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扬帆行天下》
第17节

作者: 白菜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还等什么,把人传上来,朕倒要看看这些蛀虫到底挖了大明多少墙角。”
  不一会儿工夫,账房先生战战兢兢的走进大殿,一进门隔着老远就跪倒在地口中高呼:“草民叩见皇帝爷爷,皇帝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听着这账房不着调的觐见之礼也不生气,抬手说道:“免礼吧!朕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是!草民一定知无不无不尽。”
  “军器局的账目有无问题?”
  “有!不仅是有问题,而且是有大问题。草民等人将军器局最近三年的账目初步核算了一遍,发现竟然有几十万斤的铁料,上万斤的铜料对不上账,其他的皮料、鱼胶等材料都或多或少的对不上账目,按照现在的物价核算最少有几十万两银子的亏空。”
  朱棣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才是三年的账目就被贪墨了这么多,这么多年可想而知贪墨了多少。
  “你确定所属实吗?你可知道构陷大臣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草民句句属实,每一条账目都经得起检验。”
  “你胡说,三年的账目一个晚上你们就能计算出来,为了攀诬陷害你们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真当老夫不懂数术吗?”李显明觉得抓住了账房先生的致命漏洞,一口咬定账房先生是在说谎。
  “对啊!那么多的账目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能计算出来,这账目一定不是真的。”其他与此案有关官员也跟着鼓噪。
  朱棣对算账不是很懂,不过身边却有一个精于计算之人,那就是内阁辅臣杨荣。
  “勉仁觉得一夜之内能够算出军器局三年的账目吗?”

  “回陛下,这要看有多少账目,有多少人同时计算,臣不好妄语。”杨荣回答的很谨慎,几乎是两边都不得罪。
  “你们有多少人在算账?”
  “主要是草民在算,其他还有几个人帮着草民计数。”账房先生恭敬的回答,一脸的老实巴交,给人的印象就是不会说谎的样子。
  “你可知什么是欺君之罪?”
  “草民不知,不过草民说的句句属实。”
  “陛下,这刁民分明是在戏弄殿上的君臣,应该将此狂妄无知之辈拉出去乱棍打死。”李显明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你这人怎么这么狠毒,你又没见着账目什么样怎么就知道草民算的是假的。”
  “这还用看吗,你当朝中诸公都是没见识的乡中愚夫吗?”
  “你还真没见过草民的算账方法,不是草民夸口,此算账方法一出,天下账目立刻变得清晰容易。”
  “大不惭之辈,可有将天下英豪放在眼里,陛下请治此狂徒妄之罪。”武库司郎中也是一副为名请命的姿态,大有将账房先生生吞活剥的架势。
  “到底是什么样的记账方法,不妨拿出来让满朝诸公见识一番,若是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老夫亲自替你向陛下请功。
  户部每年计算天下钱粮常常苦于无法精确计算,若是你的记账方法真能快捷简便,还不易作弊,倒是户部的最佳选择。”户部尚书夏元吉出班说道。
  “维喆所甚是,若是真有记账良方,朕倒是可以破格给你一个功名,给你一个为朝廷效力的机会。若是你在胡乱语,戏弄满朝公卿,朕会让你后悔都来不及。”朱棣出定下了调子,若是账房先生拿不出真本事来,别说所说的账目问题都会被推翻,就是性命都保不住。
  账房先生没有着急说话,而是从怀里拿出一摞纸,双手呈了上去说道:“皇帝爷爷与各位大官人请看,这就是草民所说的记账方法。上面用借贷法清晰的将这三年里的每一笔账目都记录在案,一目了然。那些数字分别代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组合在一起就是不同的数字。为了确保数据不会造假,计算出的数据都用正字再记录一遍。”
  小宦官跑下丹陛将纸张拿上去,朱棣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刚想让夏元吉看一看,账房先生又说道:“这记账的方法是太孙殿下传授给草民的,有没有错漏,太孙殿下一看便知。”111

  账房先生一句新式记账方法是太孙传授的,引起朝堂一片哗然。
  众臣在心中暗暗吐槽:这太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寡廉鲜耻了,想立功想疯了吧!
  朱棣将账目交给夏元吉,夏元吉仔细翻看了一遍,越看越是惊奇,这样化繁复为简单的记账方法才是理想的记账方法。
  “陛下,臣虽然还没有看明白这记账方法的规律是什么,但不妨碍臣判断这是一种划时代的记账方式,臣请陛下在我大明推广此记账方法。这个账房先生臣的户部要了。”

  “朕的户部想要你入户部为官,你可愿意?”朱棣压根就没把账房先生说的是太孙传授给他的话当真,手下人为了得到赏识,给上司脸上贴金之事多了去了。
  “草民不愿意,太孙于草民有授业之恩,草民对这新式记账方法还不是很了解,还想在太孙殿下麾下聆听殿下教导,也好早日出师。”账房先生一口回绝了夏元吉的示好,理由更是强大。
  “老程,夏尚书抬举你,你怎么能不识抬举,去了户部有什么问题本宫就不教你了吗?”朱瞻基对自己这个账房先生的死脑筋有些无语。
  “殿下,程芦山只想跟在殿下身边多学一点学问,数术之道浩如烟海。当今天下只重经义,根本无人如殿下这般钻研实学。草民不才只愿此生将实学发扬光大,此生无憾。”
  “老程,实学是个应用学问,闭门造车是不能将实学发扬光大的,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现某些不足,加以改进。本宫希望你能去户部任职,帮助户部建立新式的记账方法,提高户部的运转效率。”
  “是,芦山听殿下的。”
  程芦山再次向朱棣叩首道:“皇帝爷爷,草民愿意去户部任职,草民出言无状,请陛下降罪!”
  “免了,不知者不罪,你从未进过朝堂,不懂朝堂规矩,朕不怪你,倒是挺欣赏你的赤子之心。你去户部等候夏尚书下朝给你安排差事,去吧!”
  程芦山退出大殿,到这个时候,包括朱棣在内已经没有什么人怀疑这新式记账法是太孙所创。
  程芦山对太孙那种敬慕之情,绝对不是因为太孙的身份,大殿内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出身,求学时见到学问好的前辈的时候就是这种敬慕之情。
  “太孙殿下能否给老夫讲一讲这新式记账法的关窍,那些如画符般的字都是什么意思?”夏元吉作为大明的大管家,对于新式记账方法走着迫切的需求。
  “夏尚书不必客气,晚辈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瞻基拿起一张纸指着上面的数字说道:“这些字体代表着十个数字,刚才程芦山已经讲过,本宫就不再赘述。这些数字发明于天竺,真正应用起来的是白衣大食,他们自称阿拉伯人,这些数字被他们流传开来,也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最大的好处就是书写简单,可以任意搭配,方便计算。配合上加减乘除,对于数数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财会只是其中一点应用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