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崩溃那些事》
第60节

作者: 南山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5-09 09:16:18
  五十、种师道致仕
  此时,东京城里到处都在议论河北战场,都说官军在白沟河遭到辽军袭击,损兵折将,丢盔卸甲,非常狼狈。
  王黼作为宰相感到压力很大,心里很不安。他怎么也没想到,官军竟如此不堪一击。出兵北上收复燕京,是在他极力劝说怂恿之下,皇上才同意的。现在出兵失利,如果皇上追究责任该怎么办?
  王黼在都堂里苦思冥想着对策。

  王黼感到不能理解的是,童贯和种师道,一个是久经沙场的统帅,一个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在家门口被辽军袭击了呢?辽国不是已被女真人打得四分五裂了吗?天祚帝不是逃到夹山里去了吗?燕地汉民不是心向中原吗?耶律淳又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呢?王黼思来想去,还是不得其解。
  此时,宋徽宗也正在崇政殿里发怒。他刚看完真定府知府沈积中呈上的奏疏,奏疏中说,我十万大军死伤殆尽。
  宋徽宗令内侍去把王黼叫来。
  王黼来到崇政殿,弄明白了宋徽宗发怒的原因后,说:“陛下,沈积中这个人,向来喜欢卖弄文采,善用夸张,他的话不可信。”
  沈继中原来担任户部员外郎,是王黼将他派往真定府的。本想让他去河北打探辽国内部动静,为北伐收复燕云出力邀功,谁知他却屡次上奏,呼吁“辽不可伐,金不可邻”,与朝内反对北伐的大臣遥相呼应,引起童贯的反感。王黼对他也很厌烦,早就想找个位置将他调离。
  这时,童贯的奏疏也来了,一下子来了三篇,都是弹劾之奏。一是弹劾种师道,说种师道“天姿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沮圣意。”一是弹劾和诜,说和诜“不从节制”。对种师道与和诜,童贯请求朝廷以行军法。第三篇是弹劾高阳关路安抚使兼河间府知府侯益,说他“探报不实”,也应一并处分。
  对童贯这三篇奏疏的用意,王黼瞬间就领悟了。童贯的意思是,让种师道与和诜,承担这次兵败的责任。对此王黼很赞同,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好的结果。
  王黼说:“童太师在奏疏中讲得很清楚,此次兵败,责任在于种师道与和诜,是他们没带好大军,才遭此失利。若他们能遵照执行陛下的御敌三策,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为正军法,臣建议将此二人流放岭南。”

  王黼知道,自己必须与童贯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宰相之位。否则,童贯就会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
  日期:2022-05-09 15:21:08
  宋徽宗对种师道是了解的,早在二十年前就认识他。种师道本名种师极,是宋徽宗给他改名种师道。那时候,宋徽宗刚继位没几年,刚将西北兵权授予童贯,令童贯向西开边。为全面了解西北军情,宋徽宗召种师道入宫,向他咨询西北边防情况,听取其建议。种师道的看法是:“应先向敌示弱,给敌造成一个我不可能战胜他的错觉,以麻痹敌人。敌人若敢入侵,我则举兵灭之。但是,轻举妄动,惹起事端,不是长久之计。”从这次对话可以看出,种师道是不赞成主动开边的。

  后来,童贯向朝廷建议,调动内地弓箭手到西部去,充实边地,加强边防。弓箭手是北宋乡兵中的一种,分布于陕西路以及河东路的沿边地带。弓箭手亦兵亦农,耕战结合,是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
  宋徽宗又咨询种师道,种师道不赞成这种做法,说:“臣担心这样做,还没等发挥巩固边防的作用,内部忧患却先发生了。”
  宋徽宗觉得,种师道是个敢说真话的人,遂赐给他袭衣金带,让他掌管秦凤璐弓箭手。
  当时,在西北边疆五路(泾原、秦凤、环庆、邡延、永兴)当中,同时设置了这一官职。
  宋徽宗很亲切地对种师道说:“唯卿吾所亲擢也。”
  然而,对于宋徽宗亲自提拔种师道,童贯很不高兴。童贯以为,提拔西北各级军官,都应该先由他来提名,然后再经过朝廷任命。种师道了解童贯的个性,他不愿得罪童贯,于是,请求皇上另行安排一个闲差,宋徽宗便安排他提举崇福宫。直到政和四年(1114),种师道才重新回到军中任职,担任泾原路兵马都钤辖兼西安府知府。

  种师道这次担任都统制,也是宋徽宗亲自决定的。现在,宋徽宗有些后悔,在心里埋怨种师道:既然你反对出兵,那你为什么还要接受任命?你这样做,岂不是有误朝廷吗?对种师道这次的表现,宋徽宗很失望。
  可宋徽宗又觉得,种师道毕竟已年老。人老了,难免产生糊涂。
  宋徽宗问王黼:“种师道今年七十多了吧?”
  王黼回答说:“已七十有二了。”
  宋徽宗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他都七十二了,就不要流放了,给他降职致仕吧。”
  王黼问:“那么和诜与侯益呢?”
  宋徽宗想了想,说:“和诜不是主将,军事失利,不能让他来承担责任,但他作为副都统兼雄州知州,也脱不了干系,将他调离雄州,降职处分。侯益也同样降职处置。”
  日期:2022-05-09 15:45:13
  宣和四年(1122)六月十二日,朝廷下达诏书到雄州,责令将种师道押赴京师枢密院;和诜调任亳州团练副使,安置在筠州;侯益调任濠州知州。
  消息传开后,诸将领心里都明白,种师道这是在替童贯背黑锅,是在给童贯当替罪羊。

  这天晚上,宣抚司行军参谋官刘韐,酒后失言,他对康随说:“种老将军,乃关陕明贤之后,从军几十年,提兵所向,何战不克?何城不下?今日白沟蒙羞,可惜可叹!”
  康随是种师道的随身参谋。
  康随说:“这次出兵北伐,谋划之时,不让种将军参加;起兵之时,忽然下令委任他为都统制。而且,兵权又受制,不能独立指挥,这才遭此败绩。这能让他一人担责吗?如此情形,可叹朝廷不知。”
  他们的这番谈话被人偷听到,悄悄报告给了童贯。从此,童贯不再信任刘韐,逐渐冷淡疏远,打算寻找时机将他调离宣抚司。
  种师道回到京城枢密院,被降职为右卫将军,并勒令致仕。
  领枢密院事郑居中,对种师道的遭遇很同情,他安慰道:“种老将军一生戎马,也该歇歇了,从此退隐江湖,享享清福吧。”
  种师道苦笑道:“老夫从军五十多年,如此草草收场,真是令枢密笑话了。”
  种师道在枢密院书写了一份谢表,请郑居中代为奏报皇上。他在谢表中写道:
  “臣总戎失律,误国宜诛。厚恩宽垂尽之年,薄责屈黜幽之典。属兴六月之师,仰奉万全之算。众谓燕然之可勒,共知颉利之就擒。而臣智昧乖时,才非应变,筋力疲于衰残之后,聪明秏于昏瞀之余。顿成不武之资,乃有罔功之责。何止败乎国事,盖有玷于祖风。深念平生,大负今日!臣拊赤心而自誓,擢白发以数愆。烟阁图形,既已乖于素望;灞陵射猎,将遂毕于余生…”

  种师道默然离开京城,回到陕西老家终南山下,隐居在豹林谷中,过起了平静的田园生活。谁也不会想到,三年之后,当金兵大举南下之时,宋徽宗特派专人,千里迢迢来到豹林谷,请他重新出山执掌兵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