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地·赵人·赵风》
第11节

作者: 酒量犹豪人渐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晋阳建好后,公元前497年,赵鞅向邯郸午索要这五百家充实晋阳,遭拒后,赵鞅杀邯郸午,赵午之子赵稷遂据邯郸叛,与范氏、中行氏合兵攻赵。依晋国“始祸者死”的成法,晋定公派兵伐罪邯郸。而赵稷、范、中行击败定公讨伐之师,困赵鞅于晋阳城。
  若出兵迎战三家联军,无晋公之命,事后必与范、中行、赵稷同罪;若不起而抗击则只能坐以待毙,赵鞅进退维谷,为难左右。
  董安于挺身而出,慷慨直言:与其坐待范、中行作乱,不如由我率兵与他们决一死
  战,如若将来晋公追究责任,你可以说和自己无干。
  董安于奇兵突袭敌后,成功化解晋阳之围。

  次年,一心欲消弱赵氏势力的晋卿智伯,借口参与争斗的始祸者范、中行都受到了处理,只有董安于还逍遥法外,向赵鞅发难:“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
  一方面是公家律条高悬,法理昭彰,一方面是自家股肱背罪,将赴汤镬,作为晋国正卿的赵鞅陷入深深的苦恼与为难之中。
  一切都很平静。董安于平静地来到赵鞅面前,平静地说:“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然后平静地自杀。
  《史记》为他的死所下结语也很平静——“然后赵氏宁。”
  死,在这时,轻如鸿毛,重若泰山。(未完待续)
  日期:2021-06-22 15:18:33
  董安于死后,迫于无奈赵鞅将其尸体陈弃于市,并告知知跞,知跞才与赵鞅盟誓和好。对于安于之死,赵鞅内疚不已,为怀念死者,安抚众臣,昭彰后世,遂立安于神位于赵氏宗庙,以祀不忘。
  日期:2021-06-22 16:36:08
  董安于建立晋阳城,这也说明“唐叔虞封太原”及“古唐国太原说”实属荒唐,是太原城的自我历史加持。看来,西周统治不过霍山仍是确论。

  日期:2021-06-23 11:25:24
  二
  豫让的出现,缘于一个人的消失。
  公元前453年,第二次晋阳之战中,智伯以全面崩盘为代价,结束了他骄纵狂妄的人生,也为三家分晋自我扫平了最后障碍。对智伯怀着深仇大恨的赵襄子仍感觉不够解气,他将智伯的脑壳制成了一件生活用品——酒具。
  一枚人头落地,与一个酒杯的诞生,大大刺痛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智伯生前的门客豫让,他发毒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很快,他携带匕首,潜伏进赵襄子常所如的茅厕之中,意欲在这里等待机会行刺。非常遗憾,厕所行凶现场,歹徒被活捉。赵襄子念他忠于故主,乃忠义之士,果断将其释放。
  很快,豫让又以一副相当恐怖的造型出现在街头。他用漆将自己涂刷得满身疮癞,又吞下炭让自己变哑,然后在街上行乞,目的是易容隐形,寻机会再向赵襄子下手。
  他煞费苦心地对自己进行全方位毁灭性改型,既成功又不成功。成功的是,他妻子迎面走来竟然不识;不成功的是,他还是让他一位视力奇佳的朋友认了出来。
  朋友见他如此,哭着说:阁下是贤才,襄子重贤人,以你的才能佯装投靠赵襄子,他必然会亲近于你,等接近到他,你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怎么选择残身苦形这样残酷的方式来报仇,这不也太难为自己了吗?
  豫让回答:既然已经委身事人,然后再去杀人家,这是怀着二心待人,我不能那样做。我知道自己所选择的报仇方式很难,然而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想通过我让普天下怀着二心事奉其君的人感到自惭、羞愧。
  他想把自己树为一面镜子。问题是,镜子可以鉴照人,却很难作为进攻性的武器来刺杀人。
  过了一段时间,赵襄子外出,豫让提前埋伏在他必然路径的一座桥下,准备再次伏击。赵襄子走到桥上时,马突然受惊,赵襄子指着桥下说,一定是豫让。
  豫让再次尴尬地被扭送出来。
  赵襄子问豫让:你怎么这么邪门?你以前不是也事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灭了,你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反而委身作智伯的臣子。现在,智伯已经死了,你却唯独选择来向我报仇?
  豫让答:我事奉范氏、中行氏时,他们都是以平常人来待我,所以我以平常人来回报他们,智伯则是以国士来待我,所以我要以国士身份来报答他。
  国士是什么?大辟不辞,大刑不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赵襄子热泪纵横,喟然叹息:“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豫让回答:我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过去你宽赦我,天下没有不称赞您的。我罪当处死,但我想在死之前,用剑击刺你的衣服,以实现我为智伯报仇的夙愿,那样,我死而无憾了。”
  襄子深感其义,当即脱下衣服,让旁边人将衣服架开,豫让拔剑奋起三击,然后说:“我可以下去与智伯相会了!”遂伏剑自杀。
  此时,死亡已摆脱了冰冷的肃杀意象,而成为一种生命的和煦召唤。
  也许,执意要杀死的对象却是个磊落光明的君子,但他有负于我心中的恩人,那么我就要带着我的固执向他进逼。壮士,就是沿着这条精神小径走出,走向他的辉煌之路,同时也是寂灭之路。
  里尔克就说,死亡有时可以成为一首诗。
  一件随风飘荡的轻飘衣服,一个慨然跃起认真刺杀的刺客,一个充满欣赏目光坦然旁观的理论上被刺人,就这样构成了一副冷艳的画面。睹之眼热,观之动容。“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史记·刺客列传》)

  获得人无限敬意的,还应该有赵襄子。
  豫让首次行刺被缚,赵襄子没有愤怒无比,而是感动连连:“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豫让再次行刺被捉,赵襄子也没有勃然大怒,而是与凶手探讨执意刺杀自己的道理。甚至当豫让非分提出要刺襄子衣服来完愿时,赵襄子慨然应允:“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一方是只要一息尚存,就此志不懈,坚决要将对手置之死地的刺客;一方是为刺客的坚执而生敬,一再宽宥对方,到最后仍满足其无理要求的被刺之人。这样两个对手,少了任何一方,都构不成撼地动天、震铄古今的力度。
  在豫让跃而三击的背景映衬下,更显赵襄子的高迈与伟岸。英雄的精神气概、生命气度让人生敬。
  那座闲卧在邢台城北的豫让桥至今仍在,跨波无声。
  每次踏上它,我都会想,铺就它的是两个男人,一对壮士。(未完待续)
  日期:2021-06-23 16:52:16
  据明万历年间《顺德府志》记载,豫让桥在城东北,为一座石板石桥。惜乎该桥在抗日战争其间被破坏,勒石桥边记载豫让事迹的石碑,也在重修京广公路时做了桥洞基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