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大家,我遗漏了一段文字,非常非常抱歉产生如此低级的错误。偶然因素也是创业中非常危险的一个因素,毕竟种子太过弱小,经不起风高浪急。我在此将完整的第三个故事贴出来,明天一早我到单位继续更新!真的非常抱歉,妨碍各位阅读!
非常对不起!
--------------------------------------------------------------------
第三个故事:代理、代理
大概是在上个月末,厦门的温度已经是12、3度了。这在南方的城市里已经算是个低温的天气。下班的途中,我挤在人满为患的BRT上,虽然人多但天气寒冷这也就成了一件因祸得福的事情。
突然,在人群中闪过一张白皙的面孔。一晃而过的画面,令我想起了一个从前的朋友。从前,也就是在2007年底。
2007年,对于已经27岁的陈志勤已经是工作的第6个年头了。
本来,毕业于厦门华夏学院的他没有任何机会能够进入建发集团这种国有大型企业做事的。华夏学院不过是个民办的大专院校而已,在他毕业的2001年甚至连地专的资格都没有达到。
但是,由于他是厦门本地人。父亲陈福主为建发集团工作了30年,怎么说也是集团的老员工。领导给他父亲面子让他儿子在建发集团旗下的建发陶瓷当网管。陈志勤自小聪明伶俐,读书虽然不是很出色,但电脑玩得也还算可以。平时同学邻居的电脑坏了或是要买电脑,都得找他参考参考。
网管这份工作说白了也只是解决些网络不通、主板接触不良之类的问题,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真的有大事,还有为数众多的维护公司扛着呢。
这种清闲的日子一开始对陈志勤来说非常惬意。毕竟,在家人朋友面前,能进建发这样的大企业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且,从现实收入的角度来看,当同学们还在为工作奔波的时候,他就稳稳地拿一个月2000左右的工资,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当同学聚会时,看到那些高中时期读书比他好,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同学们为工作的事情苦恼时。他的心中竟悄悄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但是,陈志勤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从小崇拜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商界精英,非常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工作后,由于工作清闲,他开始想找些兼职的活儿来多赚点钱。
一开始,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比如,去电子城帮朋友照看下店铺、或者介绍一些朋友到电子城装机,然后从中赚点差价、回扣。这样有一档每一档的生意,让他觉得来钱实在是太慢了!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安利”!
陈志勤是通过他的一个很久没有走动的表姐进入安利的。在安利那种造神运动般的激励法刺激下,年轻的志勤很快融入到安利的价值体系中去。
从此,他的价值观也变得更加激进与活跃,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盈利的机会。或许不能说是安利改变了他,但至少也是“安利”式的培训给他养成这种人生价值观十分充足的土壤。这种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自我万能式造神。
他们的理论体系几乎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纯粹突出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功能的强大。常常是找一个做得很好的经理级人物出来现身说法,把他十年前的照片拿出来给大家看。其照中人必然是个比现场所有学员烂上一百倍的状态,衣衫褴褛说不上,但土到掉渣肯定有。接着开始现身说法,把过去和现在接着是未来描述得淋漓尽致,期间穿插晒工资条,晒房产证之类的实物。
总之,这一堂培训下来,所有人几乎都相信这么一个概念“他那么烂都行,我为什么不行呢?”是的,这就是自我万能式的成果,人人都开始自己认为无所不能了。
陈志勤也是如此,通过一趟趟培训和讲解,他开始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明天”奔波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些亲戚,可是亲戚们能进的早被“表姐”拉光了人头,自己不也是被“表姐”拉来的吗?哪里还有有剩下的啊?于是,他把眼光放到了同学朋友的身上。
首先,他想到的是同学黄凯。黄凯家比较富裕,人也较聪明伶俐,他或许能够说得通。
闲话少叙,立马奔黄府而去。由于两人非常熟络,也都刚刚参加工作,很快就聊起了近况。志勤极力拉拢黄凯加入“安利”还说了许多宝石级经纪人的待遇,黄凯虽然觉得这待遇确实很好,但自小与父亲经营商贸部的经验让他懂得“天下无免费午餐”。他首先问志勤“这些产品,我们卖给谁?”
是啊,卖给谁呢?志勤立刻回答,卖给亲戚朋友们啊。
黄凯心想不就是个推销员吗,说这么多七七八八的。
其实,他不自觉地进入了一种叫做“真相反刍”的环节当中。在这种现象里,信息自上而下发布,越接近上级的反而越不清楚消息的真实面目,但当他们具备完整描述信息的能力从而向下转达信息时,由于大脑自身的抽象功能将过滤无关紧要的信息,却使得重要而真实的信息进入下一层。
这种现象是人类自身生理功能的有一个杰作,这种功能使得带有夸张成分的真实信息能够在转达过程中被过滤掉那些不确定的成分,而到达下一层的通常是真实而重要的信息。这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从而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军事领域作为人类最终极的博弈,最高级的将领们通常不会直接接受前线发来的信息,信息量大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其中夹杂着太多的虚假与不确定成分。但是,仅仅通过一个人员的转达,就成为指挥作战的重要砝码。而这些为了这个目的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就是“参谋”。
在这个例子中,陈志勤由于时间以及场地的限制,他没办法向黄凯“现身说法”描述加入安利的成功几率。只能转述最重要的“营销模式”以及“产品资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其实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中最核心的部分。
“安利”东西真的好,大家看得到,卖得动摆摊开店都能卖。但是,他偏偏要学员去“上课”。这就是其规避“真相反刍”功能的重要手段。
黄凯经过没办法“现身说法”的志勤一说,首先提出的是看产品。因为,他觉得产品好才能卖得动,卖得动才能有利润,有利润才能有提成,有提成才能有那些宝石级会员的待遇。
志勤一听,黄凯的话也有道理。就拿产品出来演示,当然,演示的结果确实不错。黄凯也较满意,就答应他会和家里人说说,看结果再说。志勤听黄凯一说,非常满意地走了。
晚上,黄爸爸回到家里,黄凯就和爸爸谈起了志勤今天来访的目的。
日期:2011-12-20 10:17:36
老黄原来是企业职工,在80年代企业办服务公司时开始从事商品批发零售业务,属于改革开放中第一代经商人员。十几年商海博弈的他目睹了中国市场从无到有,从商机满地到权力寻租的变化。从承包企业服务部,到自己开设批发点,最后自己成立商贸公司。一路走来,儿子始终跟随在自己身边,他明白儿子是有一定实践基础的,但是他不打算放过这次教育的机会。
面对有心学习的儿子,他问道:“你把东西卖给谁?”
儿子随口说道:“志勤说可以先从亲戚朋友们开始。但是。。。”
“但是什么?”老黄看到儿子有些疑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