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家》
第12节

作者: 四海光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八八年,朱高远被授少将军衔,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最高职务是新安省军区副司令。李军在省军区医院当了一辈子护士长,培养了院里一代代的护士。
  这里有老邻居和老朋友;老头子也葬在不远的省革命公墓;书架上摆满了儿子、女儿和老头子的奖杯、奖状和军功章;墙上挂着各色照片;客厅一角的门框上有一串长长的记录,记着外孙女从一岁起到十五岁,每一年的身高变化;这座老屋充满了回忆,所以李军怎么都不愿去燕京,和女儿同住。

  最近几年,小梅严格执行朱若梅制定的饮食和作息方案,但李军的身体还是一天天衰败下去。去年,在女儿女婿的一再坚持之下,她去燕京系统检查了一次,几天时间就花了四,五万。虽说可以报销,但还是把她疼得够呛,老一代人,受了一辈子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对国家和老百姓的钱很是心疼。
  专家会诊也没找出什么好方案。“朱医生,家里做好思想准备,一年左右吧。关键是让老人家吃好喝好,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保护心肺功能,不要着凉。”
  听了外婆的会诊结论,朱樱大哭了一场。晚上,她抱着外婆买的小白兔毛毯,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她告诉爸爸妈妈,她想本科毕业后到庐城上研究生,而不是按原计划,本科毕业后直接出国读博。这样就可以在外婆最后的日子里陪她一程。
  考虑到朱樱和外公外婆的感情,父母同意了她的计划。由于过了推免时间点,朱樱报考了国家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朱樱的到来像是一剂强心针,外婆的身体日渐好转,最近几天,能在院子里修剪花草了。
  当然,外婆的健康也离不开小梅阿姨的精心照料。小梅七二年出生在大别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十七岁那年跟着村里人来省城打工,在车站跟同乡走散了,被李军碰上。因为听着陈小梅的口音和丈夫的口音很像,李军起了恻隐之心,将陈小梅带回了家。一番交谈之下,发现陈小梅的家距离朱高远的老家只有四十里地。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乡音亲切,所以陈小梅就留在朱家做了保姆。
  一年后,朱高远做了一个大手术,医院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小梅和外婆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护理了二十多天,终于将朱高远拉回了人间。朱高远痊愈后,两夫妻看小梅为人忠厚能吃苦,虽然只读到初一,但脑子很聪明,便想着让小梅多读一点书,然后托人给她在省城找一份正经工作。
  没想到,小梅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小梅的哥哥娶媳妇,收了人家一千元的彩礼,在老家给小梅找了个婆家。所以小梅十九岁那年便回老家嫁了人,二十岁就生了大女儿张娟,三年后又生了二女儿张慧。

  虽说是包办婚姻,婆家很穷,公婆给预备的三间老屋破败不堪,但小梅的丈夫张建军待她还不错。连生了两个女儿后,小梅的婆婆、大嫂、二嫂、大姑子和小姑子对着小梅指指点点,说小梅只会生赔钱货。张建军也浑不在意,每天下地回来,照旧抱着两个闺女,在院子里玩。
  不过,他终究受不了母亲和哥嫂的闲言碎语,去深圳当了建筑工人。因为人细心、能吃苦、又有一手好木匠手艺,所以他在建筑公司干得挺不错,一年后,还被提拔为木工班班长。
  张建军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做了三年多,攒了钱,翻新了老家的旧屋,小梅在家里带孩子种地养鸡养猪。日子过得虽苦,但是生活总有个奔头。张建军对小梅说,过几年攒够了钱,在县城买套房子,让两个女儿也和城里人一样,过上能在家里洗澡上厕所的日子。
  好景不长,九九年,张建军在工地上出事故死了。国营建筑公司按照国家规定,赔偿了十五万。当小梅抱着丈夫的骨灰盒哭得昏过来死过去的时候,小梅的公公婆婆、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大姑子、小姑子在盘算着怎么样把这笔巨款拿到手。
  小梅才二十七岁,又生了两个赔钱货,将来肯定要改嫁的,两个丫头终究不是张家的人。小梅的大嫂给张家生了两个孙子,二哥二嫂也生了一男一女,所以这笔钱理所当然,应该由公公婆婆和哥嫂处置。
  张家的最终决定是给小梅三千块,两个女儿每人一千。家族的长辈们和村干部对这个方案都没有意见,小梅娘家父母哥哥也懦弱无能,帮不上忙。小梅投告无门,便锁了家门,带着两个女儿到省城,找老东家想办法。

  老两口气得跳脚,但朱高远这时已离休多年,只好托县人武部找调解。张家非常强硬,要死要活地和县人武部的领导和调解人拼命。小梅的婆婆脱了衣服,躺在地上打滚撒泼,以头抢地,扯着嗓子哭喊:直说闹人命了!官家仗势欺人!我不活了,拿命跟你说话!最后好说歹说,张家总算又给了两万元,作为张娟张慧的教育和婚嫁费。
  小梅念着丈夫的恩情,不想再和张家纠缠。她将老家的三间房子卖了,带着两个孩子回到省城。朱高远和李军年事已高,需要有人长期照顾。小梅便在朱家待了下来,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0年的时候,庐城房价还很低,城市建设也很落后,省军区大院围墙外面还是一片农田。小梅花了两万块,在附近农民手里买了两小间破旧的柴房,简单修缮后,在省城安了家。
  朱高远和李军托人给两个孩子在附近村里落了户口。小梅白天在朱家干活,晚上回家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改作业,又当爹又当娘,日子很苦。好在两个女儿很懂事很争气,刻苦读书,给小梅省了不少事。
  朱樱七岁的时候,妈妈参加援非医疗队,去坦桑尼亚待了两年多。爸爸工作忙,爷爷奶奶在绵阳的大山里工作,樱樱被送回到庐城外婆家。小梅帮着李军和朱高远照顾朱樱的饮食起居,尽心尽力。
  朱樱夜里发烧哭着要妈妈的时候,小梅便抱着朱樱唱山歌,渐渐冲谈了她离开母亲的哀伤。朱樱与年纪相仿的张娟张慧玩得很好。两年多以后,妈妈回国,准备接朱樱回燕京的时候,朱樱死活不愿意。外公外婆、小梅阿姨、娟子姐姐和小慧妹妹劝了大半年,给朱樱各种保证。外公还立了军令状,终于哄得朱樱回了燕京。
  零四年朱高远再次病重,小梅将两个女儿接到朱家,和李军一起没日没夜地照料病人。虽然医护人员、妻子和保姆多方精心照顾,但朱高远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家里就只剩下李军和小梅相依为命。
  朱高远刚去世的那几个月,李军每天浑浑噩噩的,但又不愿意去燕京。朱若梅便请小梅和张娟张慧住在朱家,陪着老太太渡过了丧偶之后最困难的那一段时间。
  小梅的两个女儿陆续考上了大学,大女儿金陵审计大学毕业后留在金陵工作,小女儿也考上了东南大学,姐妹俩都准备在金陵发展。两间旧房被征地拆迁,开发商给了小梅一套八十九平米的商品房。因为外婆的身体日渐衰弱,小梅便将房子租了出去,搬到朱家和外婆作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