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门开了,防盗门的空隙里,闪出一个老太太的脸,透过有限的空隙,隐约客厅里还坐着一个老头。
我礼貌地问:
“请问*所长在家吗?”
“他不在,他不经常来这里。”老太太警惕地说。
“那对不起,打扰了,我隔天再来。”
里面的门“砰”地一声关了。我悻悻地退了回来。
我立马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他这是自我保护,晚上他不敢给陌生人开门。
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也有老有小,做事何必这么绝呢?搞得自己神经兮兮,累不累啊?
我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他在弥留之际,回首往事,会不会因自己年轻时的迷途而悔恨?
日期:2012-01-27 10:52:36
D 不是罪犯的罪犯
钱送不进去。
至此,我已没有任何办法,只有等待事情的转机。
终于,一天上午,领导的领导让我带上三千元罚款,到派出所拉机器。
原来,所长有事去外地了。
我赶忙到了所里。
交罚款的时候,开票的女JC不满地说:
“怎么才罚这么一点啊。”
看来忙了一场,这个结果大家都心有不甘。
她这句话提醒了我。
这个结果她都心有不甘,何况所长?他回来后岂肯轻易善罢甘休?
本来,我的心理承受价位,是拉回机器罚个万儿八千的就行。
现在看来,是罚少了,也就意味着我在这条街上干不成了。
我总不能说,那你看着再多罚我一点?
其实,我是真想这样说。
局面很明白,我没有思索的余地。
唯恐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急忙租了辆货车,拉着机器,没有去商店,直奔亲戚家而去。
到了亲戚家,我说明了情况。
他们也同意我的分析,就把机器抬到他们家,并留我在那儿吃饭休息。
晚上吃过饭,我想到商店的邻居们那儿说明一下情况,谢谢他们。
这些天,他们帮了我不少忙。
到了那条街,天已经黑了。
我走进医生的门面,满面笑容地和他打招呼。
他说,这么长时间没看到你,刚才有几个JC还找你呢。
一句话把我说愣在那里。
我的事已经结了,手续都办了,他们找我能有什么事儿?
无非是重新把我抓进去,让亲属在外面筹钱。
我料到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我猛然想起,来的时候离这条街不远处的黑影里停有两辆警车,当时没有意,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冲我来的。
危险的感觉又包围了我,就像上次一样。
我不能再无视这种感觉了,我已经吃过亏。
他们就在附近。
我顾不得医生的感受,转身就走,头也不回得直奔昏暗的胡同疾步走去。
我绝不能再落入他们的魔掌,如果他们此时出现,我一定会拼个鱼死网破,夺路而逃。
足足走了有二十多分钟,我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了,才找了个公用电话,给朋友打电话让他现在骑个三轮车过来把我屋里的东西搬走。
我居住的屋就在商店的后面的楼上。
朋友见到我后,我简要说明了情况,给了他钥匙,让他把我屋里的东西搬出来拉走,我一刻也不想呆在这里。
朋友去了,我就在远处的黑影里看着。
邻居们了解了情况,都默默地帮朋友抬东西。
望着这一幕,突然间,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夺眶而出。
两年前,我来这里讨生活,憧憬着未来,做梦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离开。
而今,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大家帮忙搬东西,连说声谢谢都不能,更谈不上帮忙,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和朋友会合后,我们轮换着骑三轮车。
此时,竟然下起了小雨。
真是上天也要和我作对。
突然,我觉得自己像在演电影,电影中主人公每每失意痛苦的时候,总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浑身湿透。
现实只是没有胶片记录下这一悲惨的时刻。
可我的脑海里却永远烙下了这样一幅图景:
凄雨冷风的黑夜,心情麻木的我,骑着三轮车,车上是我的家当,在城市的背景下,向着不可知的未来,艰难地,艰难地,驶去……
日期:2012-01-27 11:34:44
E 痛定思痛
俗话说,“电灯不着,不要找开关原因”。
事后总结,这件事的发生,除去我不可控的因素外,就自身来讲,有性格的原因,也有宿命的原因。
记得上初二的时候,一天早自习后放学,我走得比较晚,我们的教学楼是个两层楼,我们的教室就在二楼。
我急着回家吃饭,就跑着回去,在该下楼的时候,对着紧挨楼梯口的教室门踹了一脚。
当时也就是年少轻狂,青春期精力充沛,没太大的恶意。
以为门是锁着的(软锁),反弹后就回来了。
于是跑下楼去,又跑回了家,吃饭。
正吃着时,老师来到了家里,把我从饭桌上拉到了学校。
原来,当时教室里都是学生,老师正在讲台上发脾气,学生一片静寂。
惨了,当时可能玻璃不怎么干净,我又跑着,也没看到有一教室人啊,知道了借个胆我也不敢啊。
但事实就是事实,你解释,谁信啊。就像这件事,你说你不知道,谁信啊。
由此我因那一脚成了全校有名的胆大包天的坏学生,颇受了几次老师有限的“虐待”。
从这件事看出,我以不大的恶意办成大的恶事,是有历史原因的。
并因这种宿命的原因,坎坎坷坷成了我生命的主旋律。
另外,有所失就必有所得,从这件事的亲身经历中也破除了我多年的一个迷惑。
首先声明,我非常愚钝,有了这个印象,才能看懂以下发生的事情。
小时候在村里看电影,看到剧中的人们吃香蕉,觉得很不可思议。
那时家穷,别说吃过香蕉,见都没见过。
心想,他们吃个煮玉米棒怎么连芯都吃,玉米棒再小再嫩那芯也不好吃呀,怎么还吃得津津有味,满脸幸福?是不是太饿了?
学校让写作文,我爱我的家乡。
我写道,我的家乡就是好,我们吃煮玉米棒从不吃芯。
一天,我到老师屋里办事,老师正在捧着罐头瓶喝茶,问我,你说我们吃煮玉米棒从不吃芯是什么意思?
我边说边比划,电影上他们吃煮玉米棒就是连芯吃的呀。
老师这时瞪着眼喝了口茶叶,可能觉得在学生面前喝茶叶有失面子,就想咳出来,于是趴在桌子上干咳,一时间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我吓坏了,赶紧给他拍背,边拍边讨好地说,
老师,喝茶叶不丢人,你就是喝急了点。
老师费力地抬起身子,打开了我的手,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脚。
滚蛋,让你家人给你买串香蕉吃。
后来我知道了香蕉是怎么回事,但也一直觉得老师当时过于造作。
一个没见过香蕉的小孩子,把电影中吃的香蕉看成是自己熟悉的煮玉米棒,有那么可笑么?
另一个小时候看电影令我迷惑是JC和土匪我真的区别不出来。
都是四五个按倒一个人,塞进汽车,到了目的地后给家属打电话。
因此好多情节小伙伴们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我只有羡慕的份。因为分不清好坏,所以记忆里一蹋糊涂。
尽管后来大了,学了点理论,但农村也见不到JC,最多见个民兵连长,没有直观印象,脑子里依稀还是小时候的影子。
就如现在我吃香蕉,还觉得里面有玉米芯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