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月》
第52节

作者: 杜大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维听罢,心中依旧抗拒。但杨太后不容有疑,也只能接下,心里更加的憋闷。
  然而出了太后寝宫,还没走远,又被陆秀夫、江钲、张世杰等人的亲随拦了下来。
  “陆相让小人把这些交给宁王。”

  “江帅说让宁王收下,无需多言。”
  “太尉无甚家资,只这套点茶之用,随身多年。如今没有茶了,就送与宁王吧!”
  赵维也不知道怎的,看着那几尺、半匹的丝布,还有带着茶渍的旧瓷,眼圈一下就红了。
  之前,他在殿上就说了那么一句,如果有更多的丝绸瓷器,他能洗白了印第安人。
  当时无人回应,却是都记在心上。
  “回去转告诸位相公,维不曾许过任何承诺,但唯独此事,定不负厚望。若不能成,必遭天谴!”
  半年一晃而过。

  时值雨季,密雨无歇,已是一连数日不见骄阳。
  新崖山的街市上,雨水冲刷着石板路噼啪作响,却依然掩盖不住临街的铁匠工坊之中热浪翻滚的景象。
  因为至今还未寻得铁矿的缘故,工坊中所铸几乎都是铜器。
  至于铜的来源,在即曼卡金矿之后,大宋已经在安第斯山脚下找到了铜矿,并得到曼卡部落的允许,开采冶炼。
  当然,依旧是四六分账。不同的是,这已经不单单是生意那么简单了。
  如今的曼卡部落已深信他们与大宋同根同源。
  而且,依照赵维的办法,陆秀夫专门培训了一批礼部官员分驻印第安部落。结合他们的羽蛇神、月亮神、火神,水神等等,将华夏传说与文化融入其中,称之为上古历史。
  像是之前,赵维开了个头,羽蛇神便是华夏龙,是伏羲的化身。后来,陆君又编出了月神便是女娲,同是人首蛇身。
  而伏羲与女娲代表太阳与月亮,一阳一阴,便生阴阳八卦,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代。
  至于后面的六十四卦、易经百家,那就更为顺理成章了。
  于是,曼卡部落一下子多了好多神,更被灌输了很多本不属于他们的文化历史。
  按理来说,这其中必有与他们的信仰相悖的东西,很难被接受。
  本来,赵维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像后世殖民传教士一样,只要持之以恒,早晚能让他们信上帝。
  但是,赵维想多了。
  礼官的传道之路并没有那么坎坷,反而相当顺利。
  因为大宋在带给他们信仰的同时,也带去了别的东西。
  医学、建筑、先进的农耕技术,当然还有汉服和大宋的精美瓷器。
  最先进入的,自然是做为奢侈品的丝绸和瓷器。
  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先被曼卡人所追捧的,居然是中医。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曼卡部落与大宋接触之后,一种怪病便开始在部落之中流传,曼卡巫医完全束手无策,只能归咎于神罚。

  可是赵维无意中发现,这特么不就是感冒吗?也就是中医的寒热之症。
  不是曼卡人原本没有感冒一说,而是从科学的角度说,两片大陆隔绝万年,美洲原住民对外来疾病没有任何抗体,更没有治疗的经验。
  这让赵维不由回忆起,后世欧洲的鼠疫、天花和痢疾确实对印第安人造成了几乎灭绝性的伤害。
  当下不敢怠慢,赶紧让郎中进驻曼卡,用中医药治疗。
  当然,中医也不是所有病都能治。
  但是繁衍数千年,使得中医即使不能治,也能防。对于流行病隔断传染源的经验,早在汉唐便已经成熟。
  这使得曼卡部落逃过一劫。

  见识了神奇的中医之后,曼卡人对大宋的信任更上层楼。甚至以为是羽蛇神派他们来拯救自己的,否则万里重洋怎么就来到他们的领地呢?
  因而对礼官传播的文化,自是相信不少。
  除了中医,接下来就是耕作技术了。
  身为奇布查人的曼卡部落,在印第安人中已经属于拥有高水平农业的民族了。

  但是,和大宋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曼卡人是这样耕种的,首行在旱季来临时,寻找一块适合播种的土地,然后一把火将土地上的草木全部烧光。待火熄之后就开始....看天,等下雨。
  雨季一到,没被烧死的草木种子破土生芽,茁壮成长。
  然后等下一个旱季来临,再一把火烧光...等雨季发芽....等旱季烧光......
  直到再无草木生长,就可以播种了。
  总之,宋人在中美洲这样的地方,一年能种两三季庄稼。水土好的地方,甚至四季也赶得出来。
  但曼卡人...三年种一季是快的。
  听他们说,六年收成一次的时候都有。
  也就仗着地方好,玉米和土豆产量高,否则非饿死不可。
  如今大宋来了,哪还容他们这么糟蹋种田这项事业?
  将深耕细作、时令播种,定时除草增肥的方法教给曼卡人,致使粮食大丰收,多到吃不完,自然更加感激宋人。
  而且,大宋还带来了一样他们想得却无处可得的珍贵美食,那就是——蔗糖。
  美洲没有甘蔗这种作物,赵维把甘蔗代到了美洲,并把种植技术交给了印第安人。
  他没有利用糖,这种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堪比丝绸瓷器一样珍贵的东西获取暴利。
  实在是能做为贸易选项的中原物产太多了,没有必要样样都手拿把攥。
  利用它换取印第安人的信任和友谊,更能获取利益。
  如今,曼卡部落因为宋人的介入,正以惊人的速度壮大起来,同时也飞速的吸收着中原文化。
  这使得曼卡在奇布查九大部落,甚至在阿兹台克人、玛雅人面前,生出极强的优越感,更以与宋人同宗而自豪。
  部落中已经如宋人城镇一样,铺起光滑的石板路,请宋人工匠建造起优美的汉风建筑。

  一个即将凌驾于中美洲所有印第安城邦的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事实上,曼卡对于大宋来说,就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与大宋接触、学习、强盛起来的曼卡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
  这半年多来,已经有玛雅、阿兹台克,还有其他的奇布查城邦看到曼卡的崛起,而日渐眼红,开始与大宋接触,互通有无。
  一个月前,玛雅科潘国王亲自来到洛河洲朝圣,并请回了羽蛇神(真龙)造像。大宋的礼官也正式进军玛雅。
  除了曼卡金矿、曼卡铜矿之外,赵维的第三支勘测队也已经向南进发,到达了后世秘鲁境内,那里有比曼卡更丰富的矿藏。
  虽未见产出,但前景可期。
  赵维此时正端坐在书斋里,一身粗布袍子虽是朴素,但却胜在合身有形。眉眼间更多了几分沉稳,正耐心地听着张师父闭目讲解《左氏春秋》。
  直到海娃在门外连使了好几个眼色,示意他该走了,这才打断道:“张师原谅则个,弟子要去码头了。”

  张师父睁开眼,看见外头的海娃,点了点头。
  “去吧,今日就不用来了。记得将近日所讲写一时文,明日交上来。”
  “喏。”
  赵维恭敬应下,起身欲走。

  只是走了几步,却又折回来了,“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张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