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扫尽天涯谬论:当今中国的前世今生》
第5节

作者: 文盲来上课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两个人优势互补,完美无缺,在几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残酷斗争中,始终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同生共死。正所谓兄弟携手,其利断金,在绝对的逆境中成就人间奇迹。好吧,我啥也不说了,无数人对此都已经说过太多太多,可SB照样无视。
  有意思的是,在和平年代,两人反而略显生分,后世不明就里,猜测多多,多不了了之。我个人看法,非常简单,且看我慢慢还原。
  A要做件自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人做过的大事,由于对B过于了解,由里到外看的一清二楚。故准备自己一个人单干,但一个人就算牛到天上,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迫不得已还是要依靠B的盖世才华。如两人协作如同往日,没准还真能小到无法在小的可能性,在次变成现实!但出于B自身的性格,此番携手还是打了折扣。
  B对A也是了若指掌,同时也清楚A的想法和此事的艰巨性,由于基础条件差无可差,所以B对此信心不足,与之相比,在当时B眼里,如果解决目前的实际困难才是当务之急。
  两个人谁也没错,只是角度不同,A站的实在太高,就算B这样的如此出色人物,保守估计500年才会出那么一个,也要望其项背!

  两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计划的开始就埋下莫大隐患,导致政策一开始就模糊混乱,走向不清,传到下面更是一塌糊涂,这是后话。A是无可争议的铁腕人物,花了点时间解决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后,便着手此事,开始明里暗里的清除一路上的绊脚石,捧杀打压,大帽乱扣,什么都不在话下。
  还是成王败寇,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为达成最后目标,什么都可以牺牲,挡我路者必死无疑,遇魔杀魔,遇佛弑佛,什么都不在话下。因为若完不成,一切都毫无意义,在这之前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能人志士,都是白白牺牲!这个结果,A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B深知A的用心良苦,却还是于心不忍,并为此忧心忡忡,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更是忙的不可开交,没办法创业初期真正堪用的人才是在太少,什么都要自己来,一个人分身无数,恨不得一肩挑起整个偌大家国。
  A也知道B其实出工不出力,但也无可奈何,谁也不能取代B,没有B恐怕什么都要瘫痪。
  计划开展的很不顺利,政策的模糊性和执行的偏差,又严重背离原先的轨道。没办法,语言文字的天生缺陷,思维如不能达成共识,哪怕你让执行人把计划倒背如流,放到具体执行照旧能干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由此当时整体认知水平的低下,此类事情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任神都要为之暗自伤神!
  岁月总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A深感时日无多且后继无人,要想找到第2个自己,恐怕千年以内都没有希望。但A始终无丝毫动摇,死也要在有生之年,造福子孙后代,最起码也要打下相应基础。

  由于B的貌合神离,仅仅依靠B无异镜花水月。时不待我,唯有用超常手段才能提高进程,至此一系列妖魔鬼怪,粉墨登场,殊不知自己充其量也就是A手里不堪大用的工具罢了,无论成败必定抛弃的对象。由于不可避免的执行误差,杀人放火,打砸抢斗,毫无悬念的超出控制范围,进一步引发群体混乱,人人惶恐不安。
  B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彻底陷入两难境地。A已无退路,唯有放手一博,局势加剧,形势失衡在所难免。B终逃不出自己的命运,在私下里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暗中保护很多无辜群众。A同样看在眼里,对B大打差边球的做法,也唯有隐忍不发。
  时间一晃而过,终到最后关头,为确保计划不至整体坍塌,A终于下决心要扳倒B,所有准备已然完成。B对此自有所觉,最后时刻跑去见A,两人彻夜长谈,内容无人得知,永远的谜团。
  结果B地位得保,A的计划就此停滞不前。不久以后,B应操劳过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骨灰撒海,后人难解,一代的伟人的辞世,一项缅怀伟人的国际先例为之而开。B的辞世,对A打击巨大,终逃不过大限,两人本就约好生死与共,也算一尝夙愿。.
  可以想象的是,两人地下聚首,必定感慨无限,更是无言以对。

  很快,A的计划被后继者彻底推翻,后世有野史评价真正的胜利者其实是B,谁知道呢?一切,已无关紧要,因为新一轮的循环的就此展开,不管A还是B,还有无数早已长眠地底革命先烈,所有的努力,鲜血和至死不移的信仰,都终将化为乌有。兜兜转转,世界到头来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就说到这,胡编乱造,务放心头!
  最后简单说下人民:
  一个人是人民,一群人是人民,一个阶层的人是人民,一个社会的人是人民,一个国家的人更是人民,由此展开,从今往后的万代千秋也都是人民!站立的高度,决定人民的定义,这是SB们永远都无法理解的事,也是老毛的最大悲哀!
  本贴并为就此完结,还未到最精彩的核心部分

  我已放言要砸碎SB们的根基,且看我如何做到!
  下一贴先简单说点别的,可自行跳过,无意义。

日期:2010-05-15 03:39:27

  本贴没有废话,说是白说,写是白写,领悟自在人心!
  文盲不读书,故不知文凭为何物,管他哈佛还是斯坦福,三教九流函授班,都是一般无二
  文盲不读书,故不知书本为何物,世间一切终万本同源,与其升级浏览器,不如挖掘自我
  文盲不读书,故要找出反面教材,古来多少先贤皆文盲,东方西方共绽放,左道德右天地
  做个文盲不容易,做好文盲不简单,做个好文盲难上加难,要是把文盲做到出累拔萃,整个世界也要为之倾倒。
  SB自有SB的逻辑,文盲也有文盲的理想,只要把文盲坚持到底,在文盲的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没准三十年以后,现代文盲也可以像古代文盲一样,写出一本白话版的道德经。
  以上乱语疯言,下文回归主题
  为了便于描述,尽量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只有最大限度缩小,下面就以2人为例,揭示一些若有若无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传承说白了也是思想的传承,但是偏偏在这方面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任何语言文字都是人类发展路上的产物,不可否认,在发展最低级阶段,也正是语言文字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但产物毕竟还是产物,几千年前的东西到现在依旧没有本质性的改变,其滞后性可想而知。
  发展之路无非是从低水平的整体中孕育出杰出个体,进而在反过来推动整体向前的过程。在最初这并不是个问题,杰出个体通过简单的语言文字很好的带动整体有效向前,语言文字本来也就是杰出个体推动整体前进的产物。

  但日复一日,语言文字终将被思想所超越。
  杰出个体思维必带有一定的超越性,担任载体的语言文字千年无改,早难当大任。落后的语言文字形态如不能正确表达杰出个体的
  思想,那势必造成相对落后的整个群体理解偏差,纵然有少数与杰出个体思维形态相似的个体,从中收益,仍旧无力带领多数整体快速向前。个体思想越早被整体接收,那发展越快,反之则艰辛异常,不但造成时间生命的浪费更是混乱丛生,颠倒反复。
  有形的语言文字早不足以承载无形的宏大思想,由于个体认知水平又如天差地别,至此世间乱象丛生,整个群体陷入思维混乱,此问题至今无解,其关键所在上文已经有所描述,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承载体的问题。
  那如何才能完成对有形载体超越?唯一正确的途径也就是从无形入手,也只有当整体的认知水平超越有形的载体,依据量变到质变的简单原则,高水平的整体必定再度孕育出更加杰出个体,如几千年前一样,杰出个体会在推动整体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提高思维上的理解能力。
  自此一扫人类发展的核心结症,既整体如何高效吸收领会杰出个体的超前思想,并用整体的力量发扬光大,最后在整体意识提升下,再度孕育出更高层次的杰出个体,也只有如此循环往复,人类才有可能达到形态上的最高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