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传奇》
第54节

作者: 浇盐小土豆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火苗红红的,在大风中迅速摇摆变大。
  几个喘息的功夫,火苗就窜起一丈多高,吐着滚滚的浓烟。
  敌营正门的敌楼上,隐隐约约传来了哇啦哇啦的叫声,因为是顶风,听不出敌人呼喊什么。
  扑通!
  一声轻响!
  什么东西从敌楼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敌人哨兵太着急了,闪脚跌了下来。
  哈哈哈······
  看着熊熊燃起的大火,姜盆主和朱碗主一阵大笑。
  “败类鬼子,爷爷给你们送葬来了!”

  姜盆主说完,双手举起木桶,向后退了几步,猛然疾跑向前,大叫一声,把大木桶抛进了火海。
  接着,他又把另一只大木桶和大注射器也抛进了火海。
  一阵鬼哭狼嚎声传来,火海中冲出了一些人影,有的人影已经变成了火人。
  “撤!让败类们挣扎吧!”

  姜盆主说完,带领几人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路线,向城墙跑去。
  麻九等几人沿着城墙根,一路小跑,绕过北门,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就来到了城西小庙处的城墙缺口,几人跃上缺口,出了城。
  半夜三更东风吹,
  恶狼窝里梦发威。

  正义之火从天降,
  以牙还牙天网恢。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已经放亮了,麻九等几人来到了木碗会的老营。
  木碗会的老营距离通州城大约二十多里,坐落在官道北边的一个荒山脚下,紧靠着一个乱葬岗子。
  荒山上灌木丛生,也有一些参天大树。
  老营有破破烂烂的房屋百十来栋,它们的排列没有任何的规律,东一座,西一座,有的几座房屋挤在一起,像个大车店,有的房屋孤零零的,像一座破败的古庙。
  房屋大多数都是泥草结构,墙皮脱落,房顶长着绿油油的苔藓或是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草。

  老营的周围有一条深两米左右,宽一丈多的壕沟,在老营的入口处建有一个木制的大门,门框是一人多粗的松木,深深地埋入了地下。
  大门是碗口粗的松树做成的木栅栏,大门分左右两扇。
  站在老营的大门前,麻九感到十分的陌生。
  这个乞丐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听不到鸡鸣,听不到狗叫,静悄悄的,有些破败,有些荒凉。

  有点像小时候生活的农村,但,这明显是古代的农村。
  麻九的心里有些复杂。
  一阵幽香传来,婉红拽了一下麻九的衣角,问道:“对老营还有印象吗?”
  闻言,麻九微微苦笑,没说话,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缺水的黄连----可怜一个!”
  婉红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同情。

  好儿不忘妈,好狗不忘家。
  连家的记忆都缺失了,实在可怜。
  姜盆主有节奏地敲了几下门框,大门缓缓地开了,两个年轻的乞丐站在大门两侧,手握木杵,神情严肃,挺胸直腰,很像现代社会的保安一样。
  “盆主好!”
  两名乞丐异口同声地向姜盆主发出了问候。

  姜盆主看了看两人,满意的点点头,一边迈步朝门里走去,一边问道:
  “昨天下午有人来吗?”
  “回盆主,来了两拨人,南县和北县的,但人数不多。”
  “知道了!注意警戒,把好大门。”

  “遵命!盆主。”
  进了大门,几人顺着村落中间坑坑洼洼的大道,一直向北走去。
  说是大道,其实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只是走的人多了,荒草受到不断的踩踏,变得低矮了,萎靡了。有的地方,荒草已经绝迹。
  记得有个名人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这句话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已经过时,文明对自然的改造已经不仅仅是修路了,都对自然进行再造了。
  但是,在乞丐村这里,这句话就是真理。
  麻九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几乎所有房屋的烟囱都不在房顶,大多数的烟囱是从窗户出来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麻九实在想不通。
  烟囱通过土炕连接着灶台,只有在房顶,才能面对任何方向吹来的风。
  正是吹过烟囱出口的风,才把灶台里可燃物产生的烟尘吸走的。
  风速越大,吸力越大。
  要是在窗前,烟囱的作用就差得多了。

  大约走到了村落的中部了,几人来到了一个大大的院落,院墙不高,栅栏大门。
  院落外靠东侧有一个又高又大的柴禾垛,垛着很多柴禾,有枯树枝子,柳条棍子,各种植物秸秆、干枯的野草等,两头黄牛在柴禾垛跟前啃食着,也许吃得高兴了,满嘴冒沫,直甩尾巴。
  柴禾垛旁有一个用木材围起来的猪圈,十几头肥猪在圈里正鼾声如雷地昏睡着。
  院内铺着青石板,石板有大有小,形状不一,高低不平。

  一辆大车停在院子左侧,麻九认识它,这正是自己和婉红雇佣的那辆大车。
  院子的西南角有一口水井,辘轳很大,井口也很大,木头的井台。
  这个院落有三栋房屋,朝南的正房是五间青砖结构的瓦房,两侧各是三间青砖结构的瓦房。
  东厢房的南边山墙上订着一块大木板,白色的木板上写着一些黑色的字体:
  目标:实现大树民族的民族复兴之梦
  宗旨:坚持正义道路,与一切邪恶斗争到底
  基本观念:

  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
  团结互助光荣,尔虞我诈可耻。
  宽宏大量光荣,斤斤计较可耻。
  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靡可耻。
  扶危济困光荣,自私自利可耻。
  振兴民族光荣,出卖同袍可耻。
  西厢房的窗前堆放着很多木板和一些长方体的木头框架。
  东厢房的窗户前有两个大大的花圃,栽种着一些类似步登高的花卉,因为已经深秋了,花都有些打蔫。
  姜盆主带着几人进入了东厢房,厢房的正房铺着石板,正对大门的墙上糊着牛皮纸,牛皮纸上好像记着什么信息。
  仔细一看,一列列的人名横排着,人名的下面写着斤数、钱数等,还有具体的日期,麻九明白了,这应该是乞丐们的业绩记录表。
  婉红钻进北屋里去了,随手关上了房门,麻九没有看清北屋的情况,估计是婉红的绣房吧!
  绣房绣房,幔帐红墙。锦绣满地,香气绕梁。
  乞丐少女的绣房能是啥样呢?
  麻九心中涌起了一股好奇。
  姜盆主领着麻九和朱碗主进入了南屋。
  屋子挺大,地上铺着木板,没有刷漆,板子显得灰黑,有裂纹。
  东西两铺炕上铺着苇席,东边炕上有几个人在酣睡,有的在打呼噜,有的在说梦话。

  西边炕上无人睡觉,炕头有两个扣盖柜子,炕稍摞着几双花花绿绿的被褥。
  “都睡一会儿觉吧!折腾大半宿了,肯定又困又累了!”
  姜盆主说完,走到炕稍,随手拽下了三套被褥和三个枕头,撇在了炕上。
  被褥虽说有点旧,但还是挺干净的。

  “是有点困了,刚才走道时都差一点睡着了。”
  朱碗主说着,拽过一个蓝面褥子,铺在了炕稍的位置,又拉过一双红色缎子被,也没脱衣服和鞋子,抓起一个绣花枕头,就一头扎到炕上,头朝里躺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