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妖怪档案——1000余种古妖资料详考》
第6节

作者: 虫离先生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舅舅猛然想起蜈蚣食蛇之说,方才那条大蟒狂突急窜,说不定正是在躲这只蜈蚣。然而那溪涧颇深,蜈蚣不能下水,空自群脚舞踔,飒飒作声,眼看是拿躲进水里的蟒蛇没有办法了。舅舅正在担忧,这蜈蚣捕蛇不得,会不会转而对付自己?却见蜈蚣腭牙一张,吐出一颗奇异的珠子,约有鸡蛋大小,殷红如血,光芒四射,照得满谷上下草木皆赤。那珠子滚入水中,只听“嗤”的一声响,溪水立即便像沸了一般,水泡腾涌,整个山涧霎时热气弥漫。大蟒被煮得藏身不住,浮上水面,扭曲挣动,颠扑不已,拼了命地想逃上岸来,奈何水温实在太高,才逃出半条身子,已经皮肉烂熟,鳞甲脱卸,死在了石滩上。蜈蚣施施然爬上蛇头,吃尽蛇脑,反身向水中一吸,一道红光“嗖”地飞回口中,全身肢节爆出鸣鞭般哔哔剥剥的脆响,理也未理呆立一旁的舅舅,径自爬入茂林丛箐而去。[6]

  蜈蚣撵蛇,蛇给追得无处可逃时,似乎总喜欢躲进水里,明代人黄衷也曾亲眼见过类似的情形,他说:
  “予村居时,见小蜈蚣逐尺余小蛇于池塘,蛇惧没水,蜈蚣于水面布毒沫,蛇不禁自浮出,蜈蚣乃啮杀之,并去其两目。乡人云,蜈蚣寄种于蛇目,是以毒也。”[7]

  清末作家吴虞公所述的一件奇闻,更可见“蜈蚣克蛇”之说的深入人心。清朝末年,有个宁波学生在广东读书,偶然郊游,道左遇一画师,那画师拦住他说:“小兄弟面有青气,近日恐有灾祸临头,我这里有一幅画,可为你消灾禳祸。”学生自命是受先进思想教育的新青年,对这些江湖术士的危言耸听不屑一顾,当下婉言谢绝。画师道:“我非是招摇撞骗之徒,这画白送与你,分文不要。”学生不耐烦与他纠缠,只好敷衍着道谢接过,看也未看,随手塞进书包。

  一天游逛下来,什么也没发生,学生渐渐便将此事忘了。当晚宿在旅舍,中夜时分,忽闻户外窸窣有声,像是什么东西在爬动,接着腥气大盛,咔啦一声,门板碎裂,撞进一条朱头墨身的巨蛇。学生一惊而起,魂飞天外,眼看那逼近榻前,张开獠牙就要咬在身上,墙上的书包“瑟”地跳出一条大蜈蚣,飞上蛇头,与巨蛇翻翻滚滚,斗出室外。斗了约莫半个时辰之久,巨蛇终于不敌,为蜈蚣所杀,蜈蚣也倏尔不见了。学生蜷缩在屋角,一夜没敢合眼,第二日,他想起画师之言,忙取出那画轴展开一看,通幅白纸中央,墨色淡淡,赫然画着一条手指长的小蜈蚣。

  文献资料:
  [1].《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孔颖达疏:“自殷以往,未有讳法,讳始于周。”

  [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 1991
  [3].清.陈鼎《蛇谱》
  [4].清.青城子《志异续编》
  [5].鲁迅《朝花夕拾》
  [6].清.袁枚《子不语》
  [7].明.黄衷《海语》
  日期:2020-06-23 16:25:30
  四.怒睛鸡

  蜈蚣能制蛇妖,固然佳妙,但蜈蚣本身亦在五毒之列,非是善类。相传旧时岭南山区有一种蜈蚣,天生天养,能长到数丈之巨,大如龙象,甲壳坚逾钢铁,连牛都能吞食。有时出山骚扰乡里,人类刀斧兵刃皆不能伤,唯有指望靠火焰和噪声勉强将其惊退,除此之外,简直无法抵敌。清人笔记《三冈识略》也记载说,广东南塘一片墓地附近,常年栖居着两条丈许长的大蜈蚣:
  “南塘张氏墓,林木蓊郁,有蜈蚣二,长丈余,足皆数寸,夏月悬树间,若曳匹练。”
  像这等庞然巨怪,又或飞蜈蚣那类神异无比的毒虫,倘若不能为人类所用,反与人类为敌,对付起来将十分棘手。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生克制化,消长盈虚,莫非有数,蜈蚣既能克制蛇妖,天地自然也会孕育一类灵物,专克蜈蚣,以为平衡之道。
  话说那是在几百年前,河南少室山突现异象。那年春日惊蛰之后,每值夜幕降临,嵩山南麓的山村居民抬眼便可望见少室之巅,飞起红光两道盘旋天际,蜿蜒夭矫,宛若火龙游弋,纵横翕忽,瑰幻无方,直到鸡鸣破晓方而隐去。居民莫测其实,惊奇恐惧,不免胡乱揣测,也有说那是龙的,也有说那是剑仙斗法的;有个过路的算命先生仰天看了一夜,第二天跟人家说,那是山上将有异宝出世,封宝的山石阻不住宝气,宝光破土而出,吞霄食汉之象。总之各种意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而时间一长,居民见那两道红光只是当空飞舞,并无其他异样,也就渐渐地惧意消尽,以至于见惯不怪,不加理会了。

  就在红光出现的第三年春末,山脚下那闭塞的小村子,又添了一件新闻,原来是有个外地客商,据说是从南方过来做生意的,住进了村子里。小山村平时难得有外地人到访,南方客商住下来后,马上吸引了全村的注意,但村民们见这人终日只顾着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观光,意态闲暇地很,实在看不出做得是哪门子生意。
  一天清早,客商带了个小厮,又在村中闲逛,忽听得一堵土垣之后,昂昂迸出一声嘹亮的鸡啼。客商浑身一震,两眼发光,挽起袖子攀上矮墙,只见那户农家的院子里鸡飞狗跳,一个庄户汉子正满院子地撵着一头大公鸡。那公鸡个头极大,足抵得上寻常两三只鸡,虽在尘埃之中,翎羽焕奕,气象赳赳,两翼铺展开来,仿佛一头大雕也似,奔走如飞,汉子骂骂咧咧跟在后面狂追,连一根鸡毛也碰不到。

  客商看得大喜,忙走到农家门前隆隆地擂门。近几天客商村里村外漫山遍野地游荡,汉子曾远远见过,因此知道他的身份,开门一看,不由诧异,不知这个南方来的生意人到自己家干什么。
  诧异归诧异,山民纯朴好客,汉子还是很客气地把客商让进门。客商谢了两句,做了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跨步走进院子,一眼看见那头大公鸡已飞上了柴垛,居高睥睨,神俊不凡,脱口赞叹道:“好威武的雄鸡!”
  汉子扭头看了一眼,悻悻道:“这鸡老得很了,没啥用处了,留在世上,不过浪费粮食而已。”
  客商奇道:“怎会没有用处呢?”
  汉子扬扬下巴道:“这鸡在我家养了十几年,一直是舍不得杀的,只为当初作种鸡时极其得力,拿它配种生出来的蛋,没有不能孵化的。可自打去年春天起,这鸡的种就不灵了,一年多来,它配的种蛋,统共只孵出了一只公鸡,剩下的全是孵不出鸡仔的寡蛋。你说,这样没用的鸡还留着干啥。”
  客商奇峰突出道:“既然大哥留着没用,可否把它卖给我?”
  汉子瞪起眼睛,狐疑地瞅着客商,寻思:“这人贸贸然闯进人家,开口就要买鸡,好不古怪!”支吾道:“只要价钱合适,怎地不能卖?你要这鸡又有什么用?杀来吃么?”
  客商不即作答,反而紧钉着问道:“这头大公鸡,和它最后所生的那只小公鸡,总共需价几何?”
  汉子看他这热切的态度,心中疑云更浓,加上这陌生客商的不答反问,使他心里无端激起一种抵牾,有心说一句“不卖了。”无奈方才有可卖之言在先,不好遽然改口,于是换了种说法道:“五百便卖给你。”满拟五百钱值得半两银子,尽可买下一口成年的肥猪,只要不癫不傻,谁会拿一口猪换一只老而无用的公鸡?这外地人一定不肯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