嘛。”
  韩大路随口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后,还得请两位师傅不吝赐教哩。”
  两位师傅异口同声地赞叹:“大路出口成章,发射导弹都能百发百中,开火车一定难不住你。”
  “嘿嘿,这句话是我们齐团长的口头禅,我是随口卖弄一下。

  不过,我觉得发射导弹和开火车有相通之处。”
  刘师傅认为韩大路牵强附会,说:“开火车顺着铁轨走,只要认真瞭望,执行操作规程,一般不会出事儿。
  你们发射导弹就复杂的多吧?”
  韩大路突然意识到刘师傅话中有话,想从他口里套出导弹发射情况,这可是国家机密,虽然退伍了也得永远遵守保密条例。
  于是,巧妙地敷衍,“哎,刘师傅言之有理,导弹发射时汽车驾驶员只能站在远处观望。
  指挥员命令移动车辆,驾驶员百米冲刺,迅速钻进驾驶室,发动汽车驶向新阵地。”
  刘师傅失望地说:“嘿嘿,今晚指望你给我们讲一讲导弹型号和发射情况哩,结果你也是一知半解嘛。”
  “是的、是的,但是我觉得开火车和发射导弹一样,得肩负起责任,胸有成竹才行嘛”
  田师傅插话:“嘿嘿,复转军人真是与众不同,能举一反三哩。”

  韩大路听到田师傅的赞美,不好意思地岔开话题:“这个站为什么叫雪鸡沟,不叫野鸡沟,或者麻雀沟?”
  田师傅提高嗓音说:“听说以前不通铁路的时候,这儿是雪鸡的天堂。
  雪鸡本来生活在2000米以上的雪山之巅,到了一定季节,就成群结队来到水草茂盛的这个山沟,藏匿在草丛里,躲避天敌,生儿育女。
  春天,雪鸡在这儿恋爱,夏天,在草丛里产卵孵化,秋天,漫山遍野的草籽和野果是它们的美食。
  这些大自然的生灵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冬天来临,雪鸡成群结队,穿过雪鸡沟西侧的一条冰川,栖息于雪线之上。”
  “呵呵,看来啊是我们人类剥夺了雪鸡的生存空间?”韩大路感慨万千地说。
  刘师傅不置可否地说:“可以这么认为,人类总是在不停地拓宽活动空间,而动物却无可奈何地一退、再退,甚至连铁路职工都参与到捕杀玉屏山动物的行列中。”
  韩大路长叹一口气,说:“人的食物短缺,打些野味能补充粮食不足,还能解馋,一举两得嘛。
  我们在部队的时候,在野外训练的间隙也打猎,而且首长也参加,还蛮有意思的哩。”
  田师傅侃侃而谈:“我家在东北,猎户打猎是有规矩的,春天,夏天秋天,绝不杀生。”
  韩大路好奇地问:“为什么?”

  “春天,动物发情、交配,孕育,夏天,雌性动物的肚子里怀着幼崽,捕杀一只等于害两条命嘛。”
  韩大路不由自主发出惊叹:“看来猎户春天和夏天不杀生,保持了动物的正常繁衍,符合自然规律。”
  “是啊,猎户得等冬天来临,祭拜完山神……才开始打猎,若不守规矩,山神爷爷发怒,猎丨枪丨会莫名其妙炸膛,轻者受伤,重者命丧黄泉。”
  刘师傅也感到好奇,埋怨道:“田师傅,您不够意思,这些故事你为什么以前不给我讲,却告诉韩大路?太不够交情了。”
  “嘿嘿,你也没问过我啊,要是我主动给你讲,你不一定信哩。”
  “看您说的,您又不是黄口小儿,我当然信哩。”
  “呵呵,现在我给你们两个讲一讲也不晚嘛。”
  “嘿嘿,不一样,您若先给我讲了,现在我就可以给韩大路卖弄了。”
  田师傅和韩大路被刘师傅的无中生有逗得哈哈大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