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修天下》
第49节

作者: 金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世界如此巧妙,万事万物不可以为用,这榫卯结构,又何止三十六之数?
  他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旧木场其他的学徒听,那之后,连天青理所当然地不再教他们已有的榫卯结构,让他们自己琢磨。
  他们看天看地看万物,倒真琢磨出了不少东西……
  “你们师父这其实是在偷懒吧!”听完钱明的解释,吕城不可置信地问。

  钱明和许三相视苦笑。
  “也许吧,但真的有效。我们琢磨出来了挺多东西的,就是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已经被人想出来了,还有它们叫什么名字。”钱明说。
  “你,你说什么呢。人,人家怎么可能想,想不到。”许三结结巴巴地说。
  “许问,今天考试,你用了多少种榫?”吕城突然问。
  县衙里,三名考官还在继续评分,此时他们刚刚迎来一波惊喜。
  “这个凳子……这是怎么回事?用了七种榫卯结构!”秦师傅震惊地说。
  另一边,宋师傅检查完手边这个木凳,给它额外加了四十分。这表明,它一共使用了八种榫卯结构,全部使用合理,非常完美。
  朱甘棠不会制作,但眼力非常强,来之前还经过一番恶补。
  他把手上这件作品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最后迟疑着在纸上写了一个“另加四十五分(存疑待定)”。
  他在这张凳子上一共找到了九种榫卯结构,还有两处不太确定。他隐约觉得这两处也是不同的结构,但能力有限,在无法把它拆开的情况下,实在判断不出来。
  他苦笑着摇头,把它单独放到了一边。

  渐渐的,考官们觉得有些不对。正好这时小厮送了食盒过来,他们暂时放下手里的东西,一起去吃这个迟来的晚餐。
  此时唐县令另外有事,暂时离开,只剩三名考官在场。
  三人不可避免地聊到正在评判的考生作品,朱甘棠首先道:“有趣得很,我刚才拿到的几个凳子,仿佛是同一个人做的。”
  “哦?”秦师傅问,宋师傅也看了过来。
  “形制都很一致,就是最普通的方凳,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做工扎实,凳面平整,凳腿匀称,罗锅枨位置合理,是非常结实的凳子。”朱甘棠敲了敲桌子,
  道,“只有这样也就算了,令人惊讶的是,这批凳子每一张都用了好几种不同的榫卯结构,加分全在三十分以上!连续这么多张一样的凳子,简直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秦宋两位师傅对视一眼,一起摇头。
  “不是同一人做的。”宋师傅非常肯定地说。
  “你们也遇见了?”朱甘棠看他们。
  宋师傅点头,直接站起来,去把桌上那张凳子拿了过来。
  秦师傅有些惊讶,下意识地想要阻止,但想了一想还是闭了嘴。
  这些凳子全是用木牌标识的,除非翻名册,否则不可能知道是谁做的。在这种情况下,三人就着作品本身交换一下评分意见不会有什么问题。
  朱甘棠果然也没有阻止,还起身去拿过了自己桌边的那张。
  “八种榫卯,手法简要,基本功扎实。”宋师傅评判了几句,接着接过朱甘棠那张,也看了一遍,说,“木制方凳结构完全一样,但用了十一种榫卯,手法各有不同。”
  他说得简单,秦师傅又详细解释给朱甘棠听。
  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工匠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习惯。主用手是左手还是右手,哪根手指更灵活,手部的施力点在哪里……这些操作习惯就像指纹一样,有着细微却明显的区别,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分辨得出来。
  像他们这种老道的工匠师傅,对于一些比较熟悉的同行,看成品认作者完全不是问题。就算制作者不那么熟悉,看看是不是同一个出处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所以,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两张凳子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做的。
  “手法不一样,其实他们用上的榫卯也有些不同。譬如这一个,用了龙凤榫、燕尾榫、插肩榫……”他把这两张木凳所用的榫卯结构一个个说了出来,非常熟练。它们有一大半是一致的,但各自又用了几种不同的榫卯,特征非常明显。
  “这一个是……”说到最后,秦师傅有点迟疑,朱甘棠拿过来那张木凳上的一个结构,他看着非常陌生,有点认不太出来。
  宋师傅一言不发,提起笔,在旁边的纸上把它画了出来,道:“从未见过。”
  他画的是这个榫卯的实际结构,秦师傅看完,点头确定:“我也从未见过。”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脸上看见了惊讶。
  一个从未见过的榫卯结构?
  这是哪位师傅的秘传?
  “为朝廷收集技艺秘传,也是百工会应有之义。”朱甘棠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微笑着拿起那张纸,端详了一会儿,把它珍而重之地放到了一边,然后在自己的判卷上把“存疑待定”四个字划去,写上了“另加五十五分”的字样。
  宋秦两位师傅看着他的动作,脸色微微有些不豫。

  根据之前拟定的评分标准,一张方凳基本功扎实,结实匀称,没有别的花巧,可得七十分。在此基础上,每个不同的榫卯结构根据其不同的完成度,可以另外增加二到五分。
  在三名考官现在已经判定的作品里, 大部分的得分都在六十分到八十分之间。
  而那张雕花圆凳结构完美,构图出彩,雕花颇为精湛,光是基础分就拿了九十五分的高分。除此之外,它一共使用了八种榫卯结构,得到了四十分的额外加分。两者相加,共得一百三十五分。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分,他们其实已经有点猜出这张凳子是谁做的了。如果没有意外,本次于水县徒工试的物首非他莫属。
  但现在,他们突然有点不那么敢确信了。
  新出现的这一批方凳基本功都很扎实,但没什么花样,七十分顶天了。

  但基础分之外,它们的附加分就太多了……六个榫卯三十分是最少的,四五十分的不在少数,最后统计下来,几乎全在一百分以上,最高一个达到了一百二十五分!
  一百二十五分,离雕花圆凳只差十分,仅有一步之遥。
  而对比两者,前者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方凳,放在朱甘棠家的院子里他都不会多看一眼。而后者,同样的凳子,换种木材,再多花点时间的话,放在他家书房都挺适合的……
  要知道,朱甘棠这种书画大家,他的书房一定经过精心布置,普通凡品怎么可能会摆进去?

  这考题是不是定得有点不公平,每榫的加分是不是太多了点?
  这样的念头瞬间在朱甘棠脑海中闪过,又瞬间被打消。
  榫卯是木匠手艺的核心,百工会的目的之一是为皇上集百艺,更多的榫卯结构当然远甚一幅精致却不完美的雕花!
  这些方凳看似平凡,其实相当不凡!
  朱甘棠豁然开朗,吃完这顿便饭,他又回到桌案旁边,继续手上的工作。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烛火已经燃起。
  就着摇曳的烛光,朱甘棠接着小吏送上的布袋,把它打开。
  又是一张方凳。
  凳子还在袋中的时候,朱甘棠就有点皱眉,心想烛光有点太暗,看着到处都是阴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