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道场》
第35节

作者: 蛇从革
收藏本书TXT下载
  鲜于刘光听到了亲卫的通报,心里不知道是喜是忧,喜的是,八思巴突然拜访,刘子聪暂时不会用听弦试探自己和刘三娘。忧的是八思巴的法术超过刘子聪,自己身上的隐身僧袍,就是八思巴的奴僧所赠,他一进来,自己就如同赤条条的在他面前,无处可避。左右也是个没有办法,鲜于刘光只能熬过一刻,就是一刻。现在忽必烈一系的术士高手齐聚在王帐之内,鲜于刘光心中懊悔,自己和刘三娘机关算尽,却自投罗网到了狼窝里。

  忽必烈对亲卫说:“让法王稍等片刻。”然后招呼左右,披上了一件华贵的僧袍。这个小小举动,在刘子聪等人的眼中看来,知道忽必烈早有了巨大的野心,否则不会自甘低微,愿意遵从八思巴为师,争取了八思巴,暗中与蒙哥汗角力的胜算就大了许多。
  忽必烈穿戴整齐,八思巴和奴僧走了进来,忽必烈一改刚才的威严,亲自迎接。刘子聪、郭守敬、董文炳等人也分列两边,垂手站立。
  八思巴谦恭对忽必烈说:“王爷太客气了。今后我在王爷帐下,不可上下簪越了身份。”
  忽必烈拥抱了八思巴的肩膀,蒙古人不比汉人内敛,这个举动,以王爷之尊,表示亲切,也是十分看重八思巴的意思。并且招呼八思巴坐了账内的上座,与王爷同座。
  八思巴犹豫了片刻,也就不再推辞。忽必烈和八思巴相对而坐,询问八思巴,“法王到此,是有什么话要交代小王吗?”
  从八思巴进入王帐,鲜于刘光就死死的盯着他的手掌,果然八思巴到现在坐定,仍旧是双手合十,对忽必烈说:“我拜访王爷,只是有所相求,不知道是否让王爷为难。”

  忽必烈大为好奇,“难道是大龙光华严寺的那些僧侣怠慢了法王,这些混账,我已经特意吩咐…”
  八思巴摇头,然后看向了刘子聪,“其实不想打扰王爷,只是我听到刘大人到了王爷处,思来想去,还是过来一趟,亲自恳请。”
  “原来是秉忠有事冒犯了法王吗?”
  八思巴仍旧谦恭摇头,“不敢,我听说刘大人请了全真派的张志敬以下一干真人,想来后日就要释道辩论,不想让张真人心有旁骛,到时候辩论的时候分了心。”
  “秉忠这事做的不妥当,”忽必烈说,“法王有必胜的把握,这么做,反而显得法王行事不太正大光明。”
  八思巴说:“释道辩论,王爷居中调停,还是不要让世人觉得偏袒了佛门。”
  忽必烈偏袒佛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八思巴并不领情,宁愿触犯忽必烈,也要让自己堂堂正正的赢了全真张志敬。这事情,太过于合乎情理,反而显得有所蹊跷。
  忽必烈马上就要征伐南方,实在是不想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不清,于是对着刘子聪说:“把张志敬真人送回去吧。好生招待。”
  刘子聪已经探知了全真的虚实,已经对忽必烈说:“这是当然。”然后对董炳文吩咐,“赶紧把张志敬真人送回道观,得罪之处,替我赔罪。”
  董文炳领命,正要走出王帐。八思巴突然说:“这趟还是刘大人亲自去一趟较好,刘大人您说呢?”
  刘子聪看了一眼忽必烈,忽必烈说:“你去吧,释道辩论之后,你与法王一起来军中与我汇合。”
  刘子聪知道,忽必烈把八思巴推举为藏地首领,已经势在必得,八思巴的地位已经在自己之上,于是对八思巴躬身说:“我这就去。”于是和董文炳急匆匆走出了王帐。
  郭守敬跟着告辞。
  王帐内八思巴和奴僧看了寝床一眼,脸色似笑非笑。小王子的哭声也就止歇。忽必烈笑道:“也是巧了,法王一来,他就不哭了。”
  刘子聪等人走后,忽必烈改口说的是藏话,鲜于刘光听不懂,只是知道八思巴看向了自己这边,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自己就呆在王帐内。但是听董文炳说过,八思巴力保自己在上都的周全,看来八思巴并没有要揭穿自己的意图。

  八思巴双手合十,看了看脚下的地图,点头说:“王爷已经决定了,是藏地的幸事,也是天下的幸事。”
  忽必烈知道现在和蒙哥汗之间的局势,八思巴和刘子聪都是了然,也就不再隐瞒,问八思巴说:“法王真的有把握?”
  “有。”八思巴说,“一年之后,王爷必定是更进一步。”
  “如果真的如此,”忽必烈说:“我必然封你为国师,不,帝师!”

  八思巴看着忽必烈的眼睛,“一言为定。”
  鲜于刘光不谙藏话,但是听见忽必烈和八思巴的对话,知道是极为机密的事情,可能就是八思巴在密谋策划什么天下大局。现在看到忽必烈脸色镇重且按捺不住的欣喜,知道八思巴已经向忽必烈许诺了什么。
  忽必烈豪气已生,大声对帐外的亲卫喊道:“来人!”
  亲卫进来,忽必烈坚定的说:“拔营。”
  突然来了几个婢女,走到鲜于刘光和刘三娘这边,替王妃和王子穿着。鲜于刘光和刘三娘避让,突然整个王帐四面的帷幡卷起,无数的亲卫军士片刻把帐篷收拾起来。
  朝阳在东方即将升起。
  奴僧朝着鲜于刘光的方向点点头,鲜于刘光知道,八思巴果然是在让自己赶紧逃脱。好在是收拾帐篷虽然有条不紊,但是声响碰撞声连绵不绝,鲜于刘光和刘三娘,披着僧袍,勉强移动到了忽必烈王宫之外,绕过了军队,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已经有百姓匆匆忙忙来去行走,贩夫走卒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当阳光照射在街道之时,鲜于刘光和刘三娘揭下了僧袍。
  刘三娘问鲜于刘光:“我们现在去哪里?”

  “去大龙光华严寺,既然这个法王有意放过我,”鲜于刘光说,“我不当面问个清楚,心中始终悬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