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程序员——我的IT之路》
第38节

作者: Hello202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改革的目的,说是为了减少部门之间责任不清的局面。
  叶奕凡和会计小赵,和出纳的关系一直很好,发工资时,两人点现金装工资袋,都曾经发生过少钱的情况,出纳就直接不知怎么给摆平了,也不用补。有时在郑总那儿受到委屈,也和两人哭诉。
  但不管怎样,一个企业,出纳成为会计的领导,这都是一个笑话。
  生产科和技术科合了后,原来生产科长手脚就被捆住了,弄不明白自己该不该说话,有人找他什么事,只能让他去找生产技术经理,这种关系很久也能没理顺。
  叶奕凡慢慢觉得这样的企业越来越不正规,特别没有前途。

  公司车间工人的工资计算,和以前泰星一样,叶奕凡把每个车间,各种款式衣服的产量,单价,车间人数列上之后,交给郑总,由他算出最后每个车间的总工资额。
  这一天,郑总把他确认完的工资表交给叶奕凡,让他开始交给各车间具体分配。
  叶奕凡把表输入Excel后,发现有一个车间的总工资额,最后的数值不对。郑总写上的总工资额,比这个车间所有产品加工费合计,少了三千多块。
  一般来说,都是郑总指出他人工作中的问题,这下郑总计算出错了,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输入错误,或者干脆Excel出Bug了。
  所以叶奕凡马上又拿起计算器,一条一条仔细了算了三遍,又把各数据放到数据库里再算一下合计数,发现怎么算,合计都是一样的,郑总的数据确实是少了三千多。
  于是小心翼翼的到郑总那里去了,把表格递了过去:
  “郑总啊,三车间的总工资额,我算了一下,好象少了三千多。”
  郑总反应有些出乎意料,他没有看表格,也没有看叶奕凡,而是脸色很难看的直接说:
  “哦,我算错了。”
  一听到“我算错了”这句话,叶奕凡突然觉得不对劲了,因为他想起了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之间,平常开玩笑时有人说过的一句话,说应该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上两条标语作为公理,
  一,郑总永远是对的。

  二,如果郑总错了,请看第一条。
  这个玩笑的意思是说,郑总永远不会出错,出错的永远是其他人。
  那么,把这个观点套到当前的环境中,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三车间的工资总额确实少了三千多,这个毫无疑问,算了多少次了。但郑总还永远不会出错,那为什么会少呢?再想到刚才郑总的表情,他没拿起表重新算就说自己错了,关键还是,少了三千,而不是多了三千,那么问题在哪呢?

  忽然间,叶奕凡如遭雷击,他全明白了。
  既然郑总不可能出错是公理,那么如果他出错了,就只有一个原因——他是故意出错的。
  想明白后,叶奕凡冷汗就下来了,自己多嘴了,这给自己和郑总之间加了一条鸿沟。郑总以后在他面前做一些事还就不方便了。
  他越来越觉的真的不愿在这种环境呆下去了,工资多少确实不是他主要考虑的,他觉得这个地方本身就没什么前途了,上层的气量,视野决定公司的前途。
  5月份,郑总在某银行有个关系户,托他帮着办银行卡,银行有任务。他就顺便让小赵和叶奕凡出面去办理,正好把所有员工都办上,以后开工资时,就不用人去数钱,再挨个发了,而是直接打到工资卡。
  这个事叶奕凡觉的挺好的,工作流程弄的越简单越好,电子化管理,是企业的趋势。
  两人到了银行很快就把事情办妥了,只需提供的员工身份证号就可以办卡,办理完之后,把银行卡和密码都发到了员工手中。
  以后开工资时,整个形式就改变了,不象以前那样,大家轰轰烈烈的一起数钱装工资袋,而是他按工资表交给出纳一张软盘,上面是银行卡号加上工资数额,然后出纳就直接给工资存到员工帐号里了。
  到了开工资日,出纳直接存钱,公司内一切安安静静的,工资已经发完了。但看了看郑总微沉的脸,叶奕凡马上觉得有些不对了。
  会计出纳肯定觉的这样好,因为以前他们数钱时,都有过车间工人过来找,说袋里少了钱的经历,非常麻烦,直接存卡的方式,省时省力,而且不会再有这种问题了。

  但从郑总的角度看,这时候的他想的可不会是这种工作方式变革,会给公司带来多少方便,而是会想,不能亲眼看着大家数钱发工资那种场面,一切皆不在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环节,都在电脑里完成,万一有人从中做些猫腻可怎么办。
  虽然用银行卡发工资还是他先提出来的,但这毫不影响他去怀疑一切。他就是这种性格的人,对所有人抱有一种不断的怀疑,审视,试探的态度。
  不按他说的做不行,但按他说的做到后来也会被怀疑。有些人可能觉得无所谓,但这是叶奕凡的性格所无法忍受的。
  过了段时间,去年找平工资开始做了,叶奕凡补了500块钱,基本是按一个月1000多一点的工资给的。

  工资做完之后,报关的小陈就离职了。她是先去一家合资的新公司报到,然后找时间回来办手续。一脸兴奋的对叶奕凡说道:
  “我都没想到啊,去了就让我领各种办公用品,各种笔,本,修正液,装钉器,小剪刀,能想到的东西应有尽有,我以前这些东西大多是自己买的。”
  叶奕凡想其实员工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过这里不象华榆那样还要扣别人的劳动手续,好好交接,好说好散,大老板和二老板虽然不舍,也真诚的祝愿她今后一切顺利。

  郑总的三个儿子,还是特别好交往的,不是那么怀疑人的人。尤其是老三,年龄和叶奕凡差不多,能聊到一块。
  叶奕凡有一次和他说在劳动服务公司办事时,有一个窗口的办事员不太好沟通,他马上去唠了唠给摆平了。
  原来他最近准备自己办一个小服装公司,把招商引资的名额算到那个办事员头上了,结果效果显着,他公司的各种相关手续,全是那个办事员一手操办去了。
  这样的话,出纳的主要精力就不会放在景安公司了,肯定要大力协助老公办新公司,那可是自家的买卖。
  所以小赵就暂时兼任着会计和出纳的工作,郑总要求小赵尽快找个出纳,但小赵嘴里答应的挺好,就是不找。

  问他为啥一直拖着不找,小赵笑而不答,但叶奕凡想了想很快也想明白了。
  首先小赵肯定不愿兼任出纳工作,多干活了,工资也不会加,而且这样干容易出问题。但他能去找个自己熟悉的人做出纳吗?那样的话,任何时候,只要出纳的工作一出点问题,那么按郑总的性格,一定会对小赵说:
  “你看看,你看看你找的那个出纳,干些什么活?”
  也就是说,不找,是一时麻烦,找了,是一世麻烦。
  但总不找也不行,最后的解决方案是,由叶奕凡去劳动服务公司,花50块钱登个用人启事,有愿意应聘的,就直接联系到公司找郑总谈。
  郑总还非常愿意接待这样的人,谁来都眉飞色舞的谈公司的情况,谈前景。谈了几个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他自己满意的人,这个事就算完美解决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