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还没有好工作》
第9节

作者: rayhu88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很多时候,你有求于人,而人无求于你,比如你要销售东西给别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现对方的需求就很重要了。发现需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倾听”,人长了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多听少说不是为了礼貌,而是为了弄清楚对方的需求。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人向你推销东西,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你却一点也不想听,只想快点打发他走,因为他不关心你的需求。根据我的观察,人都还是喜欢别人听自己讲些东西的,哪怕再沉默寡言的人也是希望有人听自己讲话的,之所以不讲是因为还不信任,这是人性。抛开了刚刚认识的紧张以后,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说的。即使是国家主席也有需要和人分享的东西,无论是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事情。肯听别人说,不去打断是个美德。人们往往也管不住自己的嘴,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了,这个时候才能抓住他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好的销售是会听的销售,不是会说的销售。而会平衡利益的人是会听别人需求的人,而不是会说自己需求的人。

  和人相处很大程度上就像对着一面镜子,你对镜子愤怒,镜子里的人对你也愤怒,你对镜子微笑,镜子里的人对你也微笑。不少新人觉得人际关系不好处,记得这个道理就好了。你如果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别人自然看你的缺点,你如果看不上别人,别人也会看不上你。你伪装不了的,你的表情神态会告诉对方你究竟是怎么看待他的,所以,要搞好人际关系,先要从自己内心愿意和人打交道,愿意接触别人,愿意放开心扉,愿意接受别人的缺点,否则,很难。中国人有个道理,花花轿子人抬人,人在社会上要取得成就,需要相互抬举,而不是相互拆台。有些人的不成功就是因为他只会给别人拆台,不会抬举别人,比如击鼓骂曹的弥衡。要清高就别出来趟浑水,要趟浑水就别清高。

  和人相处的最好武器就是“从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我听过一个例子,有个人要跳楼,劝他的人说“活着多好呀,生活多美好呀,不要跳楼。”这看上去是从跳楼者的角度来思考,实际上没有,对于要跳楼的人来说,他才不觉得生活美好,他正是因为觉得生活糟透了才要跳楼的。或许这个时候对他说“是的,我也觉得这个社会很tmd操蛋,但是你死了,你爸妈怎么办?妻子孩子怎么办?”会好一些。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我们替别人考虑了,其实我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别人考虑的,而不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替别人考虑的。比如餐馆的服务员,总是说这个鱼翅比较好吃,这个老虎斑比较好吃,他们是站在自己要多赚钱的角度替顾客考虑的,并没有站在顾客要吃得实惠的立场上来替顾客考虑问题。

  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会知道他要什么,什么是对他重要的,什么事不重要的,什么是他能够妥协的,什么是他会坚持的。了解着这些,他基本已经在你的掌控之中了,凡事总归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才是长久与人相处的办法。这种协调不见得是公平的,弱势的时候吃些亏,强势的时候占些便宜,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成功的人控制别人,不成功的人被人控制。而控制别人不是靠官大靠命令,而是靠控制别人的利益和需求。


日期:2007-9-7 13:21:29

  选择职业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几个大类,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获得了成功,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而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跟客户也没有什么谈判的条件,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订单压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拿出来,拿不出来就抛股票,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前两天听到有人说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我们想“不能做什么。”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还年轻,你想的是“能做什么”,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我想,我们还是因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紧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总是觉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工作也不会顺利。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最要紧的,要开心,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2年以前,你什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条件好了很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你,你满意么?

  有人会说,你说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板就会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会被老板炒掉的边缘,那么你当然不能设立太高的目标,难道你还想每天去打高尔夫?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有楼梯的时候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谁规定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吧,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生活更加糟糕。


日期:2007-9-8 21:38:57

  沟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