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妖怪档案——1000余种古妖资料详考》
第43节

作者: 虫离先生_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天傍晚,乡民步履匆匆,各回各家,乡勇们正自照例集结,忽听一个苍老的南客声音问道:“借问诸位,贫道日间望气,贵地水象不正,妖氛升腾,近来是否曾有异事发生?”众人驻足相视,只见三个陌生道人,一老二少,俱都背挂长剑,一脸风霜之色。开口问讯者,正是居前的老道,须眉如雪,看样子恐怕有七八十岁了。见众人一时瞠目无对,老道又说道:“贫道师徒修行于潇湘,此番下山周游天下,只为积修行道,贵乡若为外物所扰,不妨一谈,我等或可效劳。”

  这才有乡民反应过来,大声喊道:“是降妖除魔的法师!”众乡民又惊又喜,将三个道人奉为上宾。道人湘音浓重,乡民们听不太懂,特挑选了一个曾到湖广做过生意、口齿伶俐的通译,两边传话,巨细无遗地述说那水怪有关的情形。
  老道静静听着,两手不时掐指计算,眉头越蹙越紧,待到那通译说完,沉沉叹一口气,缓缓道:“我们来得迟了,此妖气候已成,贫道也无能为力。”说罢起身就要走,众人大惊,哪里肯放他们离开?堵在前头,七口八舌地苦苦挽留,并表示愿出重金,请道长务必试上一试。老道说道:“不是贫道不仁,倘若年轻三十岁,拼死与之一搏,未始全无胜算;而今衰朽残年,气力不济,万万不是此妖敌手。”众乡民犹不肯放走这唯一的指望,遮道哀求。老道的一个徒弟看不过去,愤然道:“何必劳动师尊,弟子愿去会一会那妖孽!”乡民们听了大喜,忙附和道:“是啊,是啊!有事弟子服其劳,小道长出手,也是一样的。”老道转脸看着徒弟,道:“以你的修为,胜不得此妖。”徒弟不服道:“去年在川中,弟子便斩过一只水怪。”老道道:“此地水容,岂能与川水等量齐观?那川中之水,分沙漏石,一望澈透;顾此浊流,目不视物,你却如何施为?”一番排揎,徒弟不敢再出言顶撞,但忿忿不平之色,溢于言表。

  在乡民的款留下,三个道人还是在镇上留宿了一夜。第二天,那徒弟独自找上乡勇头目,表示要与水怪一战。这消息立时轰动了鱼河堡,阖镇居民全体出动,扶老携幼,都围到那水潭远处观看降妖。
  年轻的道人青袍飞扬,举首望天,只等午时“三火相交”,脚踏禹步,焚化神符投入潭中,要逼那怪物出水相斗。然而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一潭死水,毫无波澜。远处的人群窃窃私语,道人脸色青白不定,额头汗水涔涔,突然,他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将道袍一扔,拔剑在手,“扑通”一声,纵身跳进了潭中。人群发出惊呼,不由得纷纷向前靠拢,只见一圈圈涟漪荡漾开去,水皮上先冒起几个气泡,蓦地里波涛汹涌,众人知道水下已经接战,群相鼓噪,为道人助威。忽而有人喊道:“你们看!水变红了!”“是血!一定是妖怪受伤了!”“道长斩伤了妖怪!”众人大喜,欢声鼎沸,却见一个东西浮出水面,漂到岸边,有人大着胆子上前拖出来一看,是一条臂膀,接着“咕”的一声,又浮起一颗人头,发髻松散,面色枯败,正是那个道人。

  “道长死了!”
  一声尖叫,石破天惊,震坼了黄土高原低低的云彩。众人大骇,四散溃逃,哭声喊声合着踏起的扬尘,烈焰般卷过燥热的土地,吞噬着为恐惧所吞噬的人群。
  “什么人!”
  一群人慌不择路,不知逃到了哪里,撞在一队人马之前。队列当先的一名马弁“噌”地腰刀半露,警惕地喝问:“干什么的!”
  乡民们抬起眼睛,东张西望半晌,慢慢回复神智,认出了眼前这队人马似乎是官兵。
  “大老爷!有妖怪,有妖怪!”

  “什么乱七八糟的,赶紧走开,莫要挡道!”那马弁看清是群百姓,便收起腰刀,改用鞭子拨弄伏在马前的人。这时身后蹄声得得,一人策马上前,头戴珊瑚顶子,五绺长须,不怒自威,看见伏在地上的百姓,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何故慌张逃窜?”
  乡民们不认得这是个什么官,但晓得是个官,慌忙磕头道:“回大老爷的话,小人们是鱼河堡的百姓,鱼河堡出了妖怪…”你一言我一语,断断续续,总算把妖怪为害、道士除妖被杀的始末通前彻后讲清楚了。
  这位珊瑚顶子正是榆林府总兵靳桂,此番率部剿匪收功班师,想不到遇到了这么件事情,听了乡民陈述,大感兴趣,顾左右而笑道:“我从戎二十多年,打过几百场仗,还从没跟妖怪交过手,不知道妖怪打起来是什么味道?”他顿了一顿,看着众将士脸上也都浮出笑容,继续说道:“前日那帮土匪不堪一击,打得实在不过瘾,咱们今日便稍作逗留,顺手把此地的妖怪收拾了,也为本地百姓除去一害,兄弟们说怎样?”众将士轰然叫好。于是靳桂驻兵鱼河堡,先尽一天功夫研究当地地势,定下策略,次日派出三百健卒,凿渠引水,几天时间将那潭水放得一干二净。但见潭底泥淖之中,露出一条巨大的黑鱼,长逾两丈,巨口无鳞,背上生着一排长矛似的锐刺。靳桂听说了此物的恐怖,高声下令全军戒备,然而这怪物在白昼似乎不能离水,烈日之下,唯有蠕动挣扎,全无威风。靳桂一声号令,弓弩手乱箭齐发,那怪物这才感到危险,厉啸一声,挣动身子,似乎打算窜上来拼命,早被万箭贯心,立即毙命。

  百姓们恨透了怪物,驱着牛马把尸体拉回镇子,千刀万剐,是夜熬煮鱼汤,大犒军士。没想到这怪鱼之肉腥臭无比,谁也吃不下去,众人大笑着扔掉鱼肉,重新杀猪宰羊,军民尽欢。从此以后,当地再也没有怪异发生。
  北宋《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