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妖怪档案——1000余种古妖资料详考》
第23节

作者: 虫离先生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许虽然常年进山采参,但此地深处群峦腹地,人迹等闲难至,他也从未来过,极目而望,满眼雪峰密林,全无人烟。他高声大喊救命,暗暗求神祷佛,希望能有个什么猎人、采药人经过附近,听到他的呼喊。
  拼命喊了半晌,蓦地狂风涌起,前方林杪偃动,老许大喜,天可怜见!难道当真有行人听见了自己的呼救?却见草木中分,慢慢走出一头吊睛猛虎,碧绿的眼睛瞪着老许,喉咙里呼噜噜的低啸不已。
  老许吓得几乎晕厥,前有野人,后遇老虎,我怎地如此命苦!那虎馋涎长流,缓步走到老许身下,奋力上扑,一跃数尺之高,却尚差着一截才能咬到老许的脚。老许拼命蜷腿,滴溜溜打着转,下方猛虎怒吼连连,一次次跳起来,极力伸颈,总是够他不着。老许眼睁睁看着老虎的大头一次一次越跳越近,难过到要哭出来。而猎物当前,欲食不得,那猛虎更是怒不可遏,在地下兜了几个圈子,发了狠地死命一跃,忽然厉声惨叫,庞大的身子“呼”地平飞出去,给一根尖木贯穿身体,钉在了山壁之上。

  老许大吃一惊,只见毛人不知从哪里闪了出来,大呼小叫,放了老许下来,依旧挟在腋下,拔下尖木虎尸,扛在肩上,一阵风回到洞窟,剥皮烤肉,同老许分食。
  从此毛人隔三差五地带老许出洞,用他作饵,诱杀虎狼,如是月余,老许见毛人并没有害他之意,稍稍放下心来,每天非吃即睡,反倒长胖了许多。
  山中岁月长,屈指一算,入山已有经月。这天东风忽起,刮得满山松涛簌簌,老许想起家里的情形,必是父母倚闾,妻儿鹤望,全家人都在等他采参归来,忍不住痛哭流涕。
  毛人正拿石器劈削巨木,见老许哭泣,好生不解。老许一经想起家人,思亲之情,再也无法遏止,也不管毛人懂还是不懂,扑通跪倒,手指东方,哀求毛人放他回家。他哭了一阵,那毛人不知想起了什么,也跟着呜呜咽咽哭了起来,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摸摸老许,一把挟在怀里,如飞而去。
  不出片刻,到得一处,毛人放下老许,往地上指指点点,老许定睛看时,心头禁不住地涌起一阵暖热,又惊又喜,只见细叶扶疏,满地的野参,这竟是座无人采挖的参山!毛人咧嘴一笑,呼呼噜噜大声叫着,连连指向远方,极目所望,青林敛尽,山岚渺渺,有飞鸟归去。老许心潮澎湃,他认出来了,那是通往回家的路,路的尽头,正是家乡。
  清.袁枚《子不语·关东毛人》
  日期:2020-07-12 10:38:52
  二十五.山和尚

  “吃人”大概是妖怪予以世界最普遍的印象之一,在黑暗腥秽的深夜,邪祟之物慢慢咀嚼着人类的血肉。山和尚,正是凶残的食人妖怪代表,根据描述,山和尚是一种黑、短、胖的人形东西,光头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它的身体表面附有一层特殊构造,酷似僧人的袈裟,匆匆一瞥,确然像是个行脚的头陀。山和尚多在夜间出现,悄然接近孤身栖居的山中行旅,啃食他们的头颅,此妖极其机警,遇有大股人群相集,会立即退去。

  杭州府於潜县境内多山,清朝时,有个叫谭升的村民翻山进城探亲。行至半途,暝烟四合,林鸟归巢,天色已然黑了,而四外荒山野岭,如何能够止宿?谭升不由着急,举首四顾,遥见前山林麓袅袅升起一缕炊烟,忙拔腿疾行,总算借着太阳落山前最后一丝馀晖赶到了地头。
  山坳里搭着一座茅草小屋,屋外宽敞敞围了一圈栅栏,板门半掩,灯火荧荧,几个汉子正自盘腿坐地吃喝谈笑。见到谭升在外探头探脑,有人便停杯罢饮,出来相问,谭升告以迷路至此,求借宿一宵,那几个人十分豪爽,当下把他让进屋子同饮共食。末了几人都站起身来,要出去做工,原来他们是在这山上烧炭窑的工人。
  谭升生平第一遭独宿深山,听着山风簌簌,夜枭啼鸣,难以成寐。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沙沙,沙沙”,静夜之中,格外清晰,直向茅屋而来。那夜月色清朗,照得山腰林木,历历可见,谭升还以为是炭窑工人回来了,起身一看,只见一个皮肤黑青的矮小人形站在栅栏外,一双血红的眼睛正冷冷盯着自己,他吓了一跳,大声问道:“什么人!”那东西一声不吭,俯下身子,张口便咬,栅栏所用的竹子甚粗,但那怪物咬起来,简直像啃黄瓜一样,应声断碎,毫不费力。谭升大骇,慌忙起身关门,可怜那茅屋实在简陋的很,连门闩都没有,谭升脊背顶在门上,耳听栅栏喀嚓喀嚓碎裂的声音,心里七上八下,张皇无措。怪物牙齿极利,片刻把栅栏咬穿一个大洞,走到门前,猛地一撞,谭升只觉大力涌来,身子连带那扇门嘭地飞了出去。就在这要命的时候,人声喧哗,一批工人轮班回来了,谭升扯破了嗓子大呼救命,那怪物稍一犹豫,终于顾不上吃人,反身一扭,从栅栏的破洞钻了出去。工人们撂下担子,齐声喝骂疾追,无奈山中夜行,人始终不及怪物迅速,众人越追越远,转过一座山阪,那怪物已踪影全无。

  工人们回到茅屋,谈起来道:“此怪名叫山和尚,盘踞此山,已有一百多年,最喜吃活人脑子,前个月我们的厨子落了单,被它啃成了一具骷髅。”谭升听见这话,吓得全身发麻,这后半夜连解手也不敢解,心惊胆战地坐到天亮。工人一早起来,要挑炭进城去卖,问谭升行止如何?谭升哪里还敢一个人上路,忙帮着挑起一担子炭,随同众人下山去了。
  清.袁枚《子不语》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
  日期:2020-07-13 13:08:04
  二十六.多角兽
  杭州境内,号称苍穹之眼的天目山巍峨耸峙,山中榛莽森列,古木丛生,其中有一种沙木,出产尤多。此树也叫“正木”或者“杉木”,株型高大笔直,质地轻软,耐腐防蛀,最适合构建椽枋柱梁,又或造船造桥,是当地一种主要的建筑木料。
  天目山林密山深,乃是兽类之薮。别的野兽倒还罢了,唯独豪猪这种动物,特别喜欢在树缝间构巢作窝,深为进山采木的木工之患。人要取材,猪要护窝,上百年来,人猪之间也不知来来回回斗了多少次,杀伤豪猪虽多,人吃得苦头也不少,而且豪猪没有天敌,繁衍极快,人类下了很大的本钱,终究无法彻底铲除。
  有一年,山民忽然发现,山中豪猪竟尔绝迹了,不知是集体迁徙去了哪里,还是遭遇了什么变故?大家也无心分辨,木工们奔走相告,蜂拥进山抢伐木材。
  有几个工人组成一队,带足了干粮清水和工具,准备趁着没有豪猪阻挠的良机,深入山脉腹地,去寻一批最上乘的木材。一行人晓行夜宿,在山里走了几天,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山客导引着,进入了一条植被葳蕤的山谷。
  深山之中,草木芃芃,根本没有人径,全靠摸索着前行。众人在那谷地间扪萝蹑石,深一脚浅一脚,走两步抬头眺望眺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良材。忽听一声惊呼,有个工人停步不走,眼睛瞪得铜铃也似,伸手斜指上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