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司密令》
第33节

作者: 沧北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太太回答道:“香炉子是老太爷他们从地宫里弄出来的,当年他们就是因为挪开了香炉,才发现了那座水下地宫。香炉一共有七个,是一家一个。”
  我急声问道:“七个香炉是怎么排列的?”
  “不知道,老太爷没说过!”老太太摇了摇头。
  按照,老太太那只言片语,我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七个香炉,不,七座鬼鼎原本应该是用来封锁地宫的法器。他们挪开了鬼鼎之后,地宫才暴露在了守水营的面前。
  我怀疑,鱼篓村那七棵树,就是依照了当年鬼鼎排列的位置,才锁住了村外的鬼魂。
  但是,老太太知道的事情还是有限。
  我沉声问道:“大柱子拿走的那只鼎是谁家的?”
  “是老刘家的。”老太太回答道:“我家老太爷跟刘家老爷子关系最好,所以找他家借了鼎。”
  “关系最好?”我冷笑了一声:“怕是那刘家也是死在了他手里吧?借鼎不还总得有个理由,等他编出来的瞎话唬不住人的时候,他就该杀人了吧?”
  老太太没有吭声,等于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老刘头被气得胡须乱颤,却只能强行克制着自己杀人的冲动。
  我再次说道:“当年鱼篓村术士暴毙,是不是也跟王家老鬼有关系?我真想不出来,一个原本被术士严防死守的村子,怎么会忽然死了那么多人?”
  “还有,水鬼既然已经下了杀手,为什么不赶尽杀绝?非要留下一部分人呢?一次性剿灭鱼篓村不是更好么?”
  “我想,当年术士暴毙,应该是王家老鬼下的手吧?”
  我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毕竟,王家老鬼想要在同伴眼皮底下动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等我知道,王家老鬼对刘家动手之后,就不得不怀疑了。否则,刘家为什么会被孤立?甚至被守水营恨之入骨?
  我目光灼灼的看向对方之间,老太太顿时慌了:“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我发誓老太爷没告诉我这些。”
  老太太生活的年代,妇女的地位不高,王家老祖未必会对她说出王家的核心之秘。但是,她绝不会毫不知情。
  老太太不敢说出真相,是怕村里人找王家后人报仇。
  我微眯着双目看向对方之间,思维也在飞快的运转。

  鱼篓村术士暴毙之秘,对我而言并不重要,我要的是龙鱼的去向。如果在这件事上跟老太太僵持不下,一旦把她逼急了,说不定会跟我鱼死网破。
  鬼四告诉过我:逼供就跟钓鱼差不多,你把鱼线绷得太紧,大鱼拼着被鱼钩子把嘴豁开也得逃生。但是,你一松一紧让它疼,又给它希望的时候,它反而不逃了。
  我再逼问下去,恐怕要得不偿失。
  我不动声色的岔开了话题:“那龙鱼呢?被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知道!”老太太摇头道:“老太爷从来就没提过什么龙鱼!”
  “这就怪了!”我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赵壮他们肯定不知道龙鱼的下落,否则,早就会把鱼拿出来跟水鬼交易了。龙鱼唯一的线索就在王家身上,老太太竟然也不知道!
  我稍一思忖道:“大柱子住的地方离这里多远?”
  “大柱子在远山村,离着这有一天的路程!”老太太道:“远山村的位置,刘宝子他们都知道,他们去接过亲。”
  我转头看向了赵壮:“你们六家的鬼鼎呢?都在不在?”
  赵壮当场摇头道:“我家里没有鬼鼎,我从来没听祖上说过。”
  我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其余几个人也否定了家里还有鬼鼎的事情。
  我转念之间似乎也明白了不少,如果,村里人都知道鬼鼎的事情,当年去骗王家香炉的人。怎么会看不出香炉里藏着鬼鼎?

  我思忖片刻道:“赵壮,你们带两个得力的术士,跟我去找王家大柱子。剩下的人留在村里找鬼鼎,挖地三尺也得把鼎给找出来。多在那七棵树下面或者各家老宅的地方看看,说不定有什么线索。”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先别跟水鬼动手,你们不是她的对手。另外就是把村里剩下的人都迁到山上,等我们回来。还有……”
  我沉吟道:“你们村里有没有能说会道,胆子大的人?最好是女人,让她跟水鬼说说,尽量跟我们争取点时间。要不然,我们这一来一回,说不定要搭进去十多条人命。要是能说动水鬼,说不定还能少死几个人。”
  赵壮咬牙道:“村里的祸是我惹出来的,我老赵家得出大力,这事儿,让我家老娘们儿去吧!除了她,也没谁敢跟鬼说话了。”

  赵壮回了趟家之后又带着两个中年术士赶了回来,那两个面相凶恶的人应该是亲兄弟,就凭这两人的长相,不用说话只要左右一站就能让人心里发毛。
  赵壮应该是明白了,我说的得力是什么意思。
  我笑呵呵的看向那兄弟俩:“以前杀过人么?敢杀人么?”
  其中一人回答道:“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我们不敢杀人,谁来救我们老婆孩子?”
  “那就行了!走!”我转头往前就走。

  老刘头带我们从鱼篓村后山翻过去走进山区,一路上都没多话,一直走到快天黑的时候,老刘头才在我背后低声说道:“李先生,咱们去了能不能不动手?远山村里可都是老实人,这要是……”
  我随口问道:“你怎么知道,远山村里都是老实人?”
  “我去过啊!”老刘头道:“要说,远山村其实比我们这儿还闭塞。村子建在山沟子里面,好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山。”
  “我听说,远山村是小鬼子来的时候为了活命迁到山里的。就靠种地、打猎活着。村里人实在着呢!”
  老刘头领着我一路往山里走:“原来远山村还有几十户人家,后来开放了,人就都迁走了。”

  “前年,我还去过一次远山村。那边就剩下两户人家了,一户就是二柱子他娘。那户人家好几个傻子,就知道种地、吃饭,出去干不了别的。也就留下了。”
  “还有一户是个老光杆子,一辈子就那么一个人过,那老哥儿人不错。咱们要是能问出话来,你别为难他行么?”
  我本来想跟他说笑两句,眼角的余光却扫见了一块棺材形状的石头。
  山坡上的那块棺材石,正好头前尾后的卡在进山的路口上,咋看上去就像是把守道口的一处关卡。
  我一下收住了脚步:“老刘,你确定你来过远山村?”

  “对啊!我来过好几次啊!”老刘头解释道:“当初,我替老王家接亲的时候就来过。也就是那次,我在村里认识了一个老哥儿,我俩唠的挺好。那之后就有了往来。”
  “有时候,是我过来看看那老哥儿,给他带点鱼鲜;有时候,是他过去看看我。跟我喝上几盅。你问这个干嘛?”
  我飞快的问道:“你们俩,谁看谁的次数多?”
  “他看我的次数多!”老刘头虽然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但还是一五一十的回答道:“我平时得守水啊!尤其是到了汛期的时候,一步都不敢离江边。都是他来看我。我一年也来不了几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