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器物,小心藏》
第41节

作者: 大摩
收藏本书TXT下载

  脸色一正,我轻声开口:“这事我能办,费用需要五十万。”
  “五十万!你抢钱啊你,上回那两人才要了七八万!”我话音刚落,叫媛媛的女孩立马阴阳怪气了起来。
  我眼神冰冷的撇了她一眼,斩钉截铁的道:“这就是我的价钱,干不干随你们就是。”
  “另外,我在提醒你们一句,现在老太太还念着点情分,要是真变成穷鬼了的话.......怕不是要的就不是钱了。”

  这句话其实是我故意吓唬他们的,为了能多要点钱。
  这事在我看来一眼明了,就是老太太在下面日子过得苦,坚持不下去了才托梦给她们,让她们看在往日情分上给自己烧点东西,望着能改善一下自己生活。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托梦,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后代们,这是人伦常情。
  但是,若是死的不明不白,或遇上儿女不孝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要遇到了这种情况,处理不好的话是会死人的。
  “没问题,五十万就五十万,只要先生能帮到我就行,”中年妇女倒是显得很大气,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当下,我也松了一口气。
  这比我卖假古董来钱快多了.......
  “行了,你们去准备一下吧,把衣服换了,金银首饰的都摘了,穿的朴素一点,”我着重的看了一眼那媛媛。
  我接着道:“另外,你们买点东西,我说你们记。”

  “第一,要黄色的钱眼贡纸,记住,只能要淡黄色的,上面也不要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花纹。”
  “第二,你去纸扎店找人叠几十个金元宝,元宝的直径不要超过十公分,八九公分最好。”
  “第三,去买一个纯铝的铝盆,顺便你打听一下你那姥姥的出生的年月日,然后和名字一块写下来,装在信封里。”
  “还有一点,你要找一根表面光滑无伤的西葫芦来。”
  我拖着下巴想了一会,道:“嗯.....应该就这些,你们去办吧,都买办齐了然后在外面的大望路路口等我。”
  中年妇女一边点头,一边拿手机备忘录记着我的话,她还问了我一句:“先生,银元票你忘说了吧?前两次我都烧了很多了。”
  听罢,我摇头一笑,道;“那天地银行的票子没用,不用买,买了也白搭。”
  我可是看见过供养阁的,刘全在黄老爷客栈里付钱的时候我也看见过,他拿的那种钱是下面自己印的,压根就不是上面这种天地银行几亿几千万的红绿票子。
  不过,几千年来,自古不变的有一点,金钱银钱,金银元宝。
  这东西烧下去才有用,让去世的人自己去换钱就行了。

  而且这烧钱的地方也很有讲究,我将地点选在十字路口也是有说法的。
  一年之中,除了清明那一天,其他时间的话你在坟头上烧钱上坟是没用的,就算是烧了,也大都被孤魂野鬼抢去了,根本就到不了自己过世亲人的手里。
  另外,大的十字路口四通八达,暗通幽冥,深夜时分,阴间邮差时常路过,他们看到了就会帮忙带下去,这是最快的办法。
  这就像那件事,有时候你开车路过一些路口的时候,时常能看到一些人蹲在马路边烧纸,这些老规矩传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清明节那天就像是上面的双十一,大部分阴曹邮差都上班,这时候你在坟头烧的纸钱有用。
  其他的时间,要想烧钱,还是得自己去投递才行。
  “媛媛,你跟我一块去吧,我一人估计拿不了这些东西。”

  “文先生,那你就在大望路路口那等着我们吧,我们买好了东西就过去找你,”中年妇女又确认了一下自己的手机便签纸。
  “也不用一会,这事最好在深夜干才好,”我看了一下点,还有好几个小时。
  “哦,对了,这件事很重要,你姥姥的出生年月日和大名一定要搞清楚了,千万别搞错了。”
  “如果你记不清的话就打电话给村里查查,”我一脸认真的叮嘱道。
  “行,文先生你放心吧,我这就去办。”
  就这样,交代好了一切后,我们几人便分开了,同时我和这母女两约好了,晚上十一点多在大望路路口碰头。

  当下,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我本来是想去医院看看文玲的,结果医院的小护士赵莎莎告诉我文玲还没醒。
  闲着也是闲着,我顺道去了一趟国博图书馆,而后,这一待就是四个多小时。
  我来图书馆的目的也很明确,我想找一些关于西夏文翻译的书籍,但结果却不太好。
  以国博的藏书体量,有关西夏文记载的翻译书籍却屈指可数,我还特意问了一下图书馆里的老研究员,而他却说。
  “小伙,那种东西太少了,不过,我知道有一本西夏文和汉字的对照本,是李元昊时期编写的,叫《番汉合时掌中珠》。”
  随后,这老研究员一副痛心的模样道:“哎!可惜了,这等重要的文物在民国时期就流到国外了,现在这本西夏辞典馆藏在乌拉国的皇家地理协会,我们连想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说到这,国博的老研究员还感慨了一句:“要是有这辞典和被盗走的那一批文献,贺兰山脚下出土的那六千多块西夏皇陵残碑,最起码能翻译出一半来!”
  见我有兴趣,这老研究员笑着招呼我坐了下来,然后他眼神明亮的看了我几眼。

  “小伙,想不想听听一百年前在贺兰山脚下发生的事?”
  天色渐暗,我不知道这老研究员的身份,老研究员也没问我姓名,他把我叫到了会议室,又亲自煮了一壶安化的黑茶。
  黑茶入口,有种淡淡的绿豆香味。
  老研究员放下了茶杯,他靠坐在木椅上,若有所思的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语气平淡的开口说话了。
  “那时候我还没出生,这事也是老一辈人告诉我的。”
  “一九零八年的时候,蒙内地区人口少,大多都是黄沙干地,这里除了一些少数的土著部落外,外人基本一年半载的都见不到一个。”

  “也就是这年秋天九月份,大西北黄沙地突然来了十几个大鼻子,他们领头的普通话说的很好。”
  “这十几个外国大鼻子和驼队随身带着干粮,一直沿着贺兰山奔北走,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定居在黄沙地的本地少数部落。”
  “土尔扈特部落。”
  “大鼻子中领队的男人叫洛克斯夫,是乌拉国边城人,他们找到了土尔扈特部落的首领,达西王爷。”
  “这洛克斯夫会来事,他以一套当时比较先进的留声机作为见面礼,送给了土尔扈特的达西王爷,并且希望达西王能给他一名熟知沙地的向导。”
  “达西王何曾见过这会说人话的铜喇叭,当场就十分高心,他兴高采烈的收下了这套留声机,并且还把部落里最老的向导借给了大鼻子的驼队。”
  “洛克斯夫向这名向导说明了来意,他想找一座埋在黄沙中的古城遗址,为了让这名向导尽心尽力,洛克斯夫还送给了向导一台二手的博朗小枪。”
  “随后,向导领着十几人的驼队兜兜转转,在一望无际的黄沙地中转了十几天,就在驼队的淡水快要耗尽时,他们在沙地中心看到了一处残缺的城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