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过我的狐狸精又来了……》
第2节

作者: 河南景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时候我弟弟没说就像掺着我爹讲故事,那么那么英雄一定会故事的关键的时候出现,拯救百姓。
  有时候我们总在这样把一代一代的期许给别人,却从来不愿意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走向,是我们隐约传承的故事中规则。
  我爹坐餐桌旁边看着我们吃饭的时候和我娘说起了今天为什么和我二大爷喝了这么多,是令官大人心情好给了赏钱。
  原话的描述是这样是令官那老小子好像要来什么上官了.高兴的和娶了小媳妇一样表情就像吃了蜂蜜屎一样,州城来的那俩个人要找什么懂道法的老道,让我们帮着踅摸人看有没有很可疑,我们是地头蛇不找我们找谁,不过我上哪里知道哪里有什么人来过。

  “媳妇啊我渴了你给弄壶水喝喝,估计肯定有不少好处,找会道术的人,这种神神道道的事,也就只有瞎子老李能知道那老小子会吹点牛逼说是会这会那个,当个城隍庙的庙祝骗骗老头老太太我看他真是在行,明天没啥事我问问他顺道找着老小子吃个饭也很长时间没见这老小子了”
  我娘都压根没看他,我爹嘀嘀咕咕说了一大堆,我和弟弟习以为常就更没理我爹了,自顾自的吃着饭,我爹又和我说了一句,明天你没事去城隍庙的时候和你李大爷说一声让他晚上来家里,吃饭,就是他不顶事,咱们也算给令官办事了,赏钱都给了这是要不回去了。
  镇子里的人如果说觉得我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就是大家公认的特别淘气,没有我不好奇的也没有我害怕的,比我小的都会可劲的欺负,比我大的也打不过我,我长的高大,就是我脑的狠了,大人们淳朴普遍都没有坏心眼。
  邻居看着我长大对待我一般都会很和善,那时候的小镇,大人对于当时的社会的方面的痛苦并没有在我这样孩子面前展现什么,他们都给我们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没有将现实生活里的种种现实拉到我们孩子的世界中,早早的让我们感受到。
  其实镇里的物资一直在在冬季都很紧张,往来的车队少了,能把山里药材和动物皮毛换粮食和生活所需的机会不多,还都比夏天的时候挑剔的多,大家都在这个时节里很紧张的生活计划着维持着生计,等待着明年开春的生活能够轻松,春去秋来,当时的我当然不明白能快乐的长大有多么的不容易.

  镇子里也没有什么有文化的人能够让我这样的孩子可以在本应上学的岁数上学,能够有时间消耗的我旺盛的精力,所以能够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个小镇都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的小庙,逢上年节会有人去上香盼望明年的风调雨顺。
  平时这个小庙里鲜有人去上庙上香,有了年节,大家就像统一的想起来一样,怕被落下一下纷纷去上香跪拜,以求得对逝去的亲人,寄托思念和希望城隍老爷下阴时给逝去的亲人以照顾。
  城隍爷的逻辑按理来说不属于纯粹盲目信仰的阶层,相传城隍属于泰山大帝的部下,属于有职位的阴神官,不会有人没事崇拜他来给自己救苦救难。
  但是往往希望自己死后城隍的这个神职阶层的底层官阶能够照顾自己,大多数人都对未知死后的世界有一种莫名敬畏。
  这个庙里城隍爷的雕塑没有什么表情,总是在冷峻的看着远方,雕塑的头颅,一直在被固定在目视前方的角度,穿着藏蓝色的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官服,黑色的武将虎靴,左右立着衙吏拿倚着水火无情棍,怒目阶下的跪拜信民拜众。
  据传说城隍能夜审阴阳,如果是怨鬼恶煞扰乱人间,城隍负责缉拿不让其为祸人间,所有人死后要在城隍的管束之下,审视生前造孽种种,善人有城隍核实推荐转世投胎,恶人则要在城隍的处置之下留在十八层地狱受尽苦楚与磨难,为自己的生前的为恶赎罪。
  我很奇怪人们在世上不担心自己作恶如何,自己活着如何为自己积德积善,却担心死后,要不就是给自己家逝世的家人拜祭城隍,活着的时候不尽孝,死了反倒后怕受苦,是不是很讽刺。
  话说回来,我那时只有没事的时候就去城隍庙爬上爬下,没事往城隍神像台阶下的蒲团上一躺,没什么人的时候我还有能睡上一觉的,我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对于世俗根本还没长什么世故之心,对神像当然也没有过多敬畏,城隍的神像最初还能吓唬吓唬我,后来我慢慢发现也就一个死胎泥塑。
  庙堂里的个场合我到是没有害怕过,虽然是阴凉的不见什么光,但也没有人别的说的那么恐怖。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更也有可能是我觉得我爹和瞎了一只眼的老李很熟,老李又是庙祝他不说我,别人就更没有说我的必要.平时没什么人,又宽阔安静的的小庙成了我为数不多常常来玩耍的地方。
  老李的年龄我不知道有多大,看着他的长相发觉他的表象年龄绝对大于他的实际年龄,一脸的老褶子,俩小只眼睛还只剩一只好眼,那只觉他说是年轻时受了伤坏了的眼睛.眼睛位置的常年被一片乌黑的鹿皮所遮盖,鹿皮上的纹路早就磨没了,表面全是渍泥,看着不是很美观,老李这个人却从来不在乎,这眼睛怎么坏的细节他们没有说过。
  他不愿意提起,镇上也有不识趣的人问过他,他一脸你问我我就不告诉你的表情,基本上就是沉默寡言不好接触的样子大家就也没有自讨没趣了。
  本就不是很好看的脸,一脸耷拉表情的时候鬼气森森,加上没事就在城隍基本上都出门,谁也不愿意多说几句话平时也总是没有什么表情,来历也很神秘不知根不知底大家都不知道他哪里来,独来独往,唯独有个爱好偏好点酒,没事总好喝几杯,酒量挺好,是附近小酒馆里的常客,经常独饮,我爹是一个好酒馋酒,也不是手头特别宽裕的主,没事也有蹭老李的酒,一来二去我爹的性格就是老李不愿意的理睬,也和老李聊的热火朝天,不过多数都是我爹说,老李听,俩人也喝个棋逢对手。酒逢知己。

  我爹好像就是这个小镇唯一对老李善意满满的人,他甚至都不知道老李的过去,就认可老李在酒桌之上的豪气,在小镇上能和我爹喝个痛快的,基本上没有几个,又同时不计较我爹一喝酒就说个不停的人,就更加少的可怜了。
  我爹反正和他喝多几回没有好好直溜回来过,从我爹嘴里听说过,老李神神叨叨还会几手符咒,说是能驱邪驱鬼,保家安民,也不知道好不好使,我爹倒是觉得镇上的百姓也就是都是心理作用大,这些神神鬼鬼的我爹一般都不相信,道听途说的一般他都一笑而过,不置可否的态度。
  镇上也没出过什么大事,有机会展现他的符咒,老百姓就是买了也就是用了也满足个个人心理平衡,毕竟不问苍生问鬼神得人在小镇还是不少的。

  他这个庙祝当的也没有很贪钱有钱给点、没钱给你点吃食,再没吃食给干点零活修修庙也行,他心情好了也会给你解解签语。
  准不准在我看来都是两可,心情不好直接就说好签或者坏签就到头了,脾气怪自己还长丑得怪大家一般都躲着他,我爹却觉得没什么,没啥事他一个人和我爹喝点小酒天长地北吹个牛逼啥的就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