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神秘往事》
第8节

作者: 一把沙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原来志远就是这里丢的魂儿!”张择方将纸旗放在盘中,腾出左手罩住白蜡,以防被风吹灭。
  茅山道术中,旗子、雨伞、葫芦等物均可以作为收魂之用,像旗子、雨伞等,可以作为魂灵的寄居之所,鬼魂可以自由出入,而开光葫芦则是茅山收魂法宝,除非有人故意释放,否则被收进去的魂灵将永远被困在里面。而此处盘中白蜡的火光则指示魂魄的旺气,如果白蜡熄灭,魂魄也会烟消云散,相反,如果魂魄越来越微弱,白蜡烛光也会相应暗淡。
  “估计快到三更了,我们得马上回去!”张择方看到烛光微弱,料想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
  吴氏在守山狮处等得心急如焚,远远看见张择方二人的身影,顿时喜不自胜,三人不敢怠慢,急急赶回家中。
  “大嫂,你快去将屋里的煤油灯吹灭。”走进院中,张择方停住脚步,向屋内看了一眼。吴氏慌忙冲进里屋,鼓气一吹,屋里顿时伸手不见五指。

  张择方小心翼翼的将瓷盘放在吴志远身旁的土炕上,突然看到盘中的烛光越来越微弱,几乎就要熄灭了,张择方心知零时即过,成败就这转瞬之间,于是急忙拿起卷起的纸旗,插进吴志远嘴里,双手作集神手诀,口中默念法咒:“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身形。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集神手诀同张择方外出招魂前做的聚魂手诀一样,都是茅山手诀的一种。集神诀代表聚集信号,表示聚集天神和魂灵。茅山派的手诀与佛教藏传密宗的结手印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大不相同,茅山法术中的手诀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是促成符咒法术应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佛教密宗的手印则符合中医经络、阴阳、五行相生克的原理,有助于气血的交流、开合、抗衡、从而产生辅助入定或调动内气之功效。

  张择方将法咒念完,集神诀向纸旗一指,那面纸旗便猛地伸展开来,跟着便听到吴志远一阵猛烈的咳嗽……
  看到吴志远咳嗽,张择方忙将插在他嘴里的纸旗拿出来,转身说道:“大嫂,可以点灯了。”
  吴氏夫妇又惊又喜,这七天里吴志远一直昏迷,夫妻二人没有听到吴志远一点声音,哪怕是痛苦的**。如今听到他的咳嗽声,心思全放在了吴志远的身上,根本没有听到张择方的话。
  张择方摇了摇头,自己走到桌旁点上了煤油灯。

  这时吴志远已悠悠醒来,吴成喜和妻子慌忙上前扶起儿子。
  “志远,你总算醒过来了。”吴氏喜极而泣,不停地抹着眼泪,突然转过身,“噗通”一声,朝张择方跪了下来。
  “道长,你真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吴氏对张择方的感激之情是自然流露,不过这“全家”二字的言下之意也很明显,如果吴志远死了,她和丈夫活在这世上也毫无意义。
  “大嫂赶快起来,张择方真的受不起!”张择方赶忙上前搀起吴氏,吴成喜对吴志远说道:“志远,是这位道长救了你的命,快谢谢道长。”
  “谢谢道长。”吴志远语气微弱,脸色苍白,双手抚着胸口,有气无力,仿佛还有很多话要说。

  张择方连忙上前安抚住吴志远,向吴成喜夫妇说道:“大哥大嫂,志远虽然已经还魂,但是还有最后一步才能完全康复,我要给他念诵安魂咒,并教他归气之法。”
  吴成喜夫妇不敢言语,慌忙走出房门,张择方一回身说道:“这三天还按照于一粟说的,给志远喂九成熟的糯米稀饭。”吴氏连连答应着,关上房门。
  三天转瞬即过,吴成喜夫妇再看到吴志远时,他和张择方正在土炕上盘膝而坐,双眼紧闭,胸膛缓缓起伏,脸上的气色比以往更加红润。
  “志远,可以了。”张择方睁开眼睛,看见吴志远仍在呼吸吐纳,笑道,“看来你已经熟练掌握了采日精月华功的心法,只要再稍加时日,就可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吴成喜夫妇闻言脸上面露喜色,没想到三天的时间就能让吴志远脱胎换骨,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吴志远缓缓睁开双眼,“嗯”了一声,疑惑道:“我只是感觉站着的时候吸进身体的气很多,但吐出来的气很少,而坐着的时候吸进身体的气很少,但吐出来的气很多。”
  “你的悟性很高,这说明你已经掌握了此功的法门,想当年我是练了半年多才有了这种感觉。”张择方微微笑道,“这是初修炼者的正常反应。采日精月华功分为采功和咽功两部分,白天时站姿为采功,晚上时坐姿为咽功。行采功时将天地万物之灵气精华采进体内,储存于咽喉之间,所以你会觉得吸进身体的气多,吐出的气少;行咽功时将存于咽喉之间的灵气纳入丹田,同时丹田之内的浊气便被排出体外,所以你又觉得吸进身体的气少,吐出来的气多。不用担心,以后时常修炼这道功法,不久这种窒息的感觉就会消失了。”

  “谢谢师傅指点。”吴志远吐出一口丹田内的浊气。
  “别叫我师傅,我可没答应啊。”张择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吴志远三天来的表现已经显露出他是一个习道的奇才,虽然张择方有意将他纳入门下,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得经过父母同意才行。
  “志远能拜道长为师,是他莫大的福分,道长你就收他为徒吧。”吴成喜站在一旁,喜滋滋的看着吴志远。他亲眼见到张择方还魂降鬼的高超法术,吴志远拜其为师,哪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我倒是非常愿意收志远为徒,我相信我师父也会对志远非常满意,只不过……”张择方轻咳一声,欲言又止。
  “道长有什么要求就直说嘛。”吴成喜不明白张择方的难言之隐,只以为是张择方有其他要求不好意思当面直说。
  “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茅山弟子。”张择方一脸正色,他一直都以“茅山弟子”的身份为荣,无论何时何地,他从不回避自己是茅山道士。其实自清朝末年以来,国运不济,民生不稳,民间鬼怪横行,奸邪当道,许多术士、神棍、巫婆应运而生,打着茅山派的旗号招摇撞骗,讹取钱财,茅山一派的名声早已被搅得浑浊不堪。然而张择方此时的言外之意,却并不是指茅山派在外的恶名。

  “我知道,茅山派有什么不好?没有茅山派,志远的小命早就没了。”吴成喜一跺脚,语气极为坚定。
  “实不相瞒,我茅山派的门规戒律有三大条,分别是无色、破衣、贫穷。无色就是不得亲近女色,这就意味着成为茅山弟子,必然就要绝后;破衣就是不穿整齐的衣服,衣服上必须有洞;贫穷就是不囤积财富,不留隔夜钱。凡入我茅山门下者,首先必须遵守这三大条。”张择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吴成喜夫妇的表情。
  只见吴成喜夫妇默然无语,不再像先前那样情绪高涨,支持吴志远入茅山门下。这对农家夫妻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吴志远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是吴家香火的唯一继承人。破衣贫穷都无所谓,茅山派的“无色”戒律成为他们同意吴志远拜师的唯一障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