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小屋里的爱情故事》
第5节

作者: 六平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咋办?问题没解决呀。
  王丹平坐在属于自己的办公桌上,一下无所适从了。
  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网速还贼快。没人安排工作,干点啥呢。
  他四周瞅了瞅,同事们各自忙各自的,头也不抬。办公桌是用隔板隔开的,各自看不到别人在忙啥。他心虚的下载了安装了QQ软件,登了上去。
  消息盒子里,有一条好友验证信息。网名叫花自飘灵。

  王丹平欣喜若狂,凭直觉他知道这一定是刘灵灵。他颤抖地打开消息盒子,点了通过。
  QQ加上了。沟通的桥梁也就搭建起来了。
  “是你吗?”王丹平敲了句。
  半天没动静。
  王丹平如坐针毡,心里好像有一只猴在挠。
  “是我”对方回话了。
  哪需要更多的语言修辞,王丹平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声音震得整栋大楼都随之抖动,王丹平怕心脏会跳出来,掉落到地板上,便忙用左手捂住。不料手臂挥动得劲儿大了点,把左手边的文件夹打翻在地上,“啪”一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犹如晴天霹雳,搞的大家都朝他这边看过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小心把文件夹弄掉地上了”王丹平忙站起来,双手合十,对同事们连连点头。大家也就没再理他,继续埋头工作。
  “哦,刚出了点小插曲,现在好了。”王丹平飞快得敲了回去。
  “哦”便没了下文。
  “我到了”……

  “刚去拜会了各大山头的山大王,才坐回来”……
  “给你说个奇葩的事情,我们领导让物业安排住的地方,被赶了回来,现在没人过问了,今晚看来要睡大街了。委屈的表情”
  “你人呢?”……
  好久没见回复。王丹平很着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企鹅图像,恨不得透过企鹅那眯着一半的眼睛到屏幕那头去看一看对面的姑娘在干啥。
  “来人了”“怎么这样啊,不靠谱!”“跟你聊天我要切换网络,我好辛苦的,你知道不”对面撒着娇。
  原来,刘灵灵上班给人交话费办业务,用的是专网,登录QQ浏览网页要用互联网。她是偷闲瞅空登的QQ,就得来回拔插网线,切换内外网连接。
  “怪不得你不理我呢,呜呜……”
  “那我先聊着,你抽空看了再回”王丹平回。
  就这样,在时空不对等的条件下,两个年轻人隔着千山万水,通过互联网聊天工具,聊了一下午。
  网络真奇妙啊,平时见面招呼都不敢打的两个,通过互联网彻底敞开心扉,能聊得面红耳赤。在一个个表情后面,王丹平甚至能脑补出刘灵灵那一会皱眉,一会噘嘴,一会托腮,一会偷笑的样子。
  他特别想念刘灵灵,恨不得立马飞回去见她。见那高高抬起的,仙鹤一般长长的脖子,见那双手抬起,露出的白白的窄窄的腰线,见那瓷白的脸庞,见那盛世容颜……
  整整一下午,没有任何人打扰王丹平,没人关心过问他,也没人安排工作,当他不存在一样。
  这时候,陈伟走过来,说:“下班了。这个住宿问题,主任也没明确再安排。这样,你跟我来。”
  元老就是元老。办法还是有的。
  他将王丹平带到单位对面,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巷子,来到一片低矮的旧楼前,在第九栋楼下面停下来。带他去了三楼:“先住这,我刚来的时候没地方,跟另一个同事合住。现在空出一间我搬过去了,钥匙刚好没交。这应该还能住,你先占下,我给之前的同事打个招呼。”
  就这样,在单位对面一个城中村中,王丹平住进了一间不到六个平方的小房子里。

  王丹平入住的小屋夹在金川路和三江路之间,是连片的老旧居民区,居住着三江市原着居民,是典型的城中村。楼与楼之间只有逼仄狭窄的道路连通,宽度仅能供电动三轮车通过。这里面有本市最大也最古老的菜市场,让本就不宽的街道变得尤为拥挤,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每天大量的菜贩在凌晨5点不到就会涌入街巷,摆上各色菜品,大声吆喝,招揽顾客。三轮车喇叭声、菜贩子的叫卖声、人群的争吵声,声声入耳。夜幕降临,摆夜市摊的小老板们从楼道里钻了出来,各人有属于自己的地界儿,挂起招牌,摆上几个条桌,点上煤气灶,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空气中就充满了各种食物的味道。孜然味,烧烤味,麻辣烫味,烤地瓜味,扑面而来。

  居民区最初楼层设计的只有三层,后来被原着居民不断加高,最高能加到十来层。地面不够,空中来凑,三层以上加高部分都会向前延伸一截,尽可能地增加三层以上房屋面积。于是留在人们头顶的天空,就变成了一条条不足一米的线,使得拥挤的街道变得阴暗潮湿,散发着霉味。天空横七竖八拉着各类线缆,像一张张蜘蛛网,牢牢罩在形色匆忙的人群头上,生怕他们会逃出去一样。楼层墙壁上贴满了“房屋出租”“疏通下水道”“迷药腔支”“重金求子”等的宣传语,无穷无尽。不熟悉地形的人进来后,很容易迷路,仿佛走进了一条看不到头的迷宫,转一大圈又回到原地。

  由于地处闹市,东西紧邻金川、三江两条大街,南边紧邻三江市人民医院,北面挨着市一小。居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成了商家必争之地。原着居民们便将一层临街的墙面打通,变成门面房,有做各色小吃的,有洗脚按摩的,有美容美发的,有粮油批发的……最多的还是麻将馆,三五步便有一个,一个房间支起三五个麻将桌,座无空席。一群老头老太太围坐在一起,打着一块两块的小麻将,一打就是一天。

  过道里还有那种打着理发的招牌,整天亮着红灯的小房子,玻璃推拉门永远半掩着,角落里坐着一两个衣着暴露的年轻姑娘。每次王丹平从面前过,就有姑娘拉开门对他喊:“帅哥,进来耍嘛!”这时他就会低下头,快步走过,像躲瘟疫一样。但没走几十步,同样的场景就会再来一遍。
  在这片居民区里,有一个单元是最早的邮电家属楼,两栋楼,五层高,楼栋编号“九”,大家都叫这“九号楼”,邮电分营后资产划拨给了邮政局。后来空出来了,专门供单身大学生作为临时宿舍用。
  王丹平所住的301室,有两个房间,一大一小,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大点的房间住着同事老李,剩余的小房间王丹平住。房间不到六平米,只放得下一张一米二的小床。
  趁下午空闲时间,王丹平在楼下买了一些墙纸,一面镜子,一个小书桌和一些日常用品,收拾整齐,就算正式入住了。小屋虽小,至少有了落脚之处,简单收拾一下,还算温馨,王丹平很满意。
  收拾完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王丹平这才想起来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后就挂断了。父母年纪大了睡得早,知道儿子没事也就放心了。
  随后,王丹平又给白丙华打了个电话。
  白丙华很客气:“小王啊,你现在是市局领导啦。恭喜你呀。是金子迟早要发光的,放在凉水镇这个穷乡僻壤,太屈才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