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做到从月薪两千到年薪四十万的》
第3节

作者: wmgd164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想想,段永平已经是海外职业投资人了,我虽和他有接触,却没有抓住机会,被提携一下。还是那时太年轻,不懂得如何请求贵人的相助。现在就不同了,凡是个领导老板,我都会尽量的保持接触和联系。不管有事没事找人家,每年几个大节,都会发短信问候。每次都要发3-4百条祝贺短信。其中有部分都会上门问候一下,再带一点小礼物。几百快钱的礼物已经很少了,但每个节都送,多送几个人,还是感觉有经济压力的。

  想起前些日子,我和一个80后的MM谈天。她说你们70后的比较喜欢拉关系,比较喜欢打电话说事。我们80后的一般不拉关系,一般发短信说事,不好意思刻意的去巴结人家。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年代不同产生的差别,还是因为他们还没到年纪。也许他们就如我的当年,也很不好意思搞社会关系的,当他们长大了,才会觉得自己当年很傻。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美国以前一个众议长的秘书写的,叫做:【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看了之后,才明白了原来美国人也很会拉关系的。只不过因为政治文化不同,手段不同罢了。其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在此送给各位朋友,愿你们在拉关系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关键不在认识谁,而在想认识谁!
  --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日期:2010-04-19 13:04:20

  首先抱歉多日未来。
  昨天想起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在职场中的年数越长,对于人际关系的领悟也就越深。但有时也会有一些人,年近40了,仍然天真的很。有的是因为个人经历比较简单,有的是因为家庭缘故而一贯养尊处优,不需要多费思量。但当你看到年纪颇大的人,却因为待人处事的不成功,心智的不成熟,而在职场上,生活上困难重重,不由得不感叹惋惜。也许有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会不适应职场和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总幻想能生活的简单一些,总抱怨社会的复杂,但是,也许社会的复杂性就是它的根本属性,也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得以不断进步的内因。

  我曾经以为国外的人际关系很简单,到了国外后发现他们的普通人,下层的人的确很简单。但西方的很多成功人士,包括大商人,政客却异常的复杂,他们的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比我们中国人简单,相反经常超过我们。另外,西方人,一般来说,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而人际关系,朋友,诺言放的很轻。可以这么说,只要不会被抓到把柄,他们丝毫不讲信义的。所以,对我们在职场上看到的厌恶事情,也许要从另一个角度评估了。

  据说现在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个盛世。也许在物质层面是比数百年前,数十年前大有提高。但是,在精神和思维的层面,也许未必。我们现在没有春秋战国时的百家思想,言者无忌;也没有宋明时的文化艺术,士人阶层;我们更没有现在西方的独立智库,多元文化。我们有的只是一些主流意识形态对独立思想的摧残,对自由精神的打压。我不知道在一个思想贫乏的社会如何能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难道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思想文化,只有物欲横流的民族吗?

  言归正传,我个人认为,对于职场和社会的复杂性,也许我们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积极看待,而不是一味抱怨,或者消极应付。当你明白社会的正确方向就是在发展的越来越复杂之后,也许对于社会的复杂性也就能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也就更容易端正自己的心态,像年轻时学习一样好好的学习社会这个大课堂。如你感到失败,挫折,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不要责怪这个社会,而更要需找自己的原因。你学习不好,能怪课程太难吗?


日期:2010-05-04 14:17:09

  大家好 我来啦!
  前一阵很忙,一直没有更新,但看到很多朋友不停地顶,很是感动。在此预告一下,今明两天一定找时间继续更新。哪怕更新内容少,总聊胜于无!:)
  有些朋友又提出一些疑问,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十年不可能只拿2000
  2.不可能拿这么高年薪
  3.不可能这么快从2000变成40万

  其实这些,我都已经回答过了,有些朋友可能没有把所有的帖子都看全,请在查看一下以前的帖子。
  有一位朋友说道步步高的一位张姓元老,和我说的不是同一个人。
  还有一位说到到步步高时代不可能背个黄书包什么的。也许这里是我叙述不清楚,背黄书包是张老板最早的时候,那时还是小霸王。
  还有朋友说我是在编故事,也有朋友为我辩称,说不需要太准确什么的。我再申明一下,我不是在编故事,编故事我就发小说版了。
  也许我没有太多时间定时更新,但我不会半途而废的,那不是我的做事风格--只要有朋友们的鼓励!

  我不想编故事,也不想为人师。只是想和朋友们探讨一下。谢谢!

日期:2010-05-04 23:51:58

  言归正传,来说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前面已经说过第一天的事情。现在从头介绍一下我的这份工作。
  这是一个国内的大型IT企业集团,当年下面就有两家上市公司,其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文字处理技术。说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已经知道是哪家公司了。不过哪家公司不重要,因为实际上,很多的大型国企可能都很类似。
  我所在的这家市级分公司实际上由三个事业部组成,第一个事业部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分公司,第二个事业部是上海上市公司的分公司,第三个事业部是北京子公司的分公司。因此,我们市级分公司的总经理实际上权力有限,协调功能比较多。
  我所在的部门是第三个事业部的一个小部门,主要的工作是做一些印前工作。另外有两个部门是做设计的。我们事业部的总经理年纪也不大,当时也刚刚30多一点,也姓张,我们叫他张总。张总人很有能力,从事业部开始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领导事业部一步步走到现在将近20人的规模,当年的年净利润是400多万,在所在本市分公司的各个事业部中排第一,在北京子公司全国各事业部的横向排名中排第二,仅次于上海。

  我们事业部在本市的开创元老有三个人,一个就是张总本人,还有一个是设计部的经理,另外一个就是我所在部门的经理,姓黄。黄经理管的这个部门一共只有4个人,除了黄经理和我,还有一个30多岁的女同事和一个和我同时进公司的应届生。我和另一个应届生都是刚来,相处也还算融洽,但黄经理和那个女同事可就有很多事情说了。

  黄经理40多岁,至今单身,另一种说法是离异,有一个女儿和母亲过。他的性格有点怪异,有点暴躁,再加上容易突然翻脸,使得很难相处,其它部门的同事对他一般敬而远之,他也乐的离大家远远的。客观来说,除了性格上的缺陷,黄经理不是一个坏人,没什么坏心眼,顶多是在技术上有些保守,不愿多教东西。但在工作上,他的技术很好,做事很认真,并且一心为公司利益着想。而那个女同事,就有些两面三刀了,欺下瞒上了。这个后面再说。

  刚开始工作的三天,对于我来讲,就像在地狱中生活一样。性格古怪的黄经理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而那个女同事就乘机附和讨好,对我摆架子,指桑骂槐。刚出校门的我哪里经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和侮辱,只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在第三天下班回家后,我躺在床上一直在想,怎办办?是不是应该辞职?
  经过两个小时的长考,我终于决定再继续坚持下去。我不甘心就这么离开,让这两个坏人得逞。我感觉他们就是想把我赶走的,但我不愿意让坏人得偿所愿。我还想,难道我只能坚持三天吗?我能不能再坚持多一些天数?我的第一份工作难道就要这样半途而废?我不愿意!!!
  从第四天开始,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听他们训斥谩骂的同时暗暗为自己加油:鼓足勇气,坚持一天是一天!(实在不敢有坚持到底的奢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