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崩溃那些事》
第26节

作者: 南山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徽宗将安尧臣这份万言书一直压着,不作处理。直到九月十九日,宋徽宗在得知马政已经离开登州,出海北上之后,才御笔批示:

  “将安尧臣书送尚书省,众议以闻。”
  宋徽宗的想法是,让大臣们讨论这份万言书,借此可以了解大臣们对联合女真人以及收复燕云是什么态度。
  果然,大臣们对安尧臣的万言书意见不一,有赞成的,有反对的,甚至还有大臣认为,安尧臣“越俎上书为不法”,请求严厉惩处,即所谓“重行窜殛”。
  对于如何处理安尧臣,十一月十三日,宋徽宗正式作出御笔批示:
  “比缘大臣谏议恢复燕云故地。安尧臣,远方书生,既陈历代兴衰之迹,达于朕听。臣僚咸谓毁薄时政,首沮大事,乞重行窜殛。朕以承平日久,言路壅蔽,敢谏之士,不忍寘之典刑。议加爵赏,佥论未允,朕独何私。契勘安尧臣崇宁四年,已曾许用安惇遗表恩泽奏补,因惇责降,遂寝不行。今惇虽未复旧官,可特与正奉大夫遗表恩泽。令吏部检元状先次补尧臣。”
  这份御笔的核心意思是,对于安尧臣上书,臣僚们都认为这是诋毁攻击时政,请求严厉处罚。然而,对于这样敢于直言劝谏之士,朕不忍心使用典刑,让臣僚们讨论一下给予奖赏,可是臣僚们都不答应。现在,看在已经逝去的安惇的面子上,请吏部看看有没有官缺,给他安排一下。
  安惇与安尧臣是同乡同族人,崇宁初期,安惇曾担任同知枢密院,辅助蔡京变法改革。尚书吏部于是遵照宋徽宗的御笔指示,给安尧臣安排了一个八品承务郎。
  按理说,宋徽宗完全可以以妄议时政、诽谤重臣之罪,将安尧臣严惩法办。然而,宋徽宗非但没治其罪,还令吏部给安排官职。宋徽宗这样做,目的是一石三鸟:一是显示自己优待直言劝谏之人,二是以此来安慰那些反对派大臣,三是希望缓和两派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日期:2022-04-10 20:21:46
  二十、肃慎、挹娄、秽人与勿吉
  传统古史学界认为,在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分布有三大基本族系,即:西部的东胡、中部的秽貊和东部的肃慎。肃慎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汉魏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宋辽金则称女真(女直)。从肃慎到女真,具有部族传承关系。
  关于女真族源,《金史》说:“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其实,肃慎、挹娄、勿吉、靺鞨与女真,他们并非同一部族。肃慎与挹娄属于同一部族,勿吉、靺鞨与女真属于另一部族。这两大部族曾经同时并存。
  勿吉国在挹娄国之南,勿吉人曾长期受挹娄人控制。后来挹娄国衰落了,勿吉人崛起并进驻挹娄国。挹娄国领土即古肃慎国领土,就是白山黑水之间区域。
  最先来到白山黑水的部落族群是肃慎。

  《竹书纪年》说:“肃慎者,禹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这里所说的国,就是部落族群。《山海经大荒经》说:“东北海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东北海即渤海,大荒即东北大地,不咸山即长白山。
  坐落在今牡丹江市镜泊湖湖畔的莺歌岭古遗址,就是肃慎人留下的原始遗迹。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反映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有鹿角做的锄头,有形式多样的石簇,还有惟妙惟肖的小陶猪。尤其是发掘出四座半地穴式房屋,与先秦文献中记载的肃慎人“屋形似家,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完全吻合。据专家推断,这处遗址距今有三千年,大约是西周时期。
  肃慎又名息慎、稷慎等,其活动范围大约是,南起长白山,北至黑龙江中下游,西至松嫩平原,东抵大海边。这片区域就是古肃慎国。后来被称之为挹娄、勿吉、靺鞨与女真的部族,也基本活动在这片区域里。
  舜禹时代,肃慎就与中原建立了联系。《竹书纪年》记载,舜时,“息慎朝,贡弓矢”。大禹定九州时,肃慎与周边各族一同前来朝贡,属于东北夷成员之一。《国语》记载:“武王克商,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
  楛矢石砮,就是一种特制箭矢。箭杆是用长白山区的楛木(有人说是桦树)制成的,箭头是用松花江中的青石磨成的。这是肃慎人的发明创造,也成了肃慎人一个特有的标志。
  《孔子世家》记载了一个孔子识箭的故事:
  这天,有只老鹰突然从陈国上空掉了下来,正掉在陈国王宫殿前。陈湣公派人拾起那只鹰一看,是中箭而亡。可那只箭很奇特,无人认识。

  恰好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陈湣公便拿给孔子辨识。孔子看了看,解释说:
  “这只老鹰来自数千里之遥的肃慎国,这箭便是楛矢石砮。过去周武王灭商时,肃慎曾贡献过此箭。陈国受过赏赐,一定会收藏有这样的箭。”
  陈湣公于是令人到仓库里去寻找,果然找到了楛矢石砮。
  《左传》记载:周天子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曾自豪地说:“肃慎、燕、毫,吾北土也。”由此可见,辽阔的东北大地,在很早以前便是中原王朝的远方属地。
  有学者认为,肃慎人是东夷部族后裔。他们原先居住在山东半岛,后来向北迁徙。他们沿渤海湾从陆路北上(也有说横跨渤海),来到了白山黑水地区。但也有学者认为,肃慎人是通古斯部族后裔。他们是从贝加尔湖向东,沿着原始森林迁徙,来到东北的。

  日期:2022-04-11 09:35:29
  汉魏时,肃慎在文献中已不太常见,取而代之的是挹娄。挹娄与肃慎是同一部落族群,只是换了一个族称而已。《晋书》说:“挹娄一名肃慎”。挹娄这个词的意思是“穴居人”。很可能这是夫余人、勿吉人或者高句丽人对当时肃慎人的一个称呼。公元554年,挹娄在向中原王朝纳贡时,还自称肃慎。
  关于挹娄人的情况,《后汉书东夷传》说的很详尽:
  “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而居之。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簇,簇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为患,而卒不能服。”

  《三国志》说:“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
  三国时代,挹娄人与中原建立了联系,他们向魏国贡纳貂皮。“挹娄貂”,在三国时代驰名中原,成为上流社会的御寒珍品。
  在今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七星河畔的凤林村,有一座大型古城遗址,专家们认为,这是汉魏时期的一座挹娄王城。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大量的深0.3米至1.5米的半地下式穴居房屋,还发掘出一座占地六百六十多平米的半地下式宫殿建筑。由此来看,挹娄人此时已初具国家雏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