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扛水泥的穷小子到餐饮大老板——莫欺少年穷》
第50节

作者: 一个厨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做溜肉段,抓糊也很讲究。看着简单,就是水粉糊,其实地道的厨师在做溜肉段之前,首先做的就是“泡粉”——把淀粉和面粉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水泡上,在常温下泡二十个小时,这个时候的水粉才是最佳状态。因为给肉段挂糊不是简单的给肉段穿上衣服,而是在肉段的外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肉里面的水分不会过度流失,同时还能经过这层膜的热传导将肉段炸熟。这层膜就是水粉糊,经过泡发的水粉糊在炸制的过程中会迅速糊化,对里面的肉段形成保护,同时经过泡发后的水粉糊会快速膨胀,快速酥脆,营养不流失,吃起来有水粉的香味。

  显然,郭师傅的水粉糊是现调的,达不到那个程度。
  溜肉段在炸制的过程中,有三个步骤,说出来就是“一炸形,二炸熟,三炸脆”。肉段第一次下锅,首先把形状定好;第二次下锅,炸熟;第三次下锅,炸酥脆。掌握好这三个步骤,并且每个步骤都做到标准,肉段就已经做到百分之七十了。炸好的肉段捞起来控油,这时候开始烹制,厉害的厨师是用烹汁技法进行制作,做出来的肉段效果好,外酥里嫩,咸鲜适口,吃起来倍儿香,越吃越爱吃。很多师傅对烹汁掌握不好,就进行渥汁制作,做出来的溜肉段也挺好吃,但是在外酥里嫩上就达不到效果,同时也吃不出水粉的香味。

  溜肉段看着是一道很普通的菜,但是真正做好的没几个,真要是认真的做起来,才知道这是一道不简单的功夫菜,可以看出厨师对肉的理解,对原材料的认识程度,同时也看出厨师的刀工水平,炸制的功夫,烹饪技法的水平。所以厨师要记住,千万不要小看一道流传下来的老菜,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老百姓百吃不腻,就一定有它流传下来的道理,有其受众的理由。很多年轻厨师认为溜肉段是老菜,该淘汰了,有时候就问他们,你能不能做出一道像“溜肉段”这样的菜,流传百十年呢。

  郭师傅一共做了四道菜,溜肉段、清蒸皖鱼、爽口小炒、葱烧海参。他做完之后就离开厨房,他带来的水案也一起跟着离开。

  我开始收拾厨房,说实话,并没有看好郭师傅,做的菜没有陈师傅好,并且有点傲,和我见到的厨师不一样,和新创酒楼的川菜师傅差不多,但是人家川菜师傅的菜做的比他好。收拾完厨房,把刚才那个水案剩下的边角余料拿出来,进行改刀,加了两个鸡蛋,炒了一盘菜,准备吃饭。这个时候冯哥过来,叫我去吃饭。
  我说:不去了,已经做了菜,就在厨房吃了。
  他说:过来吧,还想听听你的意见呢。
  我说:我能有啥意见,这个都是老板决定的。
  他说:走吧。说着端起我做的那盘菜,问我:这是啥菜?

  我笑了,说:乱炒,边角余料做的。
  跟着冯哥进了包房,里面有孙梅,还有两个领导模样的中年男人,剩下的就是冯哥、冯哥朋友。找个座位坐下来,看着桌上的四盘菜,都没吃多少。
  孙梅给我介绍两位领导:谭子,这是王厂长,这是张主任。
  我赶紧的站起来,点头说:杨厂长好,张主任好。
  王厂长有四十多岁,一副久居上位的派头,但是面相很亲民,大个,有一米八五,很帅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气的中年大叔”,很招女人喜欢的那种。张主任也是四十多岁,身体发胖,带着个眼镜。
  孙梅问我:谭子,你感觉怎么样?
  我说:这事你们当老板的定。
  她说:我们当老板的都不专业,头一回当老板,哪知道好坏。
  我看了看王厂长和张主任,问:两位领导感觉怎么样?
  王厂长没说话,张主任看了眼王厂长,说:挺好的,我吃是挺好的。

  我没吱声,看那四道菜,谁实话,我也没尝,还真不知道好坏。这时候王厂长看到冯哥拿过来的那盘我炒的“乱炒”,问:这盘什么菜,看着挺有食欲的。
  冯哥说:这是小谭子炒的下饭菜,他正准备吃饭,我给叫过来了。
  王厂长尝了尝我的“乱炒”,说:挺有滋味的,你们也尝尝。
  大伙就都尝了尝,孙梅说:谭子,你炒菜也行呀。

  我说:不行,差远了,做个工作餐还行,你们是吃厨师做的菜吃习惯了,吃我做的不一样,才觉得好吃的,我做的菜咸。
  王厂长说:嗯,是有点咸,但挺好吃的。
  孙梅说:王厂长喜欢吃,以后王厂长来,就让谭子做。
  看大家都动了筷子,我拿起筷子把郭师傅做的菜每道菜都尝了一口,给我的感觉还过得去,和厉害的厨师比还不行。
  王厂长问孙梅: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孙梅说:还得等几天,音响还没到,大厅地板准备重新刷遍漆,包房还得收拾收拾,怎么说也得四、五天,我和立军准备八号开业。
  王厂长说:八号,还有十多天,有时间,这几天你们再多试几个厨师,到时候挑好的用。
  看得出来,王厂长是没吃好。
  孙梅说:我看也是,就按领导说的来,再试几个厨师,到时候还得请领导过来品尝,给把把关。
  王厂长说:我有时间就过来,我过不来,老张也能过来。
  那边张主任说:我保证过来,不用花钱吃饭,谁不来呀。
  大家一起笑。
  把王厂长和张主任送走之后,我回到包房,吃起饭来。不习惯和领导在一起吃饭,拘束,说话的时候还得提前在肚子里打草稿,费劲。吃不好意思吃,得看领导吃不吃,吃了半天,还吃不饱。
  不一会儿,孙梅和冯哥进来,见我吃的正香,冯哥说:他们走了,该咱们吃了。

  我说:和领导在一起吃饭,吃不饱。
  孙梅和冯哥就笑,和我一起吃,他们也没吃饱。
  冯哥问我:咱们厨房得多少人?
  我说:两个厨师,两个水案,一个凉菜,一个洗碗的。

  孙梅说:现在就谭子一个人,赶紧找吧。
  冯哥问:那郭师傅用不用?
  孙梅白了一眼冯哥,说:没看王厂长的意思,今天的菜不行。
  冯哥问我:谭子你尝了,你觉得怎么样?
  我看了看冯哥,又看了看孙梅,问:冯哥你是不是挺爱面子的?

  冯哥就笑,曾梅说:还是谭子聪明。
  我说:咱家得两个厨师,可以再找一个手艺比较好的当厨师长,让郭师傅当副厨,不就行了。
  冯哥说:也对,我朋友好心帮忙介绍个厨师来,还真不好意思说不用。
  我说:郭师傅当副厨还是富富有余的,如果他觉得不爱干,也没办法,咱们再找,另外这两天凉菜和水案也该找了,还有服务员,都该找了。

  孙梅说:可不是咋的,都该找了,立军,咱俩分分工,我负责前面,你负责后面,行不行?
  冯哥说:行呀,要不然我也不愿意管前面,我和谭子我俩管后面。
  李剑寒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我正在厨房干活,看到他,很高兴。毕竟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分开三个多月能够再次见到,心里还是热呼呼的。他有点变瘦,脸也晒黑了,但是挺有精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